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村里的水井越来越深,打水越来越吃力,每天村里各处的水井旁都排起长长的“人龙”。盘水河现在也不能称为河了,只有一小股水还缓缓地流淌着,村里的孝子也知道,现在家里缺吃少喝,每天也不出去玩耍了,都端着大大小小的盆从小水沟里舀起一盆浑浊的水端回家,以期望变得暴躁的父母能看在他们懂事的份上,少打骂他们。
看着老天还是没有一点下雨的征兆,李梅再次找到徐副把总打听消息。
“徐叔,这旱灾越来越严重,我们村的树皮都快被村民剥完了,河水也快干涸了,县令就没有个什么应对措施吗?再这样下去,连树皮树叶都没得吃的时候,很容易暴动啊!”
“你说的这些,县令怎会想不到,宋县令一早就给朝廷上书了,可朝廷也有朝廷的难处。现在举国上下不少地方都闹了灾,南方似乎更严重,这几个月以来前前后后发了三次水,而且还出现了瘟疫,已经死了不少人啦。朝廷哪有那么多粮食赈灾,有也是先紧着南边的灾民!”
“想不到南边已经出现瘟疫啦,咱们这有苗头吗?”不是李梅多想,而是南方过来的难民众多,谁知道他们有没有染上瘟疫。
“至今还没有听说,不过,镇上已经开始有人死去,虽说是饿死的,这也算是不好的信号。等越来越多的人饿死,尸体得不到好的处理的话,也是很容易引发瘟疫的!”徐副把总沉重地说道。
“嗯,大灾之后必有大疫,我看这天最近是很难下雨了,您之前说离开黄岩镇的建议,我想想,现在可以准备了,再晚的话,怕是来不及了。”
“那你想好去哪里了吗?”
“去南方的话,不被饿死,也会染上瘟疫,我想还是往北走吧,可我没出过远门,对外面的世界几乎一无所知,也不知道北边的灾情如何,所以想听听您的意见。”
“往广昌郡的方向走,听说那里灾情不重,或许有活路。”
“嗯,听您的,回去我就去准备,半个月后动身。那徐叔你们怎么办?”
“我们是兵,没有指令是不得擅自离职的。我回头问问小六子,虽说他自己也是走不了,可还有老子娘和姐姐要顾虑。到时候你们能一起走最好,路上彼此也能有个照应。”
“嗯,我晓得了。我也去问问石叔和宋二叔他们。”
李梅辞别徐副把总之后,又找到石雷子大叔和宋二叔,给他们讲了自己的打算。
“石叔,宋二叔,我已经决定带着家人往北方逃难了,你们对以后有何打算?”
“这,梅丫头,说不得过不了几日就下雨了,再等等吧,背井离乡,颠簸流离的,不见得是活路,饿死在路上的大有人在!”宋二叔不赞同地说道。
“我知道远走他乡有诸多难处,可也比在这里等死强啊。徐叔说南方已经出现瘟疫了,咱们镇上也开始死人了,到时候瘟疫横行的话,州府一定会封锁这里,那时我们肯定会被活活饿死在这里。与其这样,还不如远走他乡,尚有一线生机!”
“小梅说的有理,我看前几日就有人贱卖田地房屋,拉着细软走了。老宋,我们就一起走吧。”石雷子大叔看着宋二叔说道。
“唉,行,那什么时候动身?”
“我准备半个月之后离开,得留点时间规整打理一番,逃难不比去远方走亲戚。”
“嗯,好,那我们就这样说定了,半个月之后动身。”
回到店里,李梅把离开的打算告诉了大柱他们,学院早停课了,李梅害怕壹他们习武的事情被人知道,就一直让夏雨在镇上陪着大柱他俩,借口是镇上打听消息方便。
大柱他们自然对李梅的决定没异议。
“你们也不要回村了,到时候我们走之前会来店里与你们汇合。你们在这一段时间,看看能不能把店里的锅碗碟盆处理掉,卖不掉的话,就把它们埋在院子里,反正这店我是不打算卖的,说不定,我们有回来的一天!”
“夏雨,我藏在店里的粮食,搬出来一半,其余的还藏在地窖里,到出发的前一天,你烙出来一袋饼当干粮,再把店里的肉都做成肉干。天气也开始转凉了,你把店里的褥子都翻新加厚,我在家也会把大家的棉衣准备妥当。”
“你们三个在店里一定要多加小心,不要轻易出门,有事就找徐叔或者石叔他们,遇到饿极了翻墙偷东西的难民,不要反抗,保命要紧!”
嘱咐好大柱他们,李梅就急慌慌地回家了。回到家,自然又是一通吩咐下去。
李梅知道地窖里的粮食没法全带走,可也没想过卖掉。远走他乡是迫不得已,有命的话,终有回来的一天,到时候这些粮食说不得就能派上用场。再说,在大家都卖儿女卖农具卖田地卖房子,总之贱卖一切能卖的东西来换粮食时,你家居然有余粮卖,这不是明白地向大家表示:俺家粮食多得很。大家不来哄抢才怪!
没法带走的东西,李梅就全搬进地窖,用木板盖上口之后,用泥巴糊死后,还用空的破面缸在上面压着,防止被人发现。
李梅趁着天黑跑去富贵叔家,告诉他们自己一家要出去逃难!
“小梅啊,你们要走,去哪里啊?”富贵婶子拉着李梅的手问。
“南边发了水,还出现瘟疫了,所以,我们准备往北走,徐叔,哦,就是徐副把总告诉我们,广昌郡那边灾情不重,可以去那碰碰运气。”
“啊,瘟疫!”
“嗯,南边已经死了不少人了,这逃过来的人也不知道有没有染上。待在这里,要吃的没吃的,要水没水的,再染上瘟疫,就真的没活路了。趁着大家还没逃难,提前走的话,路上也好走些。”
“孩子他爹,我们、、、”富贵婶子下意识地看向一家之主,希望他能拿主意。
“叔,婶子,你们也得早作打算,今天我从镇上回来的时候,看见盘水河已经都干涸了,就跑到各处水井看了看,村里只有最中间的那口井和咱们村北头的还能打到水,其他的水井也已经干了。不过我看也撑不了几日,那水绳都接到十丈长了!你们要是也打算走的话,咱们就一起动身,还有镇上的石大叔和宋二叔一家,这样路上也有个照应。”
说实话,李梅希望富贵叔一家跟着他们一起走,在村里只是等死而已。村里吃水越发艰难,要不是李梅早早把家里的几个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