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挽歌 > 挽歌最新目录

第5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所以,下午没课的时候,伯明就在想着要是表白后连朋友都不能做的话他应该做些什么措施弥补回来。说白了,他总是有些瞻前顾后、畏首畏尾的。

总之,陆伯明心神不宁了整整一个下午,连烟都吸了一包多。小林和阿敏本来在一旁给他讲解一些有用的经验,甚至叫他不要急着表明心迹。可是他却觉得一句都用不上,因为他居然觉得他是必定会失败的。然后他开始分析原因:“你们不知道,说不定她早就有男朋友了!就算这不重要吧,可是我有些什么呢?第一,没什么钱;第二,没什么本事;第三,不会哄女人;第四……”

小林听了,赶忙打断了他说的话:“算了吧!你自己都没有信心,那为什么还打算去表白呢?这不是自找烦恼吗?”

“还有,你怎么老把自己看得那么悲观呢?其实你有很多优点的,譬如:勤劳,团结,诚恳,不嫌贫爱富,知识渊博……还有很多呢!”阿敏说。

伯明自嘲道:“这些有用么?”

“怎么没用?尤其是阿敏说的诚恳,这是爱情中最重要的!”

伯明说:“我倒觉得现在看中物质方面东西的女生要多得多!”

“你又来了!怎么老是这种悲观的想法?——算了,不跟你说了。”小林埋怨道。

然后,伯明又吸起烟来。

上应用文写作课的时候,伯明果然坐不住了。他的心更加焦急、烦躁起来。第一节课刚下,他就跑出了教室,一个人走到了教师办公大楼旁边的一块空地。

接着,他开始给杜简茹打电话。(他本来想发短信的,可是后来觉得打电话让对方听到声音要庄重、诚恳一些。)

很快那边就接通了,想是在寝室的缘故,显得颇为安静。

于是伯明就声音颤抖地向电话那头说:“简茹,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不然,我憋在心里……会受不了的!……我喜欢你!真的!”

电话那头是悦耳的声音:“谢谢!那么,你现在在做什么呢?”

“我还有两节课要上。”

“哦,那你先去上课吧。不要想那么多,课上了要紧!”很显然,伯明听不出这是关怀还是推诿。

然后,他们先后挂了电话。

伯明虽然说不准究竟会怎样发展,可是说出心里的感受后,他自己好受多了。于是,他回到了教室。

晚上熄灯后,伯明收到了杜简茹的短信,说是她已经有男朋友了,还叫伯明重新去找一个合适的女孩。

这真是一记晴天霹雳!辟碎了伯明的所有梦幻。

他此时觉得他跟当初的银生一样了。他还清楚地记得,那时他去安慰银生的时候,银生对他说:“知道心痛的感觉吗?如果你想知道心痛的感觉,那么去爱一个人吧。”

那句话是银生对自己的嘲笑呢,还是暗寓着银生对伯明的嘲笑?放在现在来看,真可谓两者有之!

此时的他显得极度的烦躁,不安和痛苦。

是的。这一切都太过讽刺了!无论是那时银生对他说的话还是他昨天重遇杜简茹后银生对他说的“幸福在等待着你,在向你招手”的那些话,在此时都成为一种讽刺了!成为绝大的讽刺了!

他想起了他最喜欢的当代作家张悦然在《水仙已乘鲤鱼去》里写的句子,那是陆逸寒死于车祸后璟感到生活没有依托而绝望的句子,就像现在的他一样。

那句话是:“当你感到幸福在接近你的时候,其实不过那些是困顿和痛苦短暂的离席,它们躲在暗处浅吟低唱,然而因着你对幸福的过度渴慕,你忽略了它们的叫声,你以为它们像早晨起床时弥漫的雾,此时已经散去。然而它们定然会再窜出来,攻其不备。”

当他回忆起这句话后,他开始惨笑起来。是的,他想用这惨笑把生活的讽刺抹杀,结束掉它的性命。

可是,这终究不过是一种(无用的)心理活动而已。

生活的讽刺还在继续……

3

葬我在荷花池内,

耳边有水蚓拖声,

在绿荷叶的灯上

萤火虫时暗时明——

葬我在马缨花下,

永做芬芳的梦——

葬我在泰山之巅,

风声呜咽过孤松——

不然,就烧我成灰,

投入泛滥的春江,

与落花一同漂去

无人知道的地方。

这首诗歌是风格偏于古典的中国现代诗人朱湘的《葬我》一诗。这首诗歌似乎是一种预言,是谶词,是巫师的咒语……所以,这位年轻有才的诗人,伯明非常喜欢的现代诗人,终于和诗歌中写的一样“投入泛滥的春江”了。

在伯明受到“生活的讽刺”的第二天,陈美媛他们组织的文学社终于准备要出杂志的第一刊了。就在这天早晨,陈美媛便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伯明,告诉了曾为这个组织短暂工作过的成员。并且陈美媛还没有忘记上次伯明要求退出时她叫他能够投稿一篇现代诗的事情。所以,当她把好消息告诉伯明后就说:“不要忘了你的现代诗;我可是积极等待着的,我完全相信你的能力!”

伯明什么也没有说,只是点了点头。

他本来是不写现代诗的。可是,既然别人三番两次地提及到过、嘱托过,并且带着信任的诚意,他没有理由不帮人家的忙。另一方面,他虽然不怎么看中国的现代诗(只是有时看看戴望舒、朱湘、北岛的诗歌),但是对外国的诗歌却了若指掌。诸如俄国的普希金、叶赛宁,法国的波德莱尔、韩波,美国的惠特曼、托马斯?;艾略特、狄兰?;托马斯,英国19世纪的三大浪漫主义诗人、谢默斯?;希尼、塔特?;休斯等等,他都有过广泛的涉猎。并且他对中国古代的诗歌也了解得很多很宽泛。所以,写作现代诗对他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困难,只要他愿意写的话。

不过,他并不知道自己能够写现代诗,他只是为了(含有点头承诺的)任务才这样做的。所以,在写作之前,他就想过写出来后会不会和中国这几十年写的现代诗一样毫无表现力,毫无脉络和情感。

不过,他毕竟动手了。更重要的是他现在处于悲伤和痛苦之中。——他需要宣泄出这种悲伤和痛苦。而写东西不失为一种宣泄情感

本章 共6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