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 > 好莱坞大亨[美娱+商战]最新目录

第152章 真实历史的再现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历经三个月,杰德终于英国和爱尔兰完成了《拯救大兵瑞恩》的拍摄。期间,由亚洲广播集团和历史频道中文部联合制作的七集纪录片《南京大屠杀》美国历史频道正式上映,而且剪辑版还美国广播公司旗下各大电视台播映,尽管美国国会中有日籍议员表示“遗憾”,但是这起惨绝寰的纪录片还是美国引起了广泛的讨论。毕竟绝大部分美国心目里,日本就是美国的小弟弟,逆来顺受且谦卑内敛,但是电视里的画面让他们却不得不正视这个类族群中“最具两面性”的民族。

或许美国东海岸的观众对日本的观感还好,毕竟当时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时候对美国东海岸的居民来说只不过是文字意义上的“国耻”。但是对于美国西海岸的居民来说,当时的日本间谍可是加州犯下了一些罪行的。不过最让杰德觉得可笑的是,有一些日本侨民打算美国法庭起诉历史频道及母公司东风广播集团“毁谤”。

不过很可惜,这个官司还没上庭就被谢尔曼的律师团给驳回了。谢尔曼的律师团给出的理由很简单,这项“毁谤”官司的起诉主体是日本国,要么请日本天皇亲自来美国起诉,要么就请日本政府驻美代表——日本驻美大使来起诉,否则这个官司是没法成立的。当然,日本天皇或日本驻美大使是不会来起诉的,不管日本右翼社团如何鼓噪,日本还是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如果真的他们跳出来的话,那不仅是中韩两国紧张了,只怕美俄两国也会重新审视日本的定位了。美国不傻,日本若是乖乖当小弟的话,美国自然会照顾好这个小弟弟。但是如果一旦这个小弟想不认自己这个大哥的话,美国可是受过“珍珠港事变”的苦头。

感恩节,《拯救大兵瑞恩》的第一版宣传片美国各大电视台播出。杰德直接将电影中开场的登陆战精华剪辑了出来,子弹横飞和尸横遍地的镜头让各大电视台不得不将广告移到深夜时段播出。但即便如此,这支广告还是引起全美观众的注意。起先美国各大娱乐媒体也报道过《拯救大兵瑞恩》拍摄现场爆炸声不断的新闻,但是看到真实的画面之后,他们也惊呆了。这并不是以往利用电脑虚拟成像制作出来的大场景,而是几近真实的战争场面再现。跟这个登陆战的画面一比,《第一滴血》什么的简直弱爆了。而且这支宣传片播映的时候,全美二战老兵协会的成员表示这个登陆战场景是完全真实的,他们对银河电影和梦工厂将这个场景完全再现感到高兴和支持。

有了老兵协会的背书,作为电影发行方的派拉蒙自然顺势推出了第二版宣传片,这支宣传片则完全没有任何血腥暴力的镜头,只有当年参战老兵的回忆。为了争取年底的奥斯卡提名,派拉蒙是不会让任何将这部电影定义成纯粹的战争片,一旦被贴上那样的标签,别说竞争奥斯卡了,只怕连提名都很困难。派拉蒙现的计划就是要让觉得这是一部有关二战的历史题材电影,因此各种幸存者的采访就是很有必要的。

如果按照原本的计划,《拯救大兵瑞恩》应该放6月6日这个登陆日放映是最好的,但是由于制作周期整部电影还是被安排11月22日全美公映。杰德负责洛杉矶的首映礼,而斯皮尔伯格则负责纽约的首映礼。谁都知道杰德纽约素来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只好将本片的监制派去纽约负责首映礼了。参加节目宣传的时候,杰德还特意强调了这部电影恐怕将是美国影史上最后一部采用“非数字编辑器材”进行剪辑的电影了,说到这里,杰德还有些感叹。

有了电脑等设备的辅助,剪辑师的工作门槛就要低很多了。因为利用数字设备剪辑其实是降低成本的最好方法,因为必须等定稿之后才会冲印最后的胶片或者干脆提供数字版放映内容,这对发行公司来说是非常降低成本的好方法。可是就是如此,电影胶卷上的那种岁月感会消失没有踪迹,而且不同剪辑师带来的接片风格也不再存。虽然杰德只是那么顺口一说,倒是得到不少剪辑师的响应,一时间《好莱坞报道》、《综艺》和《名利场》等全美知名的娱乐刊物纷纷推出纪念特稿,怀念美国影史上那些默默无闻却又贡献颇多的剪辑师们。有了这些报道,倒是让不少年轻对这部号称“最后的手工剪辑影片”有了兴趣。

11月22日,《拯救大兵瑞恩》全美2463个戏院正式上映。冷色调的画面上,美利坚的星条旗迎风飘舞,然后是一个苍老的老带着他的全家来到了二战纪念公墓。他跪了一个墓碑前,然后他苍老的眼神里映出了当年的历史。这个开抄面虽然很平淡,但是让影评却非常欣赏。无论是色调的处理还是画面的质感,杰德的确无愧于“全美最伟大的新生代导演”一名。有很多影评都指出,如果杰德能少拍一些商业片的话,他早就和他的老师斯皮尔伯格先生并列全美最伟大的导演大师行列了。老的眼神中,画面回到了诺曼底登陆战役中。

登陆艇上,长官交代最后的注意事项。然后,便是炮火连天的地狱场景。正是由于开场这残酷的镜头,电影被mPaa毫不留情地评定为R级。不过杰德拒绝了再剪辑的建议,“历史的真实不是盆栽”。尽管作为限制级作品保证了观影群都是年满17岁的成年,可是战场上那破碎的肢体和开膛破肚的镜头还是让不少感到了不适。影评们也是皱着眉头开着这段画面,这段画面完全没有故事性可言,简直就是一部没有任何剪辑的纪录片。但是他们很快就明白了导演的意图,历史就是历史,哪里需要故事片那样修剪?渐渐地,战场上变得不再道,盟军不仅使用了火焰武器甚至还拒绝了敌军的投降,但是没有指责盟军的做法。因为几分钟后的画面便是幸存者颤抖和哭泣的场景,而诺曼底海滩上却是满地的死尸……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士兵们就算为同胞的牺牲而愤怒一点又有什么?

画面很快切换到后患,很多女一间狭小的房间里打着“阵亡通知书”。或许是已经见多了,她们都是麻木不仁地打着一张张让母亲痛哭的信件。但即便如此,还是有个打字员动容了,她拿起一封通知书找到了她的主管,然后她的主管带着她找到了他们的上级,甚至更上级……因为一个叫瑞恩的孩子牺牲了,这是瑞恩家牺牲的第三个孩子,而他们最小的弟弟也诺曼底登陆战中“失踪”。

接下去的画面美得让陶醉,静谧的美国农场,金色的麦田和蓝天白云相互回应,一个母亲家里做着家务。她的门外挂着四颗星星的,代表着她的四个儿子都参军。一辆黑色的轿车缓缓驶向这个母亲的家,所有都知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