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书尽天下 > 书尽天下最新目录

第八十一章 最是无情帝王家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天时地利人和,赤焰一案,到这个时候,不得不提出来了。

“你在说什么……”梁帝迷惑中有些不悦地道,“听说谢玉不是已经死了吗?他的罪朕也处置过了……莅阳,朕虽然没有赦免他,但看在你的面上多少还是从轻发落的,也没有牵连到你和孩子们,你还有什么不足,要在朕的寿仪上闹这样一出?”

“臣妹为什么会在这寿殿之上代夫供罪,陛下静听后自然明白。”面对皇兄阴沉沉射过来的目光,莅阳长公主一咬牙,胸中的怯意反而淡了些,语音也更加清亮,“十三年前,谢玉与夏江串谋,令一书生模仿赤焰前锋大将聂锋笔迹,伪造密告信件,诬陷林帅谋反,瞒骗君主,最终酿出泼天大案,此其罪一也……”

就这样一句话,整个武英大殿如同沸油中被淋了一勺冷水一般,瞬间炸开了锅。

梁帝听到这话也是大怒,这个案子,作为曾经最终的定案者,有些事情,其实他是心知肚明的。

多少年过去了,也不知有多少人因为这个事情而被他处死,这件事情就是他的逆鳞,他不容许任何人在这件事情上挑战他的权威。

可是今天,在他的寿宴上,他的亲妹妹,居然当场给他一个措手不及,重提当年赤焰一案。

梁帝几度让她住口,可她却凛然不顾。

“为坐实诬告内容。谢玉暗中火封绝魂谷,将聂锋所部逼入绝境,全军覆没。并嫁祸林帅,此其罪二也。”

“谢玉借身在军中,了解前线战况和赤焰动态之便,谎奏林帅要兵发京城。骗得陛下兵符,与夏江伏兵梅岭,趁赤焰军与入侵大渝军血战力竭之际,不宣旨,不招降,出意不其大肆屠戳,令七万忠魂冤丧梅岭,事后却诬称被害者谋逆抗旨,不得不就地剿灭。此其罪三也……”

“梅岭屠杀之后,夏江与谢玉利用所缴林帅金印与私章,仿造来往文书,诬告赤焰谋逆之举由祁王主使,意在逼宫篡位,致使祁王身遭不白之冤,满门被灭,此其罪四也,”

“冤案发生后,谢玉与夏江倚仗兵权朝势,封住所有申冤言路,凡略知内情良心未泯意图上报者,均被其一一剪除,所言不达天听,此其罪五也。”

“五条大罪,桩桩件件由谢玉亲笔供述,决无半分虚言。臣妹阅其手书后,惊撼莫名,日夜难安,故而御前首告,还望陛下明晰冤情,顺应天理,下旨重审赤焰之案,以安忠魂民心。若蒙恩准,臣妹纵死……也可心安瞑目了。”

五条大罪啊,莅阳长公主居然临危不惧,当众一字一句地说了出来。

所有人都以为莅阳长公主时一个生性贤良,为人端庄的人,可这一刻,他们仿佛又看到那个“桃花马,石榴裙,飞扬飒爽,性如烈火”的长公主又回来了。

她的一番话,说得激扬飞荡,让瞬间让在场的一众人等心里起了涟漪。

梁帝脸色铁青,然而这个时候,其他的人开始轮番上场了。

“陛下,长公主所言惊骇物议,又有谢玉手书为证,并非狂迷虚言,若不彻查,不足以安朝局民心。请陛下准其所奏,指派公允之臣,自即日起重审当年赤焰之案,查清真相,以彰陛下的贤明盛德!”

“此事之真相,并非只关乎谢玉应得何罪,更主要的是要令天下信服朝廷的处置。冤与不冤,查过方知,若是就此抹过,必致物议四起,百姓离心离德,将士忧惧寒心,所伤者,乃是陛下的德名与大梁江山的稳固,请陛下接纳臣等谏言,恩准重审赤焰之案!”

“长公主当众首告,所言之过往脉络分明,事实清楚,并无荒诞之处,依情依理依法,都该准其所告,立案重审。臣实在不明,陛下为何犹豫不决?”

……

吏部尚书史元清,中书令柳澄、程阁老、沈追、蔡荃等人已纷纷出列,连素来闲散的纪王也慢慢起身,加入了这个行列。

梁帝气的站都站不稳,一句接一句的“住口”和“放肆”似乎都已经起不了什么作用了,皇帝不可一世的威严,在这个时候显然成为了一个笑话。

当一直站在一旁冷眼旁观,默默不语的皇太子萧景琰最后说出“儿臣附议”这四个字的时候,梁帝终于开始心神慌乱了。

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四个字,却仿佛带着霹雳与闪电的能量,落地有声,瞬间压垮了梁帝最后地防守与坚持。

梁帝知道,事情既然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那么无论再僵持多久,结果永远只有一个。

老臣、新臣、皇族、后宫……每一个人的脸上都看不出他所希翼的表情,即使是温婉柔顺的静贵妃,此刻的眼睛也明亮得令他无法直视。

雄踞至尊之位,称孤道寡数十年,梁帝直到此时才真正品尝到了孤立无援的滋味。

“朕……准诸卿所奏……”

老皇帝终于还是妥协了,

皇帝寿仪的第二天,内廷司正式下旨,命纪王、言阙、叶士祯为主审官,复查赤焰逆案。

高铭看到梁帝倒台了,心里也是感慨万千,忽然觉得这个皇帝也是挺可怜的。

作为一国之主,梁帝最在意的,还是自己无上的皇权。其实这也是常理,哪个皇帝不爱这至高无上的权力?特别是在不怎么有外忧的情况下,皇权的稳固是至关重要的,任何皇帝都不会放任朝堂的某一势力独大,譬如祈王譬如赤焰军。

七万赤焰男儿血染沙场,最终却落得个叛军的名声,只余寥寥数人苟活于世,观之让人痛心,闻之令人嗟叹!然这一宗冤情大于天的血案,梁帝是真不知还是假糊涂?这样一宗血迹淋漓的冤案,真的仅仅是梁帝一人之过吗?

皇位,至尊,权力,财富;皇帝,首先要是皇帝,有了皇帝所掌握的生杀予夺的大权,才能实现自己的治国平天下的理想抱负。

皇长子和林燮的这一派发展得太快了,风头甚至胜过了当时正直壮年的梁帝,看到这种局面,雄心勃勃的梁帝又岂能视而不见,置之不理?

他也是一个有理想抱负有能力的人,不然怎么能让言阙林燮甘心扶他上位?

或许从赤焰独大之后,梁帝才学会了帝王之术。一个人在高位久了,怎么能保持始终如一的信赖和头脑?这是汉武帝唐太宗康熙这类的千古一帝都不能避免的。

帝王再是无情,终归有血有肉,有感情。当他高处不胜寒,当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