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滇路盘旋 > 滇路盘旋最新目录

第二十六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放下。

“什么时候过去,当面同辛书记对对话呢?”因为除了刚提及的这事外,还有口袋里那个歌曲需要书记过目。

楼道上有人走动了,过往的姑娘们嬉笑谈天,路过这里有几个淘气的顺口叫上一声:“于秀才,下班了,快走吧。”于新民一直不同意大家称科长,多数人还是以这样平和文雅的称呼做为见面的叫法。

一抬手,还没来得及辨认手表上的字码,外面的高音喇叭里已响起了轻松的乐曲,这是总站的下班广播。于新民也随口应了一声,跟着就往外走,才把门关上,又听到里面的电话铃声响了。他只好向前头的姑娘招招手,表示歉意。

快速开门,来到桌前,拿起话筒,没想到听到的又是十分钟前熟悉的声音。

党办的女秘书对这个小玩笑似乎非常开心,“哈哈,于科长,你这么急着挂断干啥,难道嫂子……好,不胡说。这回我可不改口了,就是于科长了。哎,哎,你别放,我是有正事要说。你听着,我受王主任指示,通知你下午到党办来一趟,辛书记找你谈话。内容?没有交代,来了就知道了。”

于新民沉默了好一阵,猜不透她的话是什么意思。回到家里也没开颜,吃饭时有上句没下句的同媳妇谈论了几句。

到底媳妇精通世道,没让他陷在忧愁中。“还是那句话,你把心放宽。能干就干,不能干就走,哪里黄土不长粮?吃饭才是第一要事。放开了吃,别闷着。”

在媳妇的督促下,才算把饭吃完。

下午上班时间,于新民来到科里,把工作安排妥当,同留下的人员交代完毕。沉闷地下楼离去。

路过车间时,看见一辆车在缓慢的移动,不禁又回想起过去的年代。忽然冒出一个新的念头:要提高水平,还是得回到基层。即使不到车队,下车间也好,又能体会实际,又能保证足够的学画时间。

“小于。你好清闲自在呀。”车上的人叫了一声。

于新民吃了一吓,忙回头看。他在队上时间不长,加上平时性格孤僻,少与人交道。离开后很快就生疏了,有的见面似曾眼热,却已记不得姓甚名谁了。有的虽还叫得出名字,不正面相逢也视而不见了。象这样能主动招呼的,只有几个最好的朋友了。然而听声音又不象是熟识之人。

车子在不远处停稳,开车人从车窗上探出头来。原来是朱副队长。于新民刚到队上实习时,曾跟他跑过几趟长途。说不上是因为师徒之情,还是学识之故,有种自然的意识,觉得他是队领导中最有头脑的干部。所以有啥事也愿意对他说。离队后也还常想到他,认为他的水平是真真的。

“是朱师呀,怎么?又准备上路去?”于新民知道他不喜欢坐办公室,常常开车出去跑任务。

“不,下车间,顺便收拾收拾这些车。”朱文山漫不经心地一笑,“现在情况跟以前不同了。没那么多机会了,每回出车也都要向支部请示。你呢?你的日子好过吧?”

“嗨,一朝失算步步差。当初只想换个好点的环境,认真搞几个象样的作品。不料跳下了陷阱,越陷越深。如今是弄得连业余时间都难由自身支配了。”于新民苦笑着说道。

“当时我就不赞成把三秀才拆散,曾跟那位许老进说过几次,这是四队的财富,要建设模范车队,离不开这条没有汽油味的路。可是那个纳西汉子搞不懂这些,只盯着车轮子,硬是自做主张签了字。”

“朱队长,你能不能帮个忙,把我再调回车队。”

“哈,这话说晚了。那时见你不言不语,考虑到你的特长发展,就没多说,省得影响团结。怎么又不如意了?现在我也是要下车的人了,在队上没有发言权。要不怎么连这些保修车也抢着开,快下岗了,再不抓紧过过瘾,就没机会了。”

“怎么,你也要调动?搞行政还是搞技术?不过,象你这样的人才,走到哪也有立脚之处。不象我,适应能力太差。跨出了自己的小王国就寸步难行。”

“不要太小看了自己。我们常说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那是处世之道。但是对个人,我却提倡高傲狂妄争名争利。想做官的人才有学做官的欲望,当然,个人野心和为民服务是不同意义的概念。你应该强悍些,这方面小尤和喧就比你做得好。”

“我现在是搞得头破血流,不知所措。”

“那是自己吓自己。没有过不去的山,只有未成型的路,没有开不走的车,只有无能为的人。还记得去年那次大地震吗?一下子楼倒房塌,人死牛伤,好象世界末日就要来临。其实只要地球不爆炸,就不会有什么人类的灭顶之灾。上个月我又路过那里,近一年的重建,人们生活安定,生产正常,撇开灾害不说,反而加速了此类不毛之地的新时代建设。再过几年,可能一个新型城市就在那方土地上拔地而起。越是困难的时候,越不能低靡。这就是我说的高傲狂妄的含义。”朱文山说到这里,重新将车子发动。

“这些我大体都能理解。只是有时心不随意,没法下手。许书记曾埋怨我,给你时间叫你画你便推三托四的,不叫你画你又见缝插针,好象是故意跟他过不去,其实中间有个奥妙。”于新民对朱文山的论点不能不表赞同,但又有自己的体会。见他要走,来不及细想,随便说了几句。

朱文山听他这么抱怨一句,就暂时没有启动,不过也未关机。“你说的作画中的奥妙,我也不清楚。但做什么都得有股精气神,这是肯定的。能把车开动,并不算难。要把一车货物送到目的地,就有一定的难处了。再要求十年二十年不出事,人车两安,那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了。为什么我总是不让周永福上车,就因为他缺少驾驶员的精气神,我不放心。或许你们觉得我对他的态度太过分,有些不公平了。如果有一天他能意识到其中的奥妙,有所改进,我也会象对你一样对他的。”

告别了朱文山,于新民来到了老办公楼前,轻轻地往里面走去。他不愿惊动楼里的人员,也不愿遇到那女秘书。

“哇,我们的于科长呀。”一声惊叫震动了整个楼道,真是秀才出门全在运,正巧碰上了那位虚秘书。“怎么不声不响的就到了门口了。辛书记在那边的办公室,自己去吧。”好在她此时有事外出,不能多说。走过两步,又跑回来,压低了声音,急急交代道:“等我一下啊。我很快就回的。关于我们办公人员的工作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