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算算日子,清漪距离上次离宫已经月余了,从深秋已到了初冬,但皇宫的御花园里依旧繁花似锦,不见半分萧条意。这便是皇宫,无论是人还是物,不惧凋谢离散,总有新的更替上。
唐吉只送她到宫门口,随后是两个宫女来迎她的,带着她去一处洗浴净身,又换了一身衣裳,才送她去了太后的宫里。此时正是太后午觉醒后用茶点的时辰,子衿姑姑在门口站着,见了清漪也无多余神情,清漪倒是心中生出一丝感慨,毕竟这一去也算是历经生死,她向子衿姑姑行礼,问了一句:“”姑姑一切可安好?“
子衿眉间有一动,但随即还是极冷淡的说了句:“劳烦姑娘惦念,太后在后院等候姑娘多时,姑娘随我来吧。”
与子衿姑姑的冷淡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太后的热情,她还未等清漪跪下请安,便起身牵过了清漪的手,“这一路真是辛苦了,瞧着脸蛋都清瘦了。”
清漪俯了俯身子不敢忘了规矩,“清漪给太后娘娘请安。”
“来,喝些红茶暖暖身子,小手凉得很。”太后亲自递过的红茶,清漪捧在手里是敲入口的温度,若是在不知情的人看太后此时俨然就是慈祥的祖母一般,但清漪却不敢放松一分一毫,连喝着茶都是仔细的,太后的手段她是看过的。
“子衿,带着他们都下去吧,哀家与清漪好好聊聊家常。”
子衿姑姑领命带着一行伺候的宫人都退下了,清漪心想着太后心思果然缜密,对自己宫中的人也不是全然放心的,只是好奇支开了那些人,是要与自己说什么。
“我都听皇上说了,你去清则那里的事,包括你去东朔搬援兵,清则受伤的事。”太后的声音还是如方才一样温和,但清漪却不敢当做是真的拉家常,她立刻跪在了地上,“太后娘娘赎罪。”
“比刚进宫那一会子活得许多,看来子衿的教导也没白费。”太后没有责怪的意思,只是感叹。她喝了一口茶,再伸手扶她起来,“你无罪,而且比哀家与皇上预想的要做得好。既然皇帝让你去给清则送信,自然是信任你,皇帝信任的人哀家也会当做是自己人,你不必如此小心。”
“谢皇上太后娘娘厚爱。”清漪不知道太后所谓的自己人到底是什么含义,又包好了其他什么人,而她愿不愿意做这自己人也还是未知数。
太后看着清漪的双眸,那里面不想从前那般清明了,如今复杂了许多,想来不免一笑,“皇帝将你送到哀家这里来时,哀家并不看好你,在这深宫后院待久了,看得最多的便是女人,哀家不说一眼就能看透一个,但也能看出个八九分来,你这孩子还是心太软太善,性子也冷,一看便知不善与人打交道,哀家当时便想,你这样的女子若是放在这宫中,不出几日便会被后宫那些女人啃得骨头都不剩一根。”
清漪不作声,静静的听着,心中明白太后说得句句都是实话。
“但后来哀家觉得你心思还是活的,子衿说你学得快,尤其是雪颜那件事,让哀家对你另眼相看,有时候哀家也在想,这八面玲珑的女子世间多得是,你不必那样也可。”太后牵过清漪的手,轻轻的拍着,“可是孩子,就算哀家再如何喜欢你,你终究不适合这里。”
太后说了那么多,清漪已经分不出是真心还是假意,可最后一句让她完全信了,信了太后对自己是有几分怜惜的,若真的是谎言,那这般动心的谎言她也愿意信。
“太后娘娘,清漪明白,皇宫虽大但无清漪立足之所,我也从未奢望能这样的殊荣。”
太后伸手挑起她的下颚,让她的眼睛与自己对视,“不,你还不明白,你不适合这里并不是你没有能力在这里生存,而是你没有欲望,你的心在抗拒这里。”
清漪愣住了,太后的话让她困惑了,她扪心自问,是这样吗?
太后放开她,起身走向一旁的水池,背向清漪而立,“哀家一直觉得,这世上没有女人做不到的事,生存不下去的地方,只要看那个女人她想不想,所以这才是皇宫可怕的地方,因为这里有太多的女人,而这些女人想要的都是同样的。这个道理你心里懂,所以才抗拒不是吗?”
清漪望着太后的背影,自己的心就像是被剥开一样的清明,那是自己从前一直不曾发现的事实,就连上一世她对这个皇宫都充满了畏惧与排斥,她怕清则登基之后身边会有更多的女人,她也害怕自己将变成每日为了争宠而斗心勾角的女子。
“皇上驾到!”宫人一声传报,打断了清漪的思绪,她起身跪在地上恭迎皇上。低着头听到脚步声,但明显没有多少人,只听太后一句,“皇上来了啊。”
“朕听奴才们说母后拉着清漪话家常呢,都在聊些什么呢?”皇帝扫了一眼地上跪着的清漪,“不用跪着,起来吧。”
清漪谢了皇恩才起的身,立在一侧,皇上身后便只跟着一个李德海伺候,他与清漪相识一笑。太后笑呵呵的说:“这不是许久没见到这丫头了嘛,絮絮叨叨说了许多,皇帝今日怎么得空得这么早?”
“朕今日心情好,便让李德海撤了那些折子,想起今日让清漪进宫来用晚膳,便提早过来看看,也许久没有陪母后聊聊天了。”皇帝扶着太后坐下,自己也坐在了旁边,一脸的喜悦。
“哦?什么事让皇上心情这么好?”太后好奇的问,她也很久没看到皇上笑得真的开心的,是由心而发的喜悦。
皇上看了一眼站在一旁的清漪,“清漪啊,你也做吧,说起来这喜事也有你一份功劳。”
清漪遵命坐在了一旁,也不敢闲着,替皇上与太后斟茶,只听皇上的声音带着愉悦继续说道:“南沙派使者来了,来议和。”
“果然是喜事一桩!”太后也随着笑逐颜开,临苏与南沙常有兵戈,但这是十几年来南沙主动来议和,临苏可谓是扬眉吐气,一扫多年的阴郁。
“南沙主动议和,这都是众将士浴血奋战的功劳,朕等议和结束要对他们论功行赏,这头一个赏的就是清则,没有让朕失望,汝城一战打的是谋略,岐山一役更是有勇有谋。”
清漪看着皇帝兴致高昂,也许是因为在场没有外人,所以丝毫不掩饰对清则的夸赞,觉得俨然就像是小时候她爹抱着她跟被人夸赞她字写得如何好看一样,去了一身龙袍,也不过是位父亲。
“清漪啊,朕也知道,岐山一战,你功不可没,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