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贵妃起居注 > 贵妃起居注最新目录

第179章 喜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后的考虑)欣然同意,皇帝自然也不会煞风景。徐循还有什么话好说?本来按情理,小吴美是她宫里的管理对象,给她了,她也无从推脱,应该要养。

但应该是一回事,感情上就是另一回事了。徐循也不比当年,想什么就说什么,“就为了孙姐姐夺罗嫔之子的事,是多看不惯她,别不知道,大哥还不知道?甭管这事j□j如何,现外看来,不也是夺了吴氏之子吗?这孩子哪怕拿给仙仙养呢,反正……是不想养。”

男孩子呢!别当宝贝呢!自己现要给送到坤宁宫去,孙氏今晚做梦都要笑醒了,徐循还不想养!

皇帝有什么办法?皇帝一点办法都没有,他只能好声好气地和徐循说道理,“这怎么能一样呢?吴氏那是德行有亏,不配养孩子,只能为国朝教养罢了。——算是欠的情吧!这孩子不是养,别还不放心呢!”

见徐循神色稍宽,他便认真地道,“壮儿偏偏又是次子,母亲偏偏又是这恶毒愚昧的性子,没个好教养,怕他养出了个惹祸的性子,就好比汉王一般……”

皇帝说得也的确是真话,要早知道小吴美是这么个性子,他压根都不会让她生下皇家子嗣——也因为这个缘故,昔日和她一样出身,也是东宫得宠的几个宫嫔,早已他的黑名单里了。母后说得不错,这宫嫔的素质还是很重要的,不能贪图一时的新鲜和美色,比如说壮儿吧,生都生了,不爱,不养也是不可能的。但要是性格依足了生母,以后那该多头疼?真要是雄才大略、野心勃勃什么的,那也罢了,这种又贪又蠢的性子真是让无奈。也只能给他找一个恬淡善良的养母,以养母的慈爱,来感化他与生俱来的恶根了。

再说了,徐循性子安贫乐道、随遇而安,这种冲淡的性格,可能养太子还不是那么妥当,但养育一个藩王却是再合适不过了。皇帝也不是给徐循找个依靠,他是真心认为满宫里就徐循合适养壮儿,所以语气也就特别诚恳。“真的,仙仙那个性子,不合适,看莠子被她养得多娇气?反正不管,壮儿就是交给了。以后就是他亲妈,从严了管教,可别让他像他母亲,养成个那么浅薄、恶毒的性子……”

这的心思就是这么奇怪,之前觉得皇帝是把壮儿当个礼物送个她的时候,徐循心里的那种腻味、反感可别提多强烈了。前的笑都是硬挤出来的,理由也很简单,就和她说的一样,她自己是不赞同夺儿女的,现反过来要收养皇子?别不笑话她打脸,徐循自己都要笑话自己。但现,皇帝说得这么诚恳,担忧得这么有道理,这么低声下气地请她帮着养壮儿,徐循又抹不开脸了。扭捏了一会,才道,“……也养不好啊,这话说得,好像就很会养孩子一样,没看点点被养得多霸道啊。”

语气都软了,余下的无非就是多些甜言蜜语的问题,皇帝自然不可能此时掉链子,趁热打铁,一番抚慰,到底是把徐循给说动了,“养不好可别怪……唉,大哥,不懂,这不是亲妈,带孩子就是没那么方便,硬了软了都有说道。”

“有谁说道?”皇帝压根不怕这个,“倒是说说看这宫里还有谁能说这上头的不是。”

倒也是,皇后不论如何不会做这个文章,太后更别提了,为难皇后还来不及呢。至于别……她徐循还需要乎别的看法吗?

入宫十年多,当太孙婕妤的时候那步步小心、患得患失的心情仿佛还眼前呢,现,自己这宫里也算是一之下万之上了,除了两宫与皇帝之外,别对她徐循都只能仰望……徐循听了皇帝的话,心里亦不知是什么感觉,只是浅浅一笑,“话虽如此,但两个皇子都不是亲生母亲来养,只怕后效尤,宫中又添腥风血雨了。”

这个谋夺子嗣能引出怎样的风波,皇帝经过一番也是学到了——没办法,高皇帝儿子多,有子妃嫔也多,压根不值钱。文皇帝和昭皇帝子息也都不算少,就是到他这子嗣开始艰难,孩子变成了极其珍贵的政治资源,压根都没法参考前例。这要是后也跟着学,那对真正怀上子嗣的低位宫嫔,公平不公平还是两说,起码有孕以后就会开始担心了,也不利于宫廷的氛围。

想到这点,免不得就想到了废后风波,皇帝虽然不后悔,但也不是说不遗憾——早知道,就早废后了,等到太子出来,以此废后,不知后看眼里,又会学出什么规矩……

都是这样,他自己破坏规矩的时候都是有理由的,可别要破坏稳定团结的大好局面,他就有意见了。只是事已做了,多说也是无益,皇帝便将心思都集中了徐循提出的这个问题上,他沉吟了一下,道,“这件事还是别闹得太大,不过,吴雨儿因何获罪,还是要说清楚。罗嫔的事不见于纸面,数代后也就是传闻而已,壮儿给养的原委再澄清一下,也就无妨了。”

壮儿的玉牒上生母登记的还是吴氏,不论传出几代去,后都会知道他是吴氏生,徐氏养。至于太子,生母写的就是孙氏,别说几代了,就是几十年以后,现的事谁说得清楚?所以只要解决了壮儿抚养权转移的疑惑,对后世的影响应该也是能减到最轻。徐循想了想,勉强道,“也只能是如此办了。”

皇帝见终于说通徐循,这才松了口气,连玩笑都不敢开了,“那就这样,睡觉睡觉!”

#

既然两宫都已经点了头,壮儿又迅速地被送到了徐皇庄妃宫里,不论底层民如何议论,反正几个上层有了默契,这件事也就定了下来,徐循这边慢慢和壮儿团队磨合着。至于整个宫廷的关注点,早已经移到了即将进宫的几位新秀女身上了。

屋舍给准备好了,嫁妆给置办好了,送回家教规矩,顺便和家最后团聚一番的日子也过了,纳新是喜事,放新年里办,正月里,皇帝也是接连下旨预备册封秀女了。——除了皇后和太后身边以外,众也都是期盼着这新的品级该怎么定,都说凡事先来后到,徐循、何仙仙等还好,曹宝林一行,心里自然是不希望新封得太高的,这样的心理,也是之常情。当然,都知道,这一波先册封的应该是罗嫔,这嫔称号都喊了好久了,这一次应该能给落实了去,而且,册封一般是由高往低,罗嫔这一批里地位最高,所以必须得先封她。

没想到,正月十五开了印,乾清宫里传出来的第一封诏书,居然不是晋封罗嫔的……

朕惟卯国之治,实始于家齐,化理之基必资乎内德……拉拉杂杂一通废话,唯独的重点关键词,只有三个——

徐氏、册宝、贵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