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谨言 > 谨言最新目录

第二百五十九章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谁,绝对是面条军不息,坑盟友不止。

李谨言所做的,当时的大环境下无可指摘。尤其是有苏俄的对比下,李三少的形象愈发的“光辉高大”。

至少他还愿意还面包,苏俄可是一个子都没还,而且后者欠债的数目也不是区区八千万马克能比得上的。

法国被苏俄坑惨了,却也没地说理去。只能支持白军,甭管高尔察克会不会还钱,总之,能把不还钱的揍一顿,自己也能爽一把。

二月初,乌克兰和波兰秘密集结军队,意图不明。

彼时,苏俄和白军正掐得火热,喀山暂时脱险,基洛夫军中和民间的声望水涨船高,托洛茨基和斯大林都要向后靠。病重的弗拉基米尔特地派来请基洛夫去见一面,隔日,报纸上就登出了两坐一起亲切谈话的照片。

“万岁,弗拉基米尔!万岁,基洛夫!”

这样的口号开始莫斯科的报纸上出现,苏俄领导层中,倾向于基洛夫的也越来越多。由基洛夫,托洛茨基,布哈林组成的铁三角,此时却有了松动的迹象,几次有撞见托洛茨基和斯大林一起“亲密”的谈话。布哈林却坚定的站基洛夫一边,他很清楚,没有军队的支持,只凭借政治影响力和契卡,是无法撼动基洛夫的。何况,遭受过之前的冲击,契卡也必须夹起尾巴,否则,愤怒的民众和军绝不会让他们好过。

对于托洛茨基和斯大林走到一起,基洛夫选择冷眼旁观,西伯利亚时,他与托洛茨基之间就已经产生了裂痕,如今,他能够信任的就只有包括喀山内的少数几,还要加上那名一直和喀山并肩战斗的上尉。

“军队,只要军队站咱们这一边,哪怕其余的中央委员全部站他们一边,们依旧会赢。”

基洛夫接受了这个建议,事实证明,他是对的。

当他亲自登上装甲车,开赴前线同白军作战的消息见报之后,莫斯科的民众举起他和弗拉基米尔的巨幅照片,莫斯科街头举行庆祝活动,大声欢呼。托洛茨基、斯大林,勃诺夫、乌里茨基、克列斯廷斯基、捷尔任斯基……这些,全部被他抛了身后。

万岁的欢呼声中,基洛夫站装甲车上挥手,这一刻,他距离苏俄最高的权力阶梯只差最后一步。

只要迈出那一步,他就能得到“一切”。

与此同时,李谨言制定的黑帮计划,通过楼少帅交到了楼大总统的手中。

看过这份计划,楼大总统表情有些僵,或许连他自己也不知道该做出何种表情,惊讶?还是诧异?

总之,这是个异想天开,却又会让拍案的“天才”想法。

“这还真是,亏得是楼家的。”楼大总统摸摸光头,叫去把宋舟和司马君请过来。

如此庞大的计划,牵涉到许多方面,仅凭楼家是没办法面面俱到的。同样的,只是美国一个致公堂,即便能成事,能力也终究有限,恐怕还需要更多时间。若是能结合洪门的各个分堂,加上南洋等地,加上专业情报员的运作,就能形成一张严密的关系网,哪怕不能成为影响美国政府的财阀,也足以形成另一股庞大的势力,不容任何小觑。

最直接的优势,就是情报。

古云,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要做成这件事,最少需要十到二十年的时间,他的任期内是绝对完不成的。这就需要后继者继续努力,一旦中途出现任何差错,都可能功亏一篑,让之前所做的一切付诸流水。

“茂功请两位来,是有一件大事要同两位商量。”

楼大总统了解司马君和宋舟的为,三争夺半辈子,对外一事上,绝不会因私利影响大局,这也是他敢将这份计划呈现两面前的原因。

“这是谁想出来的?”司马君翻过几页,吸了一口凉气,“长青?”

“不是,他还海上飘着呢,前几天刚发来电报,说是和德国的事谈妥了,巴黎那边又不消停了,哪有心思想这些。”

宋舟没出声,从头至尾将手中誊抄的计划书看过一遍,比起李谨言的“初稿”,这份计划已经初步完善,但其中的某些细节以及关键点,仍有可改进之处。

“溯之以为计划如何?”

“冒险,却的确可行。”宋舟放下计划书,想了想,说道:“提起洪门,倒是想起一个来。

司马君侧过头,“溯之是说?”

“戊申年安庆起义,两位可还记得?”

“当然。”楼大总统点头,随即恍然,“溯之是说郑怀恩?”

“对,是他,南方政府第一任大总统。”宋舟笑了,“当年安庆起义,除了新军之功,亦有帮派之劳,筹措经费,收集情报,帮派的确功劳不小。两位或许不知道,郑公亦是洪门一员,好不好也要被尊称一声大佬。”

楼大总统和司马君面面相觑,这些秘辛他们还真不怎么清楚,不过,有三个马大胡子摆那里,南方出个大佬总统,也不用多惊讶。

“还有一件事,”宋舟将目光转向楼大总统,“当年李庆隆被请去南方政府财政部,期间和洪门也有些牵扯。当年他买那批军火的事,两位也都知道吧?”

司马君点头,楼大总统稍微却有点不自,原因很简单,那批军火,经他儿媳妇的手,被他儿子拿去打老毛子了。

说到底,都是当年南方政府出的钱……据说他那个亲家比他想的狠,不只把军火匿了,还把南方政府的国库给抄了。

“这其中就有洪门帮忙。”宋舟只是简单提了提,毕竟时过境迁,再提也没多大意思。当年为了那批军火,南方各省都没少动作,可是千算万算就是没算到,李庆隆能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军火弄出南方地界。查来查去,也只能查到和洪门有些关系,压根没想到,李庆鹿能和海参崴的俄国舰队搭上关系。

对于李庆隆的死,至今也存不少疑点,说是病死的,有点门路的都知道其中有猫腻。到底是谁动的手却没去查,也或许是没想揭开这个盖子。

如今李谨言成了楼家,又是有名小财神,若是他想为父报仇,但凡是扯上关系的,恐怕没一个能脱得了身。

想到这里,宋舟收拢了心思,这份计划是谁提出来的,他隐约猜到了几分,父子俩二代,都是英才。

“郑怀恩,他合适吗?”司马君迟疑的问了一句。

郑怀恩和日本的那点牵扯,三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