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谨言 > 谨言最新目录

第二百一十九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黑烟,不得不另一架飞机的护航下掉头飞走,临走不忘把机翼下挂着炸弹全都扔到第十九师团的头上,炸不死太多,听个响也好。

只有两架飞机,却摧毁了日军的炮兵阵地……说炮兵阵地不太恰当,毕竟满打满算只有一门火炮。

听起来很不可思议,欧洲来看,这简直就是个笑话,可华夏兵哥和日本矬子的共同“努力”下,这个奇迹还是出现了。

谁让长谷川总督只想着带来一门舰炮就万事大吉,却忽视了防空火力?

长谷川犯了和库页岛驻军一样的“错误”,不过以日本陆军能得到的军费来衡量,他想不犯错,比犯错更加困难。

日本的炮声哑火,华夏炮兵却继续轰击,李东道趁机鼓舞朝鲜救国军的士气,同时不忘宣传华夏的“友好”和鼎力相助。第三师的炮声停下,没有再响起之后,他亲自带领鼓起勇气的救国军冲向第十九师团。

“冲啊!跟冲!”

李东道此举,非但让救国军士气大胜,还将金正先之前亲自上前线奋战的英勇变得微不足道。此役,让他彻底奠定了救国军中的声望,也为今后成为朝鲜的最高权力者奠定了基石。

第十九师团的士兵已经被炮弹炸得七荤八素,加上失去了火炮支援,他们只能凭借步枪和刺刀去和朝鲜硬拼。

数相当的情况下,这就是一踌战和群殴。

赵越看到炮兵营送上的战损,也叹了口气,战争总要死的,不过吃了这个亏,下一次,第三师绝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发生平壤的战斗断断续续了六天,惊动了整个日本朝野。长谷川好道非但没有达成预期的作战目的,反而让朝鲜救国军和华夏彻底占据了平壤。

昔日参加过甲午战争和日俄战争的陆军大将成了一个笑话,只有刚卸任朝鲜总督的寺内正毅深知其中滋味。不过,就算同情长谷川,寺内也不会再去碰朝鲜这个烂摊子了。

死道友不死贫道,这句话,日本同样熟悉。

日军第十九师团被“赶出”平壤之后,朝鲜救国军正式进驻,平壤的市民接连走出家门,拿出家中最好的食物犒劳救国军,当华夏军队出现时,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

之前投靠日本的“朝-奸”,还没来得及逃走的,都被从藏身处找出来,他们跪地上痛哭流涕,却难逃死亡的命运。

就朝鲜的战斗让长谷川总督和新内阁首相一起头大时,库页岛的上空再次响起了飞机的轰鸣声。

生活库页岛南部的日本如今学乖了,一旦听到飞机声,无论士兵还是平民,全部立刻朝林子里跑。赫哲和鄂伦春都住林子里,凡是有他们的地方,华夏飞机不会轰炸。

不过这一次,生路却变成了死路。

刚闯进林子,有就察觉到不对,想要出声提醒,却已经晚了。他们“逃命”的路上,布满抓捕野兽的陷阱,严寒的冬季,地上却挖出了两米的深坑,坑里还插着削尖的木刺,就算是大型野兽掉进去,也休想活命。

随着惨叫声,有掉进陷阱,还有被绳索缠住了脚,瞬间就被吊了起来。

“放下来!”

被倒吊起来的一个日本兵大声的喊着,帽子和手中的步枪一起掉了地上。没等下边的帮他,一枚弓箭就射中了他的喉咙,鲜血从半空滴落,随即,更多的弓箭和子弹从密林深处飞出。鲜红染红林地,惨叫声很快响成一片。

这里是赫哲和鄂伦春的土地,他们世代生活这里,繁衍生息。

突然有一天,强盗来了,先是俄国,然后是日本,还有日本带来的朝鲜,劫掠,屠杀,一同降临赫哲和鄂伦春的头上,他们居住的棚子被烧毁,猎物被抢走,白发苍苍的老,牙牙学语的孩子,有着乌黑长发和爽朗笑容的妻子,兄弟,姐妹,都倒了血泊之中。

这些强盗,毁了他们的生活,毁了他们的一切!

复仇!

哪怕只有弓箭和落后的火枪,一息尚存,就要为家和族复仇!

赫哲和鄂伦春的汉子没有孬种,必须让侵略他们的强盗血债血偿!

枪声愈发密集,日本一边还击,一边朝森林外退去,至于落陷阱里的……他们都已经自身难保,哪有余力去救别?

可是,森林外等着他们的,是死神张开的另一张大网。

一个营的华夏士兵突然出现慌不择路的日本面前,枪声响起,泼洒下的弹雨,结束了一个又一个生命。

这里只有强盗,没有无辜者,库页岛的日本,几乎每个的手上都沾着赫哲和鄂伦春的鲜血。

这些华夏士兵的出现让日本绝望,拿着枪的日本还还击,有的还抽--出身上的倭刀,大喝着冲了上来。还有一部分,枪声响起后就立刻趴到地上,用日语大声喊着“投降,饶命”,聪明点的,藏土石后,不聪明的,直接暴--露-弹雨中,是死是活只能听天由命。

同样的场景不只发生川上村,凡是日本占领聚居的地方,如丰原、真冈,大泊,敷香等地,都出现了华夏士兵,都响起了可怕的枪声。

这一天注定是库页岛永载史册的一天,也是日本更加倒霉的一天。

北六省军队通过赫哲的帮助登陆库页岛,登岛之前,还和岛上的俄国进行了交涉,华夏可以允许他们留库页岛,并保留所有财产。但是,他们必须接受华夏的管理,军队也必须解除武装,如果不想留库页岛,可以自行离去,华夏军队不会阻拦。

日本的前车之鉴,让这些俄国不再心存侥幸。通过与国内的电报联系,他们已经知道现国内的情况有多糟糕,沙皇的统治已经陷入了困境,继黑海和波罗的海舰队水兵起义之后,俄国陆军内部也出现了不稳,全国各地接连出现罢工和游-行,光是处理国事和欧洲战事,就足够尼古拉二世头疼的,哪有余力来关注一个远东岛屿?

战略位置再重要,比得过欧洲吗?

况且,接连夺回伯力和海参崴之后,华夏军队的脚步已经深入东西伯利亚,就算派兵,沙皇也会先考虑大陆上的地盘。

生活库页岛北部和中部的俄国考虑再三,终于答应了华夏提出的条件。他们中的一部分选择离开,更多的却都选择留下,这些还对沙俄能取得欧战胜利,卷土重来抱有奢望,但事实会告诉他们,奢望终究只是奢望,不会有实现的那一天。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