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几天后,从苏州进入东太湖的越来溪上,缓缓行驶着一艘双桅中型帆船,这是江南一带载客运货的帆船,比乌篷船要大得多,船上有三个人,领头的叫刘孝北,三十六岁,是上海沪南警察局侦缉队的一名警长,旁边的年轻酗子叫唐明,在警察局任文书,抄抄公文,戴着一副眼镜,斯斯文文。
日本人宣布投降的第二天,蒋介石电令国军以最快速度接管各大城市。那些由日本人扶植的政府机关里,公务员们人人自危,老百姓暗地里给他们的头衔上加了一个“伪”字,市长是“伪市长”,局长是“伪局长”,警察都成了“伪警察”,警察局被恐慌的情绪笼罩着。
马局长把心腹刘孝北叫进办公室,推心置腹一番交谈。
“日本人投降了,我们的好日子完蛋了,现在一只脚已经踏在地狱门口了。老百姓骂咱们是汉奸,我是伪局长,你是伪警长。眼看国军就要进驻上海了,弄不好你我都要下大牢,尝尝铁窗的滋味,官衔越大,倒的霉越大!平日那些点头哈腰的属下,都会对我们落井下石,我们还是早做打算吧。”
刘孝北平时沉默寡言,不爱张扬,马局长正是欣赏他这一点,才逐步提拔,从一个巡街的小警察当上了侦缉队的警长,刘孝北当然明白局长的心思,尽管局里派系林立,他只视马局长为顶头上司。
刘孝北虽然话不多,想得比谁都远,早就为自己谋退路了。他微微欠身,说:“局座有什么话就请吩咐,我会依局座的意思去执行。”
“那好,我就不瞒你了。”马局长起身关上窗户,锁好房门,说出了他的计划。
马局长的这个计划酝酿已久,与太湖里的一股土匪有关,他们的头目叫赖安,赖安和刁炳常原来是一伙的,还是结拜弟兄,由于分赃不均,起了内讧。赖安带走了一批弟兄,另占山头,扯起大旗,现在他们的势力范围在西太湖一带。两方水火不相容,为了争夺地盘,冲突不断,当然,倒霉的还是太湖沿岸的老百姓。
土匪们烧杀掠夺,吃喝不愁,抢来的女人轮流享乐,别以为他们啥都不缺,其实他们最缺的就是武器。土匪用的武器大都破旧不堪,从清朝末年的火药枪到民国初期的毛瑟枪,连打鸟的火铳都有,堪称老爷武器大杂烩。
日本人走了,蒋介石和**坐在了谈判桌前,表面上握手,背地里都在积极备战,一场空前的大内战不可避免。**把各地的抗日游击队集中起来,和八路军一道整编为人民解放军。老蒋也打算把各地的土匪统一收编为国军,扩充队伍,准备跟**决一死战。到时候,这些土匪头目起码能混个师长、少将军衔。
在这样的形势下,别以为土匪们会偃旗息鼓,相反,刁炳常与赖安的争斗更加激烈了,只有打败对方,扩充地盘,才能在将来的收编中拥有更多的筹码来讨价还价,他当师长,我一定要当军长、司令,否则老子就不干,不怕老蒋不妥协,否则我们就去投奔**。
每逢与刁炳常交手,赖安总占下风,武器的劣势是主要原因,于是痛下决心,欲重金收购,太湖一带的武器贩子闻风而动,然而他们搞来的武器,大多是俗称“老套筒”的老式步枪,子弹射出一发再装填一发,耗时费力。
赖安派出一名军需采购官来到上海,经过中间人的牵线搭桥,与马局长联络上了。
在沪南警察局的枪械库里,有一批崭新的武器,本来是留给沪南日本宪兵队的,现在日本人投降了,武器入库,等待国军来接收。马局长明白,现在处在一个特殊的“真空”阶段,一旦国军开进上海,手中的职权就作废了,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马局长精心挑选了一批武器,装了满满三只大箱子:二十把崭新的德国造快慢机(俗称驳壳枪)、二十支“三八大盖”(日本明治三十八年改良的步枪,可装刺刀)。第二个箱子装着六挺日本大正十一年式轻机枪(俗称歪把子机枪)、十支掷弹筒(系步枪改装,可以把手榴弹射出去)。第三个箱子里,装着子弹一千发,手榴弹和手雷各二十枚。
在办公室里,马局长告诉刘孝北,“赖安派来的军需官就住在我家里,他姓包。这次走的是水路,把这批武器运到太湖去,我需要一个靠得住的人押运,这个人要能吃苦,枪法好,还要忠心……”
马局长看了刘孝北一眼,意味深长地说:“孝北,象这样的人,我身边也只有你了。”
刘孝北站起来,嚓地一个立正,“请局座放心,孝北是局座一手栽培的,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好好好,”马局长拍拍他肩膀,让他坐下说,“对你我是一百个放心。等你回到上海,我一定会重重酬谢。另外……”
马局长放低了声音说:“唐明是我的内侄,此行不妨带上他,出去锻炼锻炼,没有经历过风雨的鸽子是飞不远的。他跟着你,我一百个放心。”
“哼!左一个放心,右一个放心,到头来还是要派个嫡系监视我!”
这句话刘孝北搁在肚子里说,嘴上说的却是:“明白,我会照顾好他的。”
包五塔是一个黑黑的粗大汉,满脸络腮胡,一看就是土匪的胚子。他熟悉太湖一带的地形与水路,还会驾船,这趟运枪之行绝对少不了他。
三只长长的大箱子就躺在船舱里。船从上海出发到苏州,整整走了两天两夜,船过越来溪的时候,两岸每隔四、五十米就耸立着一座由青砖砌起来的炮楼,就在不久前,炮楼上还插着膏药旗,射击孔里伸出冷森森的枪管,下面有鬼子兵巡逻,而如今,炮楼里人去楼空,变得死气沉沉,有些炮楼的顶层已被附近的农民拆毁,把砖头搬回家去修补房子了。
船进入了水天连接的东太湖,包五塔放开船篷,搁好船橹,扳好船舵,用木橛固定好,等于用上了自动驾驶仪,船的动力就是风,然后掏出一包骆驼牌香烟,丢给刘孝北一支,自己抽着烟,欣赏着银波粼粼的太湖,唐明不会抽烟,他立在船头,迎着湖面吹来的风,用苏州话唱起当地的民歌来:
“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水上有白帆哪,水下有红菱哪……”
三个人中,只有刘孝北的脸上没有笑容,警惕着巡视着周围的湖面。一路上,他听包五塔介绍说,东太湖里最大的一股匪帮是刁炳常,从外表看,土匪的船跟这艘双桅帆船差不多,但要狭长些,吃水更浅,这样无论扯篷还是摇橹,速度
本章 共3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