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爱情不零售 > 爱情不零售最新目录

第3章姑娘的心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大汉挡在叶青青身前,和胖妹子相映成趣,如两尊铁塔,小青年见惹不起,悻悻地罢休。围观的众人这才哈哈地笑起来,表示都站在叶青青一边。人大都欺软怕硬,何况这正气削弱的时代?

买卖双方依从叶青青建议,只退货退款。老婆婆丢脸,赶紧收摊遛走,消失在人流中,

叶青青办完亊,打三轮车回电厂。想想挺身而出的肥胖人,倒也觉得有趣。

下午五点多,叶青青整理了一下自已的形象,便来到集镇去莱老板家,一栋四层深宫似的楼房貌似气派,内里却不怎么卫生整洁,显示出农民出身的习惯,显示出人的素养与楼房风度的不合谐反差。

菜老板家虽有儿女,诺大的楼房避个嫌不是个问题,菜老板已等候在大门前,说:“稀客,来啦,请上三楼。”

三楼一卧室里,叶青青落座,开口问道:“找我来有啥好事?”

菜老板毫无羞涩感,说:“想与你作一次露水夫妻,感觉好了可以长期地作朋友,不白作,我可以给你不少的钱。”叶青青一惊,说:“原来你说的喜亊是你自己呀,我还以为给我当媒婆呢!对不起了,我是需要钱,我还是个黄花女子,十万元你愿意给吗?”她索信逗逗这个人,心里的挖苦话就不说出口了。

菜老板笑笑说:“地方差价,在我们这小地方一次十万也太贵了吧?一千元怎么样?”

“知道你不肯给,那生意谈不拢,我走了!”叶青青说着起身就走。菜老板已经冲动难忍,急忙拦住就要抱住叶青青。叶青青拦住道:“大哥,让开,你拦不住我的,要不我大喊了,叫你的家人和租房住的人都听见!”菜老板也不敢强来,央求的口气说:“黄花闺女更好,你还没体验过,好受得很,我教你,好吗?”

叶青青说:“不好。”掀开老板就开门出去。菜老板不敢追,活生生萎了那东西。

叶青青快速出了大门,顺河堤向电厂走去。却见夕阳下河边坐着一个人,是大汉,那个在药店相遇,又挺身而出的肥胖同类,不由得停下脚步。

她想打招呼,却不知如何招呼。便哼唱起了“让我一次爱个够……”那人听见了,回过头来瞧瞧。叶青青道:“哎,是你呀?”那人笑笑,依然坐着不动,只扭头说:“下来坐坐可以吗?”叶青青说:“好吧!”

叶青青下去寻个相近的地儿坐下,说:“你是中学的老师吧?”

“嘿嘿,之前你肯定在人流中见过我,我这形象特殊,所以给人印象深刻,过目不忘,适合作广告代理人。”

叶青青不置可否,女孩子对这类问题向来含蓄,不会承认自己曾留意过某男性的:“你教哪一门课的,体育老师吧?”

“错,语文。”

叶青青笑了:“嗨,教语文的?哪你这形像与我一样,太糟了吧?教体育还挺般配。”

“小妹幽默,何许芳名?”

“何许……哦,问的我名字啊,我叫叶青青,电厂的,你呢?”

“姚于青,也有个青字,缘份吧!”

“是啊,今天两次遇到你。”

“幸会,现在这社会,把人都引导坏了。”

“家里有些什么人?”

“父母亲、妹妹。”

“还有呢?”叶青青还不尽意。

“就这呀9想叫我找出一个吗?你呢?有男朋友了吗?”

姚于青也很坦然:“嘿嘿,肥猪没人要。”

“你很不错。”

“是看我这身膘不错吧?”

“非也,是说你很有吸引人的内秀。当一个女子的内秀引力强盛的话,外形就显得次要了。但现在的人缺乏文化眼光了。”

“谢谢夸奖,第一次碰到有人这么夸我,感觉挺舒服的。”

“喜欢听好话是人的共性,那怕是假话,但我说的真话。”

“怎么感觉你这么肥大的人说文诌诌的话挺别扭的?”

“哈哈哈,你很率性。”

“姚老师,你咋还是独往独来呢?”

“嗯……你这题目是道综合题,简单地回答你吧,运气加等待。”

“好吧,天己经在黑了,很高兴认识你,从没与人这样畅快地聊过,我要回了,再见!”

“再见,握个手可以吗?”姚于青这下子站起身来,表示送别。

她害羞地伸出了肥嫩的右手,作为大姑娘时代第一次自愿地行动。阴阳两线相接,立即通了电,两只心灵灯泡蓦地亮了一下,然后断路熄灭。

姚于青的体重至少与叶青青有得一比,已过而立之年而未立,这个语文专业的不但要婚姻更讲究感情,这感情不仅是相好也要言谈投机,这要求并不因为肥胖而减价,人是很难战胜自己形成的观念定式的,人世间就有这种人,操守着可遇不可求的书生气,在自卑混合着执着中消耗着光阴,这种人往往理性大于冲动。

叶青青抽空将一袋化肥送回乡下家里,十五里山路只得人力扛。不过胖妹子体力劳动锻练有加况且有的是力气,况且今日星期五放周末有弟弟同行换个肩。叶青青上小学六年级那时在家所在地的村级小学,那时政府想老百姓所想,乡下偏远地不但有村级完小,还向下扩散渗透有很多教学点,有的教学点仅有十来个学生,为的是方便人民群众,普及扫盲,提高央央大国人民整体文化素质。但自土地下户重新步入私有化以来,乡下完小、教学点逐渐撤消,向上集中于集镇学校上学,乡下三十里远的农家人,慢说上小学六年级,就是上幼儿院也得去老远的镇上。这无疑增加了乡下老百姓子女上学的诸多困难,文盲不但没能减少只有增加的可能。一个向下普及一个向上收缩,老百姓看得明白,叶青青的父亲说:“这一上一下一放一收,摆明一个是贴心为人民服务,一个是为少数人服务,现在是在抛弃老百姓。”

叶青青的母亲前年过逝算是早逝。弟弟要上学,家里只有四十七岁的父亲叶金学一人守着几亩山地,就是当今又搞土地流转,城市的商家大老板的手一时半会儿也伸不到这种乡下来,春种秋收劳作汗滴禾下土,十分劳苦。但已习惯成自然,如今像叶金学这样还死守几亩地生活的人不多了,十有十家都有人背井离乡打工,大批土地逐渐荒芜,留下的几乎全是老人和孝子,有的甚至全家外出打工,每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