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我在旁边看了一会儿,禁不住给他提了个“合理化建议”:“这种方法对付纸还可以,对付布可就不灵了。.你不如这样弄......”建议他不必把多余的布剪下来,改变一下思路,把多余的部分缝到枕包的里面去就行了。我给他摆弄了一下,他看看,觉得这个方法更省事可行,听从了。枕包一会儿缝出来了,我看看,并不像一个从没拿过针线的大酗子粗针大麻线缝的,针脚挺密也挺直,还真像个样子。看来,当年他打工时,活干的可能也挺漂亮。否则,原老板为什么会再三向警方求情挽救他一条命呢。
小内蒙虽说大家都叫他“内蒙”,但到底是不是真正的蒙族人,在甲四里一直没有人论证过,看模样与典型的蒙古人可是不大象。他现在在号里的进度和笔者一样,都是处在侦查阶段,既看不到他的起诉书当然更看不到他的判决书,所以他到底姓氏名谁、是哪个民族人,一直没弄清楚。.但一般内蒙人那种豪放、坦诚的性格,小内蒙还是具备的。
除此之外,小内蒙的脑子也有很灵光的一面。这种灵光使他一个作为年纪轻轻的外地人能够很快融入此时此地的环境,而且成了工作骨干,在号里有了一定的地位,不仅免受欺凌,还可以享受对新收指手画脚的待遇。可有时也有用的令人啼笑皆非不是正经地方的时候。有时白天和谁有点不对付了,结下点“梁子”,到了夜里他值夜班时,就要借机找人家的麻烦。总是说人家打鼾了。号里虽然没有官方的明文规定,但根据多年的传统习俗是不允许打鼾的。虽然打鼾是一条很难自主消除的人的生理现象,但号里既然不允许,就有对付它的办法:凡有人睡觉打鼾,就要把他弄醒予以制止,这也是夜间值班人的职责之一。
小内蒙就利用这一条,人家本来睡得好好的,他过去把人家使劲推醒,嘴里还说着:“别打了,别打了”。那人是睡着的,当然也不能肯定自己打没打鼾,看到值班人是在履行职责,这时要发生冲突,肯定会承担违反监规不服从管理,破坏监室秩序的罪名,只得忍气吞声,自己翻个身再重新入睡。小内蒙要是不适可而止,再弄上几回,这人这一夜也就别睡了。这种手法到并不是小内蒙发明的,实际早已有之,也属于号里的一个传统项目,小内蒙只不过巧妙利用而已。但一般来说,干这手活的都会适可而止。因为值夜班的在这种大号里都并不是一个人,按照官方的规定必须是两个人,多了可以而少了是不行的。甲四号里本来人就多,板上也睡不下这么多人,所以每班值班的都是四五个人。规定多人值班,这也是“一人为私,二人为公”通常的社会观念的体现,而更重要的还是这里面都是一帮囚犯,全是坏人,谁也保不齐哪一位一时起了坏心,干点坏事,出现什么麻烦。就像小内蒙这样,第一次其他值班人可能不注意,你说某人打鼾了,别的值班人不好说什么。次数要是多了,别人一注意,发现是利用职权官报私仇,赶上一个和他也不对付的,没准找号长甚至管教给来个“谍报”,那么这个“提醒”别人的值班人就要受到处罚了。而且这种事若是公之于众,显得既没本事也很卑微,会让人看不起,很可能还会从此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号里人虽然都是牢犯,一个个待罪之人,但对公众舆论的敬畏之心之心还是有的。当然,对于号里那些屡屡不得人心,人人欲“共讨之”的号里俗称为“把嫌”的那种人,这也是大家联合起来趁机“修理”他的一个主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