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滇路盘旋 > 滇路盘旋最新目录

第四十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道。

“占什么位,干什么事。思想方面的东西我从来不以为沾边,也没细想过。这回是个教训,做了典型,晾出来了。不由我不想,我猜测,不,我敢肯定,这类事还有人在干,而且不少。暂时没抓着罢了。我这种人,表面精明,其实很幼稚,被抓到也是正常的。那些头脑转得快,经验老道,手段高超的,可能已赚肥了。”胡少杰可没有开玩笑。

“不能排除,你的提醒很重要,我要转告车队,转告总站领导,对新时期的新变化要有足够的迎前意识,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严格有关的管理制度。”

“特别是青年,要讲究个实。实际、实在、实用,再加个实效,光念报纸是不行的。”

“你为什么不说话呢?我们不是有言在先,一同上来的吗?”刘正荣转向尤振雄,他也奇怪,既然同意一道来,只在进门时做了几句简明的介绍,就没听他再说什么。

“你们不是说得挺投入的吗?我还打搅啥。”

“也说说你的看法。”

尤振雄先想应付过去,后见对方态度认真,就说道:“你们说得够全面了,我没啥可补充的。早上我收到一封信,来自海南三亚守岛部队的。知道谁来的吗?就是我院里老王师傅家的儿子。”

“哦,小流氓呀,啥时候当兵去了?怪不得好久没听你说起过。”胡少杰有所耳闻,随口插道。

“人家现如今成器了。看,还寄了张照片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人了。我就老在想,人是可以改变的,如何变好,如何变坏,如何把一生定格在宽阔的大路上飞奔……”尤振雄从口袋里拿出信件和照片。

胡少杰接过来仔细观看。“呵,满神气的,当海军了。这两根飘带可给他生威了。怎么,就这几个鸡爪字,也敢提诗:手握钢枪面对海天,胸怀祖国青春扬鞭。风浪呼啸犹若等闲,母亲恩爱在我心间。”

尤振雄向刘正荣介绍照片上的人物。“小时候的朋友,非常淘气,上中学就参与赌博和偷盗,被管教了几年。去年放回来,连家里也不认,硬要把他赶出去,跟老头子关系很紧张。没办法,只好在街上打工混日子。有次在舞厅和我说起前途,我无意中提出参军,他果真去了。想不到的是,他那样思想落后,认识混乱的失足青年,怎么一到部队就改换了面目。我是想,部队上的教育方法很可能有我们需要的特殊成分,应该注意探讨。”

“很对,很对。除了军事化,还有我们能够接受的其它……”

走廊上突然响起急促的喊声,“副书记,副书记在不在?快出来,急事。”

刘正荣忙开门出来,见是队上的管理员。急问道:“什么事?”

“电话,党委书记的,快去,推不掉的。”管理员指着楼下,显得很着急。

刘正荣只得草草结束未完的谈话。“实在对不起,以后有时间再谈。”说完一溜烟跑了。

在那边等了很久的辛书记并没有生气,还是以平常的语气说道:“喂,是小刘吗?昨天定下的那件事,我差点忘了,是不是你也给忘了?如此重要之事,竟然没放在心上。不应该呀,看来你我都得受批评。”

刘正荣一时还没反应出书记说的是哪件事,忐忑不安的问道:“哪件事?”

“哈,你真的忘了。应该降一级,现在立刻放下手边的一切工作,到团委列席个全体会,半小时在那儿见面。”

刘正荣吓了一跳。忙问管理员怎么回事,他也不清楚。一问开,原来昨天下午党办来过一个通知,是安全员接的。老头自知记忆迟钝,在纸上写下几字:明早团委开会。后来不知被风吹到哪儿了,再没人提起。但刘正荣知道会议肯定是围绕撤消车队团支部的问题而举行的,他想不到辛书记会这么快就开始了安排和组织实质性的论证和操作。

在团委办公室的门前,遇到了辛书记,刘正荣想向他解释一下原委,说明自己事先并不知道有这么一个会。但辛书记却不在意,没等说完就打断了,“人老了就好忘事,该换年轻人的就坚决换。你知道我怎么也忘了,上午我拿到一个剧本,一看开就入迷了。要不是这会重要,我绝不肯中途放弃的。这下子我的头脑里尽想着剧中的人物,预计朝哪方面发展。开会时你多说点,我可能说不出什么了。”

会议由团委书记杨亚林主持。会场内除了团委委员,还有各基层单位的团支书。因为会议召开的比较仓促,没有什么成型的文件。属于一般交换看法,征求意见的初级会。杨亚林看着笔记本,把昨天碰头会上刘正荣的新观点重复了一遍,向与会者说明了主要议题,就冷场了。对车队提出的撤消基本失去生存价值的团支部这样出格的思想,十多个人面面相觑,只是交头结耳,没有大声议论。

杨亚林向与会者耐心的启发道:“大家都是来自各个支部的支书,对这方面的问题一定会有自己的认识。我在你们面前不妨多说几句,因为我有车队的实践。不瞒各位,自从我进入团委主持工作以来,内心有一个不公开的重点就是想把车队团支部推到风口浪尖。然而效果却不尽如人意,人家那边不配合,我们再费心也是枉妄罔望。就象去年的篮球赛,最终还算没有夭折。但也给了个教训,要让哪个支部单独组织参加是不可能的。”

辛书记坐在旁边的位置,见没人发言,很是不安。想让刘正荣把他的观点再向众人陈述一遍,又考虑到在场的人多数不知他是干什么的,看来还得自己说上几句。

“大家不要拘谨,讨论青年的事,你们最有发言权。告诉你们,刚才我在办公室里正看一个剧本,不是什么名家大作,是小江写的。对,就是上月差点自杀的那个姑娘。先不论本子的水平有多高,我也还未完全读完,不能幻加评论。只是这一行为,就让我欣慰不已。刚到总站时,听说车队有‘三秀才’,兴奋之余也有些不舒服。第一线的工人都跑到前边了,科室为什么反而落后了。现在有人能动手写剧本,不是好事吗?她写的是有关驾驶员的恋爱故事,非常感人。一串银项链,对,剧名可以定为《银项链》”。

“书记,你看车队团支部是撤还是留。”杨亚林听他讲岔了,忙提醒道。

辛书记朝他笑了笑,继续说道:“我是不是说跑题了,很抱歉,到现在我的思想还很乱,一直惦记着那个没完的故事。不过,它触及到了青年工作,与这里要讨论的论题并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