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挽歌 > 挽歌最新目录

第1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1

所有艺术都与音乐有关。关于这一点,并不仅仅因为施特劳斯说过“音乐是人生的艺术”这样一句话。比起这样一句话,也许我们更应该信服叔本华所说的:“世界在音乐中得到了完整的再现和表达。它是各种艺术当中第一位的,帝王式的艺术,能够成为音乐那样,则是一切艺术的目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音乐是与现实世界紧密相连的。它来源于现实世界,来源于对现实世界情感表达的渴望。是的,在这情感表达的渴望中,我们看见了描摹出的生活,像是举起了一面镜子,映照出种种欢乐与哀愁。

他再次听着伤感的歌曲,坐在电脑前面。窗外风光旖旎,有几许和风时不时飘进屋子来。他没有起身去关上窗子,尽管他还处于感冒中不愿吹风。音乐带着点爵士风格,他听得非常入神。

可以说,他现在对音乐非常敏锐。几天前,他曾经因为音乐而发现他心里真正所爱的人,真正发现这几个月隐藏着的情愫。可是这样一来,他已不知道自己下一步该做出什么举动。

或者说,这时的他正如波德莱尔《音乐》一诗中所写:“我感到一条受难之船的痛楚/在我身上震颤/顺风、暴风和它一切的抽搐/在深渊的上面/把我椅。”

这时他切换到另外一首歌,仍旧沉醉于其中。 他觉得自己头脑现在很乱,像是梦中迷糊的样子,他没法理清自己的情绪,他觉得无从做起。

音乐。音乐。音乐。此时的他,头脑里只有这个词。甚至这个词在头脑里出现后他的嘴唇也有轻声念它的欲望,但他没有张开他的嘴唇,而是扭头望了望窗外。随着太阳的升高,光线越来越强烈,窗子对面的管委会办公室墙面的瓷砖开始反射阳光,有点刺眼。

音乐。音乐。音乐。他的头脑再次盘旋起这个词语,反复不断地出现。

莱杰说过:“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那么,他呢,是在学习音乐中学会了爱吗?其实他在这点上有着相似点:他并没有学习音乐,但他热爱音乐;而他正是在热爱(倾吐)音乐的时候挖掘出内心的爱。

他当然不可能像许多哲学家那样做到对女人冷酷无情,批判嘲讽。他知道爱在生命中的价值。而爱和音乐(正如艺术和音乐一样)是紧密相连的。所以,他一度沉醉于音乐当中。他记得尼采的一句话:“没有音乐,生命是没有价值的。”

2

晚上。小林回寝室的时候,伯明还坐在电脑前听着音乐。

“整整一天你都坐着没有出去?”他问伯明。

“出去干什么呢?我又没有女朋友需要陪伴。”伯明回答,然后站了起来。

和往常的周末一样,银生和阿敏外出上网去了,而新来的那个同学则回家去了。小林通常就陪着女朋友,有时外出有时就在学校,但即便在学校的时候他也几乎不叫伯明一起吃饭。所以,伯明今天确实坐了一整天,连饭也没吃。

“看来你还没有吃饭?”小林猜测道。

“是的。”伯明看看他,然后拍了拍小林的肩膀说,“可以帮我泡杯咖啡让我吃饭后回来喝吗?”

“当然可以。”

接着伯明就外出随便吃了点东西。他回来后,继续听了几首歌曲才把咖啡喝下。然后他就关掉电脑起身去洗漱。

可是他躺在床上后却怎么也睡不着了。他知道是咖啡的作用。不过他还是叫了一声:“糟了,又睡不着了。”

“谁叫你要喝咖啡?”小林问他。

这时阿敏和银生已经回来一会儿了。

银生听了小林的话后也是不解地问伯明:“怎么想起晚上喝咖啡呢?”

伯明简洁地说:“寻找一种体验。”

“寻找一种体验?”银生听得莫名其妙,继续追问。

“是的。我有一个朋友非常喜欢喝咖啡,所以我就来体验一下。”当然,他说的这位朋友就是杜简茹,不过他不愿明说。那么,他体验着什么感觉呢?他会不会在那一刻觉得自己和杜简茹亲近了些?尽管银生仍然带着疑问询问过他,但是他并没有向他们透露这些。

他只闪烁其辞地说:“既然是体验,那就说明只是一种感觉而已,而我们都知道要把一种感觉形容出来是十分困难的。”

按理他也没有说错,不过大家已经对此不感兴趣了。他们感兴趣的只是睡觉,安安稳稳地睡上一觉。所以,现在寝室里只有小林和伯明没有睡着,而阿敏还发出了细微的鼾声。

伯明点上一支烟后问小林在忙碌什么。小林告诉他,他在写一个有关给贫困地区捐建图书馆的策划书,并且他已经筹划几天了。

“我不知道你在做公益。但是我记得你跟我提过以后要多热衷于公益事业这件事。”他崇拜地笑笑。

“是的。”这下轮到小林反过来问他,“你有意向做做这些吗?”

“我?我看不行。”

“我觉得你在面对每一件事情的时候,应该多给自己一些机会和勇气的。”

“是吗?你觉得我应该多给自己一些机会和勇气?实话实说吧,有些事情不是机会和勇气就能决定的,还包含运气!我可无法想象没有运气就能做成每一件事情!”伯明肯定地说。

“是的,我们应该想到运气,但运气并不是最重要的!”

“可是我觉得这些方面至少要达到均衡才行。”伯明依然坚持自己的观点。

“其实你说得也不错。不过我还要继续做事情,就没有时间陪你讲话了。你早点睡吧,不要想其他事情了。”小林可不愿再和伯明这样耗下去,如果继续的话肯定就成辩论了,所以他简单地圆场了事。

伯明并不是一个顽固的人,所以小林这个人对他来说,他是十分佩服的。他觉得小林有太多的精力和社会责任感。所以,他此时还清楚地记得前不久他一个人在夜里离开寝室闷坐在宿舍大楼楼底的空地上时的事情。那时,小林以为他心情不好就跟随他出了门。后来两人就谈到了今后的打算。伯明说他只愿意做一名教授就可以了,而不愿像商人一样为了追逐财富而忙碌一生。小林听了他的想法也觉得做个教授不错,他甚至还因此说他想刚毕业就去一个贫困地区支教呢。关于这个想法,伯明当然非常赞赏,还笑着说自己就应该这样做。

本章 共7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