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当天晚上,何氏、夏氏、秀姐等人陪着乔明瑾聊到很晚。 除了有感于乔父和乔家祖母的这一番身世来历之外,还齐齐赞成乔明瑾跟着娘家一家子回益州本家。 若岳仲尧还要这妻子女儿自然会寻了去。若不要,也好叫二人真正断了。 这么拖着是个什么意思?如今乔明瑾有这样的身份,再在益州找一门亲还不是容易? 哪里还用看吴氏的脸色? 只不过吴氏自得知乔明瑾颇有家财后,恨不得把一家子都搬来与乔明瑾同住,再来啃乔明瑾辛苦赚来的钱。若是得知她还有这样一个身份,还不得紧紧地巴上去啊? 没准还能带着一家子投奔了去。 所有了解乔家身份的,俱都异口同声说要瞒下一部分事实。至少他们这一番要前往何处定得瞒着。也别把离开的时间说了,不然乔明瑾走不走得了不知道,琬儿是定走不了的。 那吴氏这会是再不提要休妇的事了。为了留下乔明瑾,生恐乔明瑾一去不回,没准能把琬儿给藏起来。 当天众人聊到很晚。乔明瑾想着要在走之前,对作坊的诸位师傅也做一番交待,她这一离去,恐要不短时间。便跟何氏夏氏商量了明晚设了席宴请他们。 若是没有他们的帮衬,乔明瑾一个人徒有想法也办不成什么事。 众人离去后,乔明瑾一个人在院里转了一圈,又把自家的东西都清点了一遍,便点了灯趴在桌上写信。 后天娘家要宴请云家村及众姻亲,她定是要回去的,最晚后天一早便要赶回去。大后日出发的话,那她在下河村也就剩明天一天的时间了。 给岳仲尧写的信很简单,似乎没什么你浓我浓要交待的。 照吴氏现在的作派,哪怕分家了,也不会选择岳二。而会选择岳仲尧的。 乔父乔母不赞成她要一个人带着孩子单过,二老都认可岳仲尧,觉得他是个能过日子的。那她也愿意给他一次机会。 只是让她跟吴氏在一起过日子她是不愿的。 奉养公婆不是她不愿去做,若是公婆是个体谅人的,家有一老若有一宝,她如何不愿意? 只是吴氏太闹腾了。吴氏把两个孙子看得跟眼珠子一样,就是分了家跟他们过,那两家也能寻了机会住到一起来。 她是没那心气了。宁肯花钱请了丫头婆子来照顾他们,按月给他们一笔丰厚的银子,也不愿整日活在鸡毛蒜皮的算计中。 人活一世。是为的什么呢? 总要按自己的意愿过几天轻快日子。 岳仲尧如何选择。她都尊重他。只把琬儿留给她就成。 至于周宴卿…… 乔明瑾对着不时跳跃一番的昏黄灯影叹了一口气。 把那份作坊的协议塞进黄皮信封里面去。这一年来她从他那里也赚了不少钱了。她也没什么不知足的。 经周老太太这么一闹。两人还能否毫无芥蒂地合作,结果是显而易见的。周老太太是绝不会让周宴卿再跟她有什么纠葛的。 没准周老太太会让周宴卿把作坊转让。而她没了周家帮销,作坊生意定大有影响,再接手的人是个什么样谁都不知道。 还不若把自己那一半转让给他。也能保得一众师傅有份活儿做。她得了银子将来也能再寻份活计,若是再买些地…… 次日早早醒来,乔明瑾就收拾起细软来。 只把银钱和重要的东西带着身上,再拾了一些穿的用的。又把仓库里不易储存的东西都整理出来,或是送人,或是把粮食都拉到作坊。 布料也不剩几匹了,留两匹娘俩做秋冬衣穿,再把剩下的送送人。她们娘俩在下河村也得了不少人的帮衬,不仅是她。她也得让琬儿记得感恩。 何氏早起没去作坊,云锦去作坊后,她便留下来帮乔明瑾收拾东西。 云大舅昨天也留了下来,就住在乔明瑾家,决定明天和乔明瑾一块回去。 乔明瑾本来想把院子托给何氏的。等她走后,她夫妻二人正好把云峦接过来,一家三口在她家住,用她家厨活做饭,她也就不用收拾了。 没想何氏拒绝了。 瑾娘,我还要在作坊帮着我娘给师傅们做饭,哪有闲空再回来单做?都在作坊和他们一起吃了。再说若你把家托给我,偶尔住一住倒是没什么,但若是又住又在家里烧菜做饭什么的,只怕你那婆婆会杀过来。我也不耐烦应付她。你走后,且把家里各处锁了,我帮你掌着钥匙,偶尔进去帮你打扫打扫就成。 云大舅也在一旁点头:我们毕竟是外人,你婆婆一家非要住进来,他们也拦不住,还不如锁了干脆。 乔明瑾想了想,便只好作罢。 便带着二人把厨房收拾了一番,把锅碗瓢盆什么的都搬进库房锁了起来。吃剩的油盐酱醋什么的都拿去作坊那边。 又把厢房里的干货肉菜五谷杂粮也都一起搬去作坊。 反正她们娘俩今天是不打算在家里作饭了。 后来秀姐也来帮忙…… 到临近午饭,已收拾了大半。 到作坊吃过午饭后,几个人又一同回来继续收拾,夏氏也跟了来。 几个人动作也快,院里水井处的木桶木盆也都搬进厢房。这要是放在外头,风吹日晒的,等乔有瑾回来,早不能用了。 收拾妥当后,几个人便要去作坊帮忙做晚饭。夏氏便问乔明瑾要不要请岳家的人。 乔明瑾摇了摇头,她回益州,也就是回娘家而已。早前就跟岳仲尧说过的,虽说这次回的娘家与之前不一样,但也没必要再跟他们说一遍。 没准真像秀姐说的,吴氏得了消息还真的能把琬儿藏了起来不让她带走。 苏氏一家也不需再请了,这一趟还是请作坊的师傅们吧。待她走后,捡些来告知苏氏她们即可。 马氏后来生了一个儿子,一家人正宝贝着,她去看过几次。也甚是喜欢。想了想,从中挑了一匹细棉布交给秀姐,说等她走后,拿去送给马氏给她儿子做衣裳穿。 秀姐也得了一匹好缎子。喜得她在自家两个孩子身上连连比划,说是下回回娘家就穿着上。 收拾妥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