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记忆里的故事——诗词话中国 > 记忆里的故事——诗词话中国最新目录

九 明朝 ——芙蓉帐暖度春宵(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状,朱元璋又将当时已经77岁的李善长,大明朝的开国第一功臣赐死,并诛灭其家。吉安侯陆仲亨、延安侯唐胜宗、靖宁侯叶升也因牵连于此案亦被杀。

洪武二十六年(1393)正月,又兴蓝玉案。蓝玉是太子妃舅父,因极力维护太子朱标的储君地位,与早已觊觎皇位的燕王交恶。燕王为窃取储君之位,伺机在太祖面前挑唆,致使朱元璋在猜疑的心态下制造了蓝玉党案。事发后,朱元璋颁《逆党案》,布告天下,有国公一人,列侯13人,伯爵2人,都督10余人名列其中。蓝玉以谋逆罪被杀,连坐被诛杀者达1。5万人。

胡蓝案使得大明的开国功臣几乎被屠戮殆尽。空印案、郭桓案则使得全国各地的许多大地主、中等地主都被牵连进去,抄家问罪,所以史书上说,中人之家多破产。

当然对于朱元璋的猜忌和嗜杀滥杀,除了开国功臣中实有不少人居功自傲,不守法度,像前面讲到的胡惟庸、蓝玉等人都有这些问题;空印案、郭桓案也有整顿吏治的一面,但是朱元璋为何却大开杀戒,株连甚众呢?

历史上记载了一个小故事也许能为我们揭开这一谜团。

据史书记载,太子朱标对他大开杀戒不以为然,曾数次劝谏。一次,朱元璋命人找来一根长满尖刺的荆棘放到朱标面前,让太子朱标去拿,朱标畏惧不敢伸手。于是朱元璋就对自己大杀文武功臣进行解释:“汝弗能执与,使我润琢以遗汝,岂不美哉?今所诛者皆天下之险人也,除以燕汝,福莫大焉!”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我杀人就是像去掉荆棘上的尖刺一样,这样你将来才可以安坐天下。

原来如此!

只是令朱元璋做梦也想不到的是,他在为子孙扫除障碍的同时,也为自己的王朝埋下了祸根。原来,他的太子朱标早死,为了避免子孙为争夺帝位,相互仇杀,他册立了自己的长孙为皇太孙。后来,他的孙子,也就是历史上的建文帝锐意削藩,朱元璋四子燕王朱棣立即起兵“靖难”,夺取天下。假使当时蓝玉等能征惯战的开国功臣还在,燕王朱棣未必敢兴兵,建文帝也不用“逊国”了。

上面讲的似乎都只是朱元璋的刻薄寡恩,以及猜忌和嗜杀、滥杀。至于“芙蓉帐暖度春宵”这几个字似乎与他不合。其实不然。作为开国皇帝的朱元璋也是够得上的。一部《传奇皇帝朱元璋》的电视连续剧写尽了朱元璋的好色成性。此虽非信史,但也绝非是空穴来风。

史书记载:朱元璋有25个儿子,16个女儿,或许这已经说明了问题。

不过,作为大明朝王朝的缔造者,朱元璋知道创业的艰辛以及守业的不容易,故此还能在自己的“芙蓉帐”里有所克制,自然也就无法与他的后辈们相比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