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发现邓晓芒先生的讲座还有一个特殊的功用,就是催眠。晚上熄灯以后躺在床上面听是很舒服的。
讲座录音的题目叫《中西生死观》。讲得很好。不说中西了,就是中国和西方不同历史时期以及同一时期不同思想流派之间对于生死问题也存在着很大的分歧。中国人从总体上来说还是受儒家的影响比较大,不太谈,也不愿意谈论死的问题,道家呢,把生死都看得很淡,佛教空宗更是连这个问题本身也取消了:“幽室一已闭,千年不复朝。千年不复朝,贤达无奈何。向来相送人,各自还其家。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西方不一样,西方所采取的姿态或者说策略是关注,不论是关注生的世界还是关注死后的世界,不论是采取禁欲主义的姿态来关注生还是采取享乐主义的姿态来关注生。而西方人关注生说到底还是关注死,生是为了个人幸福,如果现世没有幸福可言,就到彼世中去寻找,而彼世的幸福又必须以现世的善行来允诺,对死的畏惧或对死后世界的向往实际上形成了一种生产力,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物质上的:“人的伟大就在于他认识到自己的可悲。一棵树并不认识到自己的可悲”;“让我们想象有一大群人披枷带锁,都被判了死刑,他们之中天天有一些人在其余人的眼前被处决,那些活下来的人就从他们同伴的境况里看到了自身的境况,他们充满悲痛而又毫无希望地面面相觑,都在等待着轮到自己。这就是人类境况的缩影。”这一点在中国没有。就像余华在《活着》里所表达的,千百年来,大多数普通中国人只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至多是为了孝养父母、传宗接代。所以中国社会在精神上的生产力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改革开放三十年,将国人的感性闸门砸开,可理性的闸门还死死地关着,纹丝不动,启蒙主义的光辉还远远没有照耀到国人的心灵。目前国人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只要一点风吹草动就集体暴怒。拜鬼是不对的,鬼子是屠杀了中国人民的,他们是不承认这一点的,那好,咱预备起,一齐去反日。历史上屠杀中国人民的多了,一个个地反,你反得过来吗?并且在绝大部分时间里都是由中国人来屠杀中国人的,所以最应该反的倒是中国人自己才对。如果说鬼子屠杀了中国人民,美国人同样也屠杀了日本人民,不论正义不正义,杀人都是滔天罪恶。杭州有个退休妇女,因为救助因工致残的农民工,荣获十大“平民英雄”称号,可好景不长,有个人在论坛上发一帖子,说她扣押了资方赔偿给那位农民工的20多万救命钱,导致他没有及时得到治疗而死亡,并且还以援助为名,中饱私囊。还将这位“平民英雄”家的电话号码公布到了网上,结果她家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基本上是开口就骂人的。最后闹到法院,判决结果是并没有证据说明她扣押了救命钱。还有前不久发生的五名警察打死人事件。也是根据信息的变化,人们的倾向不断发生着改变。还有股票,也都是从众心态在作怪。大部分国人因为其填鸭式单一性教育的背景,还不具备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人云亦云。这样的民族即使未来在经济上达到与其人口数量相应的地位,如果到国外去仍然喝醉了酒就撒酒疯将一沓钱往服务员的脸上一扔大叫“老子就是有钱”,也还是无法得到世界相应的尊重的。
终于拿到了《莫雷尔的发明》。一口气读完,确实如博尔赫斯所言,这是一部完美的小说。这是一部讨论永生、灵魂和不朽的科幻小说。“我”来到一个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岛上有一个博物馆,还有一座教堂,一个游泳池,我在博物馆的地下室里发现了一台奇怪的机器。不久,岛上突然出现了一群不速之客,“我”很快便爱上了其中的一位女士,可是他们却对“我”的存在视而不见,这引起了“我”的疑虑。接下来发生了一系列奇怪的事情,首先是出现了两个太阳,两个月亮,“我”发现岛上的不速之客在肮脏的游泳池里游泳,停电期间他们又同时消失不见。“我”终于解开了这个秘密,原来这一切都源自于莫雷尔的发明,也就是“我”在地下室里看到的那台机器。小说写于1940年,作者也许受到电影、电视的启发,设计了这样一种机器,它有点像录像机,但它“播放”出来的画面却是立体的,可触可感,只不过都是过去活动影象的复制品罢了。“我”意识到“我”所钟爱的女士也许已经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了。最后,“我”将“我”自己也复制了下来,并与莫雷尔所摄制的影像重叠在一起,“我”为此付出了代价,“我”的皮肤开始溃烂,五感也全部丧失了。但“我”并不为我的死感到惶恐,因为,我”与“我”所钟爱的女士一并得到了永生。我们所生活的这个地方的所有东西都不是永生的。作者在小说里也强调:通过复制形象的做法,并不能得到永生。我想,这个问题已经在《攻壳机动队》里得到了解答,既然肉体是没有办法不朽的,那么,也许思想可以,那个电影导演便把自己的思想装到一个硬盘里,被人在旧货市场里发现。书也不是不朽的,书的封皮会烂,纸会破、会霉,但是书所传达的思想却通过一次又一次的思考得到了永生。《莫雷尔的发明》便是其一。
哥哥的爷爷奶奶住在平房里,那时候还算是武汉郊区。我每次去,奶奶都会端一碗热腾腾的北方饺子给我吃,想起来口味和现在自己包的还真不大一样,关键是佐料没有那么香了——主要是醋的香味,那种特有的醋的香味,很难形容,总之那种味道和煮熟了的肉的味道是一种相互催化的关系,越吃越想吃,而现在的调料是机械化生产出来的,和面皮和肉是互不理睬的,吃起来也像是在完成一件必须的工作那般生硬,我的舌头只是在为我的胃做着牺牲。和饺子同样印象深刻的是奶奶的死亡,不过比起饺子来这件事要简单得多,前一次看到她躺在床上,说不出话来,后一次再去的时候她便真的说不出话来了。这就是我第一次见到死亡的情景。只是,我意识到我原来也会死亡的时间要晚得多。小时候我经常去医院,我将出入于各种诊室,为各种仪器所摆弄视为一件乐事,在医院里,我听过失去亲人的家人的哀嚎,看到过各种各样身体有残缺的人,我自己也曾被推进过手术室,手指被激光开过,还做过各种各样的过敏测试,我觉得定期去一次医院是幸福的,因为医院是最接近死亡的地方,多去那里走走,会对这个东西有更深的认识,当这个东西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不至于显得过于慌张,失了尊严。后来我爱上了天文,于是我又知道,原来在死亡之外,还有一个更加可怕的宇宙,死亡至少是可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