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记忆里的故事——诗词话中国 > 记忆里的故事——诗词话中国最新目录

六 五代南唐——风里落花谁是主(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行动的时机。

原来,就在南唐出兵福建之时,北方的契丹大举入侵,后晋石氏政权灭亡,中原大乱正酣。后晋的不少将领都纷纷投奔南唐而去;北方义军都要求南唐出兵援助。想来,以李唐王朝后裔自居的南唐中主如果能适时的亮起这块招牌来,其号召力是不言而喻的。

时为南唐的虞部员外郎韩熙载,本是中原人士,在后唐还曾中过进士,因为父亲被明宗李嗣源所杀,才逃奔南唐。他临行前曾对友人说:“吴若用我为相,若时机成熟,当长驱以定中原。”21年过去了,他终于等到了现在的时机。可是,这时候的南唐早已经被福建事件绊住了手脚,心有余而力不足。继而南唐大军在福建大败,损兵折将,元气亏损,当然更谈不上北定中原了。于是,那个早年还雄心勃勃的韩熙载,在灰心和失望之下,与南唐的大多数官僚一样,开始广蓄妓乐,荒淫自乐,在歌舞和酒精的麻醉中麻醉自己,也因为此,后世倒是多了一副传世名画——《韩熙载夜宴图》。

后周显德五年(公元958年),中原的后周两位英主郭威和柴荣的治理之下,逐渐强盛。到这时候,南唐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中原王朝的打压。在一连串的军事打压之下,中主屡战屡败,不得不于放弃长江以北的土地,除去自己的帝号,改叫国主了,并改用后周正朔,连自己的年号也不能用了。

到此时,工诗善词的中主的情怀是可以想象的。在他的一首着名的词作——《摊破浣溪沙》中,他这样写道:“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暮,接天流。”对于这首词,后世的解读往往侧重于词的本身,其实我们也不妨把这首词作为词人当时心情的一种写照。

落花无主,岂只是花?雨中结愁,又岂只是丁香?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