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重生之平淡是福 > 重生之平淡是福最新目录

第六十六章 回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李梅看城门还是没有打开的迹象,就招呼着大家收拾东西走人,回家!

难民们问起,李梅给的回答就是:“想回家,死在家里总比在外面做孤魂野鬼的强,即使到不了家门,死在离家近的地方,也是好的。”

李梅他们每人灌了一大碗热水,就强撑着离开。有些人不信李梅的说辞,在后面跟着,一直跟到十来里路远才罢休。

看到后面没跟着的人之后,李梅就找了一个背人的地方生火做饭。

“哎哟,我的娘啦,还以为得饿死了事呢!”富贵婶子吃饱喝足之后,深呼出一口气地感叹道。

“我也以为活不过来呢,我就想在死之前再见六子一眼,也不知道他现在咋样啦、、、”六子娘擦着眼泪,担心地说道。

“娘,咱们这不就回去了吗,六子一定好好地在家等着咱们呢。”六子的姐姐安慰道。

“嗯嗯,这次回去,说啥都得把你和六子的婚事给办了。”

“啊!?春秀姐不是六子的姐姐吗?他们俩、、、”小玉姐惊讶地问道。

不止是小玉,就连其他人也都是一脸惊色。而春秀一脸喜色和羞意的低下头。

“呵呵、、、春秀不是我生的闺女,是六子的童养媳,还是她领大六子的呢,原本应该早把他俩的事给办了的,那个,那个六子不懂事,闹着当了兵,害怕有个好歹耽误了春秀,就拖到现在、、、”

“大娘,这是好事啊,等回头办事时可得和我们张口,大家也好一起乐呵乐呵、、、”

“一定的,一定的,哈哈、、、”

“都怪我,顾虑太多,害怕老家离这边远,要是没下雨雪的话,大家回去也是送死,早知道,咱们早几日动身回去,大家也不会遭那么大的罪,我、、、”

“丫头,说啥呢,我们这些人要不是你,早饿死在犄角旮旯了,哪还有命回去,你的顾虑也不是没道理,别乱想了。”石大叔打断李梅,似是安慰李梅,似是说给大家听。

“对啊、、、小梅,你可别钻了牛角尖,幸好我们是跟着你走,都是逃难,我们幸运的多了,一路上都没怎么挨过饿,和那些活活饿死的人比,我们真是走了大运啊!”宋大娘拍拍李梅的手,感慨道。

回去的路上,能碰到的活人很少,原本应该比来时花得时间要短的,不过因为李梅坚持要把遇到的死尸聚在一起烧了,所以,还是花了差不多的天数才回到黄岩镇。

回头客的店门还是被撬开啦,进去一看,东西有被翻过的痕迹。不过因为走之前,夏雨按照李梅的吩咐,把箱子柜子都打开口,进来的人很明显就可以看到箱柜的空空如也,所以,屋里也没被大破坏,基本维持原状。

李梅让大家先暂时在店里休息一下,再回村里。刚把热腾腾的面条端上桌,咋咋呼呼的六子就推门进来了,后面跟着徐副把总和他几位同僚。

“娘、、、”

六子看见他娘,不顾众人在场,就直接跪下,抱着他娘的腰身不撒手。

“儿子、、、呜呜、、、”

大家都高兴地站在旁边看着,不想打扰久别重逢的母子相聚。

“六子哥,以后有的是时间让你在大娘面前撒娇,我们都半天没吃东西了,赶紧让大娘入席吃饭。”李梅调笑着说道。

“对对、、、大家都坐,你们也没吃吧,一起坐下来吃吧、、、”富贵叔笑着说。

“妹子,谢谢你,我、、、”

六子说着就要给李梅下跪,李梅顾不上男女有别,赶紧扶着他:“六子哥,你要这样,我可就生气了、、、”

富贵婶子和宋大娘转身进厨房又盛了几碗面条端上来,大家坐在一起,说说笑笑的吃了好久。

大家吃完饭,李梅就问六子,镇上现如今的情况。

“唉,情况不容乐观啊,现在虽说旱情缓解了,可是,人都走得差不多了,这些天,也没见多少原先离开的人回来,我想,不是饿死了,就是要在外面安家落户啦。”

“镇上的富户也离开了不少,府衙的衙役都快走完了,没逃走的也饿死了几个,宋县令正招募衙役呢。”

“招募衙役?”李梅奇怪地问道。

“嗯,你们可能不了解,衙役不像我们这些在编的兵丁,都是在当地招募的,很多都是镇上的刺头流氓,你们刚走没几天,镇上的衙役就逃走了一半。唉,要不是怕被按上逃兵的罪名,我们当初也跟着你们走了。”六子解释道。

“你们不是有军饷吗?难道还饿肚子?”李梅奇怪地问道。

“到哪弄军饷啊?可恨匈奴居然在两个月前大举进犯我国边境,要不是慕容老将军镇守抵抗,说不得咱们西疆的大半城郭就被他们占了去。所以各地征收的军粮都送往西疆去了,我们都已经多少天没吃过饱饭了,一天就只发一个馍馍,还没水喝,衙门里的马都被我们杀得差不多了。幸好我娘和我姐跟着你们走了,田刚的家人没走,都没活过来、、、”

六子说完,看向坐在旁边的好朋友田刚,大家随着看过去,只见他刚扯了一个苦笑,眼泪就大颗大颗地掉了下来。

“小梅,你们刚回来,可能还不知道刚贴的公文,你们还需要去衙门重新开户籍证明。”

“徐叔,为什么要重开,我们又不是外地逃过来的,本来就是黄岩镇的人啊?”

“现在咱们镇的人活下来的人口都不及原先人数的三分之一,受灾的乡镇都是地多人少,良田找不到人种,朝廷里刚颁下了新制定的法令,说是不论是原本地户籍证明的人还是逃过来的灾民,户籍都要重新登记入册,到时候衙门按一人八亩良田的标准重新分配,还可以花钱另外多买地。朝廷为了鼓励大家多买地种,每家买来的良田前两年还免税呢。”

“徐叔,那怎么个买地法?”李梅又惊又喜地问道。

徐叔瞅瞅李梅,回道:“每亩良田按三两银子的低价售出,买够二十亩的话就按二两银子算,买的越多越便宜。”

李梅听得高兴,自家还有二百多两银子,到时候连壹和夏雨他们七个人分的田地,自己再花钱置办二十亩,算起来就一百多亩良田啦,自己家一跃就可以翻身做地主啦,李梅美滋滋地想着。

徐副把总好像猜到了李梅心中的想法,也知道这是个购地的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