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个小厮抬出一张矮几,除了在几上摆上香和香炉外,还有一张琴。两个小厮做好这些退下去之后,一个丫鬟扶着一位轻纱遮面、看年龄在十六七岁样子的妙龄少女,穿一身鹅黄的长裙,裙裾轻盈摆动着,袅袅娜娜走到台上的矮几处,素手捻起矮几上的香,旁边的丫鬟帮着点着,少女对着天空的月亮拜了拜,丫鬟接过香插在矮几上的香炉中。少女才盘腿在矮几后面对人群坐下,素手随意拨动了几下琴弦,发出清脆悦耳的琴音,这时的台下早已鸦雀无声。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
到今天付平才算真正彻底地领会了白居易的这两句诗。
接下来,少女叮叮咚咚地弹了起来。付平认定那天夜里的琴音必也是出自该少女之手。
这就是曹大家吧,边听琴曲边在心里想着。今晚的琴音并没有十月里的那个夜晚的琴音美妙,也没有像那次那样打动付平,让付平陶醉其中。其实,不论昏睡前,还是醒来后,对乐理付平不仅不精通,甚至可以说毫无涉猎。十月那个夜晚的情况或许有点特别:清冷的月光、幽寂的小院、孤单的感觉,这些可能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琴音才与付平的内心感受产生共鸣,从而打动付平,以至于沉醉其中。
正当付平心里胡思乱想之时,琴音戛然而止。紧随而起的是如雷般的叫好声。付平对此很是鄙视。因为付平可不认为所有叫好的人都能听出来琴声的美妙,恐怕和自己一样对琴音一知半解的人也不再少数。如果弹琴的是个老妪,或者是个老翁,还会有这么多人叫好吗?付平是肯定不信的。起码自己叫好不是冲着琴音来的。特别是当曹大家掀起脸上的轻纱,微微侧身轻曲双腿对台下施礼时,叫好声更是山呼海啸一般。因为离得比较近,付平还是基本看清了曹大家的脸。看清的一刹那,曹大家的美貌深深震撼了付平。
等玉书站起来拍了一下付平的肩膀时,付平才回过神来。台上早已空无一人。
玉书自然也发现了付平的异状,以为付平还沉浸在琴音中,就对付平说:
“如果你喜欢,改天我领你去清平坊,曹大家平时都在那里。”
和玉书分手后,付平回到自己的小院。总觉得自己今天的表现不正常。不说自己昏睡前基本上已是知天命之年,早已过了犯花痴的年龄,就说来到这个时空,上榆树村之前的时光基本忘记了不算,自上榆树村起,自己把全部精力都放在了寻找发生在身上的问题的答案,特别是到了三清观之后,一门心思修炼,期间不是没有见到美女,可是从来没有像今天一样,那张脸和那身穿鹅黄长裙袅娜的身影,仿佛钻到自己心里一样,怎么都拂之不去。
今夜付平没有练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