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重生之平淡是福 > 重生之平淡是福最新目录

第九十四章 庆贺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李梅等壹离开村子后,拎着竹篮子去上坟,告诉爹娘,大柱二柱中举的好消息。

等回到家,李梅就想着通知罗老爹准备请客吃饭的事情,毕竟乡邻和镇上的大户来了好多人为大柱二柱中举的事送礼恭贺。

还没等李梅要把请客的事给罗老爹讲,王里正就又带着村里的几位长辈过来啦。

“李梅啊,你家大弟二弟考中举人是个大喜事,你家不准备庆贺一番吗?”

“王里正有心啦,我正想和家里人说这事呢,前两天人来人往的,没时间请客,这两天就琢磨着置办几桌酒席,请全村的乡亲们和镇上过来贺过喜派的人家吃饭。”

“李梅啊,你家大弟二弟考中了举人这事情,可不是小事啊!可得当成咱们王家村全村上下的大喜事来办。依我看,咱们村就大办三天的流水宴席,不仅全村老少都有,就连这临近几个村的,还有镇上的那些有头有脸的人家都请过来。大家伙好好庆祝庆祝,你看,怎么样?”

李梅一听,挑着眉说道:“只是中举而已,摆三天宴席会不会太过了啊?”

“这哪里算过了呢?咱们整个黄岩镇,迄今为止,这样的造化也是独一份,我还嫌排场小了呢!”

“王里正,大柱二柱现都不在家,缺了主角也不好大办。这样吧,咱们村就大摆宴席一天就好,到时候所有费用我李家出。正好,学院里组建的戏班子已经排好了戏,到时候让他们在村里试演一场,请乡亲们一起热闹热闹。”

“哈哈,行,就按你说的办,我刚出门的时候看了,后天是个好日子,我一会儿就通知村里人那天过来帮忙,宴席就摆在学院里。这两天就好好准备一二。”

“嗯,还是王里正考虑的周到,这两天我让人给镇上那些道喜的人送请帖,村里人就麻烦里正通知一下。”

王家村里,李梅家花了一天的时间将摆宴席需要准备的东西都置办好,戏台也提前搭建好,就等着第二天宴席的到来。

第二天一大早,镇上那些收到请帖的人基本上都过来了,这些人家不管之前和李梅家是不是熟识,都是存了要和李家结交的念头,所以李家庆祝大郎二郎中举的这个宴席,他们肯定是要过来捧场的。

客人来到王家村,就和上次开学典礼一样,被村民引到学院大操场。这些人有的平日里也是很熟识的,这会儿都三三两两,或者几个坐在一处说说笑笑的,气氛很是融洽。而李梅安排的陪客人自然是陪同在一旁,负责招待什么的。

戏台子上,报幕人报了戏名《醉打贵妻》后,就敲锣开唱。这出戏是李梅根据前世所听到的戏曲《醉打金枝》加以改编过来的,戏文中讲的是一寒门子弟考中状元,成了宰相的乘龙快婿,在一次家宴上借酒壮胆醉打妻子的故事。话说这宰相之女自小锦衣玉食,刁蛮任性。嫁人之后,很是看不起状元郎及其父母的出身,身为儿媳妇,却不尽媳妇的本分不说,也不改往日金枝玉叶的做派,动不动对丈夫和公婆摆架子、发脾气。状元郎平日里在颐指气使的妻子面前倒也不敢有所造次,这天,在自家家宴上多喝了几杯,当即要求妻子应该遵守妇道,侍奉父母,结果却被妻子严词拒绝并遭到当面讽刺。喝高了的状元郎借着酒劲,也不顾昔日情分,把妻子拖回卧室饱以一顿老拳,打的妻子是满脸开桃花。这可不得了,妻子立即回到娘家找自己的爹娘去哭诉。最后,在宰相与在宰相夫人的调停下,小夫妻和好如初。妻子从此变得贤淑无比,尽心侍奉公婆不说,与状元郎也是相敬如宾,恩爱不比。

别说是没什么娱乐活动的乡下村民,就连那些镇上住的大户家的老爷夫人都被吸引了过去。要知道,现在的大齐只有歌舞,没有戏曲。虽然歌姬的身份很是低下,可想看歌舞表演的代价却很昂贵,也只有大户人家才会花费大把银钱圈养歌姬舞女,一是为了助兴,二是互赠。

戏班子其实是李梅早就暗中培养起来的,只不过等到学院建成,才以学院的名义出世。不仅戏班子,好多事情都是李梅早早暗中就埋下的伏笔,经过几年的发展,现在时机成熟,才一一呈现出来。

且说渝州城这边,乡试结果出来之后,学子们陆续就要回家啦。

大柱他们在渝州城的时间已经不短了,每个人都止不住地心切地收拾包袱,想回家。不过,因为大柱两兄弟和刘博文高中,还需要参加一些聚会应酬,所以还是要在渝州城里多呆一段时间。

赵启明等人也能明白,毕竟他们三人都考中了举人,这个时候正是建立关系、拓展人脉和应酬交往的关键时候,所以几人安心地在租住的房子里看书修养,耐心等着大柱三人一起回学院。

从中举那天开始,也不用大柱他们三人主动结交,自然就有好多人前来拜访或者大家一起出去参加饭局诗社什么的。

先是那些能够在同一届乡试中同时中举的人,这些人毕竟是在同一届同一个地方的乡试中中举的,所以感情上自然是和其他人不一样的,要是能够和他们打好关系的话,以后在官场中,那就是一股不小的助力。

因为大柱他们租住的地方附近有好多赴考学子在这里进出的,而有的还是他们认识的。这会儿,那些人中知道大柱三人中举的人,都会过来攀谈一番,既有恭喜他们的意思,也是有为以后打好关系的目的。虽说拜访的好些人都是冲着大柱三人来的,可是宅子里来人了,赵启明、李青云等人自然也是要作陪的,那几天也是得不了半刻清闲。

对于主动示好的人,大柱二柱和刘博文自然也是没有怎么拒绝的,于是这些天,三人都是周旋于这个聚会、那个诗会和一些应酬饭局上,很是忙碌。

虽然二柱抱怨,这些天下来,比参加乡试考试还要累人,脸笑僵硬啦,应酬的话练得也是随口就来,可是他们也不是全无收获。起码,应酬下来,他们掌握了不少有用信息,像是一些考官的喜好,一些京城某个官员的基本资料以及官场上的简单处世之道等等。

对于每一次乡试的主考官,中举的举人都是可以称之为座师的,中举的举人们以后对外是要自称其座下门生的。虽说不像正式拜师授课那样的关系深刻,可是总也是师生之谊的。这个关系可是不能轻视的,没准儿以后哪天你的座师就会提携你一把,或者是救你一命。

一个不错的晴朗日子,大柱他们三人备了礼之后,就一起去拜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