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屋,没有我的吩咐,不得入内。”
原本颐指气使的大丫鬟,变为守门小丫鬟,突闻噩耗,雪莲百般不情愿,鹅蛋小脸,杏眼粉腮,声声泪下,梨花带雨,楚楚可怜。
男人看见,没准生起怜香惜玉之心,心一软,就撤了惩罚。
但裴氏是女人,面对处心积虑想踢掉自己,翻身上位的滑头丫鬟,她何必手软。趁此大好机会,迁怒雪莲,把她赶出屋,踢掉其他房安在自己身边的眼线,顺便警示下人,若有二心,下场如雪莲。
小惩大诫,一箭双雕,痛快!
平时被雪莲欺负打压的丫鬟婆子,见雪莲如今落魄样,齐齐暗爽,痛快!
打发走雪莲,裴氏又叫下人们退下,只留母女俩屋内用餐。
“不过一碗粥,又是大姐要的,便是姨娘吩咐做的又如何。她是嫡,我是庶,岂有嫡让庶的道理。姨娘杀鸡儆猴,可得掂量火候,大姐要是知道了,指不定怎么想。”
琳琅心宽体不胖,能填饱肚子,她便知足。
“她是长,你是幼,长姐抢妹妹吃食,羞不羞人。”裴氏摇首,叹女儿太过识趣,“你知晓庶出本分没有错,但乐天知命,安分守己守过了头,未必是福。人善被人欺,马善被人骑。你若绵软,下人们做事哪会尽心,阳奉阴违的多了。还有,你那位大姐姐,嫡女娇小姐,可不是个善茬。你越是退让,反倒越是助长她的气焰。主母明明是个和善人,教养的女儿却如此计较。到底庶出身份,就是来自名门又如何,教养方面,还不如我。”
裴氏哼了哼,强烈的满足感油然而生,细细将看女儿,怎样都比爱出风头的招摇嫡女出色。
有了安慰,心情舒缓了些,裴氏拿来空瓷花云纹碗,把自己碗内的山药粥,分一半给女儿。
“姨娘,你自己喝,我不喜欢山药味。我又没患病,作甚么要吃药。”琳琅推拒。
与女儿相似的桃花眼眯起,裴氏轻斥,“你也学会取巧了,赶紧收了小家之气,快吃,吃过到上房请安。我来的时候,五小姐已经下楼来了,你看看你,慢了多少,怪不得太夫人偏疼五小姐。”
“她们巴着祖母,何苦多我一个凑热闹。”
琳琅不在意撇嘴,祖母对她有成见,她是知晓的。
早些年琳琅无意偷听到祖母和房中嬷嬷谈话,说她样貌过于清丽,年幼尚且显露,大了必是妖冶之态,恐怕难以被大户人家相中。不能高嫁,不能为阮家带来荣耀,阮家又何需倾力栽培。
此后,琳琅对祖母少了恭敬孺慕之情,只表面敷衍,尽到孙辈孝意即可。
前尘往事,重伤年幼小萝莉一颗赤诚之心。从此,懒于出头的乌龟心态,越发凸显。
琳琅嘟嘴,不情不愿捡起羹勺,自言自语,“姨娘才是取巧。”
“说什么呢,那是你祖母,尽孝是应该的。”
裴氏斜眼一瞪,琳琅立刻闭嘴,嚼完虾饺,吞下肚,拉扯脸颊,笑出浅浅梨涡。
“无事,我说我取巧,不该,实在不该。”
“什么时候把小心思用在正道上,你就出息大发了。”唯一的孩子,纵有再多缺点,裴氏还是宠着护着。
“你父亲一根筋,我求他无果,改明儿我叫嬷嬷到外头弄些修身养性的书,你待在闺中,仔细研读。你颜色出众,本就容易遭人嫉恨,多看些书,培养内秀书卷气,把颜色中的夺人气势压一压。高门大户择正妻,多以贤良淑德,秀外慧中,温良儒雅为标准。你女红平平,四艺也平平,当然,女红四艺靠努力,也要靠天分。你学习多年,依旧平平,再使劲长进也不大。若你有长处,便是容貌,如何把容貌转化为优势,少不得潜心读书,敛神静气,戒浮戒躁,养成清幽雅致的极品美人。”
起初琳琅是欣喜的,不用到父亲书房报到,裴氏接下来的叨叨絮语,让她转欢喜为忧伤。姨娘的宏图伟业,全都规划到她一个人身上,她只觉得肩膀压力好大,又酸又疼,将将负荷,几近崩塌。
区区三品官家庶女,何德何能,竟敢肖想嫁入簪缨世家,哪怕做妾,都该偷笑。
当然,她阮三娘没啥大本事,骨气还是有的。
做妾,做梦去吧。
她誓死要当正妻。
旁观家里妾室地位,虽说正妻和气,但架不过府里掌舵人温氏的规矩大过天。譬如裴氏之类的宠妾,日子过得比别家稍稍舒坦,小争小斗打发时光可以,若是闹大了,温氏第一个不饶。
妾室们要想舒心,首先得安分,夹起尾巴乖乖做人。
反观二房太太姬氏,簪缨世家出身,名门闺秀,只因庶出,方才下嫁时任从五品知州的阮智贺。
虽是低嫁,庶女能为嫡妻,只要自己不出错,无人刁难,该是知足了。
阮家乃乡绅大族,入仕为官是阮家族人世代追求的宏愿,寒窗苦读十载,异军突起的少,落第士子却是频频。苦心经营五十多年,方才出了个阮侍郎。
这位榜眼入仕的阮侍郎,即阮智贺亲爹,阮老太爷。
阮老太爷克己奉公二十余载,励精图治,公正不阿,京中无根无势,辛辛苦苦爬到从二品户部侍郎的位置,可谓一部活生生的励志崛起史。后来上峰尚书大人告老辞官,举荐他接任尚书之位,从二品有望扶正,却不料灾祸突如其来,一场恶疾,短短五天,老太爷归天去了。
当时,阮智贺年到二十,刚刚探花及第,尚未娶亲。
原本打算亲爹升至尚书后找门好亲,孰料,一眨眼,爹就没了。亲事,更是休要提,丁忧三年,计划完全打乱。圣旨下来,放探花爷到外地为官,皇帝体谅阮家处境,宽限服完孝三年后再就职。
一耽搁,就是三年。三年过了,阮智贺赴散州任上之前,托国子监恩师保媒,求娶信安侯庶女为正妻。
信安侯府为宫中宁妃外戚,宁妃所出皇三子勤敏好学,聪慧过人,极得皇帝看重。
求娶信安侯庶女,是温氏和阮智贺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折中选择。
阮智贺只是从五品小官,又赴任偏远散州,没有祖辈荫庇,门第高的嫡女怕是瞧不上。门第低的,阮智贺又瞧不上。
倒不如择一门当权世家,哪怕只能求娶庶女,也算不得委屈。
然,庶女终归只是庶女,世家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