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重生之平淡是福 > 重生之平淡是福最新目录

第九十章 虚惊一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春忙才刚开始,天气就闷热难当,蚯蚓蚂蚁满地爬,一副要下大雨的样子,吓得全村老少连忙割了麦子往家挑。

晚上听着那个青蛙叫个不停,大家的心是高高地提了上去,因为这是要下大雨的征兆。

李梅家的地多,全家出动,还有村里交好的几家人一起帮忙,才收割完一半。最后没办法,晚上点着火把收麦子。

等到把晒好的麦子搬回家,众人这才长长的出了一口气——好歹从老天嘴里抢回了口粮!

忙完自家的,家里的男劳力又去帮之前给自己家帮忙收麦子的几家邻居打麦子。

眼看着乌云盖顶,一副要下大雨的样子,村里一片混乱,远远地就能听见叫嚷声和催促声。

罗大娘和金铃用锄头把菜园的地沟掏深了一些,以便下了大雨好排水。干好这些,留着石头看家,李梅她们就去鱼塘查看情况。

罗老爹的大儿子和大儿媳妇在鱼塘刚挖好时,就在旁边起了三间房子,搬了过来住。等李梅赶到鱼塘,就看见他两口子正手忙脚乱地赶鸡进鸡舍。

几人忙了小半天,总算是把鱼塘的前前后后的事给处理好。

没等李梅她们走进屋,雨水就泼了下来。大家相视一笑,颇有点劫后余生的感觉。

那接天连地的雨水连成一线,似乎要将憋了好几天的雨水倒下来。远处的田野和村庄轮廓已经瞧不清,院子中央的水拼命往地势凹的地方流,然后再从挖好的排水沟往院子外面涌去。

没半天功夫,院子里就积满了水,而屋顶也开始漏雨。

“哎呀,我都忘了这回事啦,这屋顶还是几年前整修的,太长时间没修理啦,这一下起大雨,居然会漏雨。”李梅懊恼地说道。

冒着雨,罗老爹带着儿子们给屋顶家茅草,等加好茅草,他们全都淋成“落汤鸡”。

“他爹,粮食都拉到学堂那边的仓库去了,你要不要去检查一下,别淋了雨。”

“你老糊涂了,学堂那都是新盖的房子,咋会漏雨。”

虽然嘴上是这么说,罗老爹还是有点不放心,领着二儿子,戴着斗笠,披着蓑衣,去学堂那边查看。

在这大雨倾盆的日子里,看到粮仓里垒得高高的粮食,一家人窝在屋里闲聊吃喝,即便住的是茅草房子,那份温馨和幸福感也是不言而喻的。

谁知这大雨一下就是好几天,河里、池塘里的水都已经漫了上来,勤劳的庄稼人再也坐不住了,于是一个个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扛着锄头,往田地里赶去。

罗老爹到田里转了一圈回来,说所有的田沟全扒开了,敞开了往河里放水,可是河里的水已经往田里倒灌了。有些地方地势低的,田里早就灌满了水,幸好还没来得及播种,否则,那秧苗全都会被淹死。

去学堂的路,已经被水淹了好深,要高高地挽起裤脚才能趟过去。李梅只能下令,给孩子们停课几天。

村里有些人家的屋里都开始进水了,盘水河的水也开始慢慢地漫延上来,淹没了河岸上的草地和田野。李梅家在第一时间,把学堂里的粮食转移到了楼上。

李梅家鱼塘的水也快漫出来了,眼看着才撒了几个月的鱼苗就要白费啦,罗大哥急得都要哭啦。没办法,李梅就带着大家冒雨在旁边的空地上又重新挖个小鱼塘出来,把大鱼塘的水往小鱼塘排了一部分些,才暂时解决了危急。而鸡舍里的鸡现在看来还算无碍。

村民们忧心忡忡地望着外面的雨水,要是这雨再不停的话,怕是真的要发水了。

可是老天爷丝毫不管人们的担忧,还在不停地下着,雨势忽大忽小,每当大家以为就要雨停时,就会再来一阵瓢泼大雨。

王里正和村里几位主事的长辈一起来到李梅家,想让李梅家先借用几架水车出来排水,水车钱事后再补上。

“水车我早准备好了,关键是这水往哪里排,现在可到处都是水啊!”

众人你看看我,我望望你,都不说话啦。

“哎,这可咋办啊,再这样下下去,非发大水不可。”

“是啊,这旱灾刚过去,今年又接着水灾,日子可咋活啊!”

众人你一句我一言的,充满着不安和担心。

“大家伙看这样做如何,第一,王里正召集村民先把村子里所有的河沟和排水沟都拓宽一点,先缓解一下积水再说。第二,带人赶紧沿岸排查一下盘水河的堤岸。这几年,河堤都没有整修过,也不知道还能不能拦住水。尤其是上游的,让大家伙不要嫌麻烦,以为不是咱们村的地方就没事,尽量排查远点,防止上游的堤岸塌了,淹了咱们村。下游也不能忽视,如果那里河道比咱们这边窄,水量一大,不能及时排出去,遭殃的也是咱们上游的人。第三,让村民们这几日都惊醒点,要是发了水,快点逃跑。”

“行,我这就通知大家。”

一时间,全村的汉子都出动啦,连妇女都没闲着。

罗老爹随着村里的一拨人去排查的河堤,一直到晚上才回来,脸上的神色还算轻松。罗老爹说他们半路上还碰到了不少外村人,把做法也和他们交流了一遍。

全家人胡乱地吃了些饭,怀着忧虑上床睡觉,睡梦中也不踏实。

早上,天不亮,大家就醒了。看着那雨势慢慢变小,大家就紧张地祈望着停吧,停吧。像是听到了大家的心声,那雨渐渐地变慢了,最后,竟然停啦。

村子里顿时是一片欢呼声,这雨总算是停啦!

在李梅刚为连续多日的大雨忧心时,她不知她的大名和事迹却在京城已经炸开了锅。

这事要从李梅编册的学生入学启蒙书讲起。

大家都知道,旧时的书本,从第一行到最后一行,都是满满的字,枯燥又无味,而李梅在学堂使用的这本启蒙书,完全是按照现代儿童教育书的理念编着的,不仅画有插图,还掺杂了很多故事在里面。这些故事还都很有趣,咋读简单,仔细深思却大有内涵。不少还是寓言故事。成年人看了都觉得受益匪浅,更不要说是孩子了。

李梅不知道的是,曹老学士在学堂里看到这本启蒙书后,第二天就下了帖子,邀请了很多文人雅士来家做客,包括不少教书夫子。

在曹老学士的大力宣传下,大家很快就知道安然学院的李院士编着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