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失忆老公无敌爱 > 失忆老公无敌爱最新目录

第131章 兄弟情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宁东成还有个比他大两岁的哥哥,叫宁东庆。

小的时候,他们兄弟二人的感情是相当好的。他们之间的年纪本来就相差不大,因此年幼的时候,他们就是彼此最为亲密的玩伴。

上学后,他们两个人的成绩都很好,在班上一直都是名列前茅。宁东庆一直都是宁东成的好榜样,宁东成也一直暗暗努力,希望有朝一日能超过哥哥。他们的父母也为有这样两个懂事又聪明的儿子而自豪。

然而好景不长,他们的父母在宁东成七岁那一年因车祸去世了。对于两个孩子来说,父母的离去只意味着一件事——他们的天,塌了。

因为他们的父母也没有兄弟姐妹,他们兄弟二人没有亲戚收养,只得送进了儿童福利院,和其他一些因种种原因未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孩子们生活着。

去了那里才知道,儿童福利院里的很多孩子都身有残疾,他们大多一生下来就被父母遗弃了。整日里和这些跛子、瞎子、兔唇甚至痴呆在一起,那种感觉,简直要令人崩溃。

他们比里面任何一个孩子都更渴望离开这里。而离开的最佳也是惟一的途径,就是被人收养。

福利院几乎每天都会接待几对前来收养孩子的夫妇。每次每次,兄弟俩都坐得笔直,一双眼充满了期待,目不转睛地盯着那些人,希冀着他们会选上自己。

然而,接下来的好多天,都让他们失望。这些人几乎清一色地希望选择一个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来收养,而理由仅仅是,这些孩子不会记得自己的父母。

得到这个结论,兄弟俩都很沮丧。他们开始觉得这个世界很不公平,并嘲笑那些不能生育的夫妇,为什么会如此愚蠢。难道一个听话的乖孩子还不如一个什么都不懂的婴儿吗?难道不认识他们的亲生父母就真的这么重要吗?!

直到有一天,福利院的院长突然把他们俩叫到办公室去,告诉了他们一个好消息和一个坏消息。好消息是,终于有一对夫妇想领养一个大一些的孩子了。他们年纪大了,怕没有精力从婴儿开始带起;然而坏消息是,他们只打算领养一个男孩。

院里和他们年纪相仿的男孩并不算多,除了他们俩,基本上都有这样那样的生理缺陷。换句话说,那对夫妇将在他们兄弟之间选择一名做为养子。

所谓福不双至,应该就是指的这种情形了吧。

兄弟二人并没有因此而兴高采烈,反而更加难过了。一旦那对夫妇在他们中间选定了养子,那便意味着,他们兄弟俩从此将天各一方,也许这辈子都不会再见面了。

宁东庆抱着宁东成哭了一夜。宁东成也跟着哭了一夜。

这是他们的最后机会。要是再等下去,等他们长到十几岁,那就永远都不会有人肯收养他们了。他们只能熬到十八岁才能离开这个地方。

十八岁,还有九年、十一年!这对于他们这两个九岁和七岁的孩子来说,是多么漫长的一段时间啊!

他们也不愿意被分开。

宁东庆说:“弟弟,你比我小,又比我乖,他们肯定会选你的。要是到时候你跟他们走了,一定要记得还有我这个哥哥……我长大了,一定会去找你的!”

宁东成说:“哥哥,要是他们选了你,我怎么办……就只剩下我一个人在这里了……”

宁东庆说:“弟弟,我不想和你分开,我们想个办法让他们谁都不衙不好……”

“什么办法?”

“到时候你可以装病。还记得咱们以前那个邻居家的儿子吗,他发癫痫的时候抽筋抽得手脚蜷成一团,口吐白沬,翻着白眼,样子好可怕的。到时候你就学他的样子,我就说,你也有癫痫,我必须留下来照顾你。这样,我们就都不会被选中了!”

七岁的宁东成想也没有多想,便一口答应下来。

三天后,那对夫妇终于来了。

从那对夫妇和院长的交谈之中,宁东成隐隐感觉到,他们比较倾向择自己,而选择自己的原因是,他的年纪刚刚好,能自立,又便于调教;而哥哥宁东庆已经满九岁快十岁了,这么大的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思维模式,想要调教好,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就在他们即将做出最后决定的时候,宁东庆用胳膊肘悄悄捅了捅他。于是,他立即装作癫痫发作的样子,突然倒地,不停地抽动着,吐着唾沫,翻着眼珠,着实把人吓了一大跳。

“弟弟!弟弟你怎么啦?!”宁东庆装作吓坏的样子,扑倒在他身旁,用力抱起他,拥在自己怀里,替他擦去口水。

宁东成卖力地抽搐着。在他看来,演得越逼真,他们就越不可能会被选中。

院长喊来了救护车,把他送进了医院。他在医院里住了几天,回来之后才发现,哥哥宁东庆已经跟随那对夫妇离开了。

他甚至连一封信都没来得及留给他,就被匆匆带走了。

在后面的岁月里,宁东成孤独地成长着。虽然他后来再也没有“发病”,但因为这一次的突发事件,他患有癫痫的“事实”让后面一些想要收养他的夫妇望而却步。

几乎所有人都放弃了他,除了他自己。在他十八岁的那一天,他终于如愿以偿离开了福利院。接下来迎接他的,是更加残酷的生活。

他没有学历,没有一技之长,只能跟着一群外来务工人员,从这个建筑工地移到那个建筑工地,搬砖,挑沙,背水泥……干的都是体力活。但是他人勤快,做事又认真,很快得到了包工头的赏识,开始分配他去做一些轻松一点,又带点技术性的活。从砌砖到焊接,他一路都在学习,都在收获。

尽管福利院没有给他留下什么幸福的回忆,但那里毕竟给了他饭吃,让他得以生存下去。他是一个知道感恩图报的人,从他拿到第一个月的薪水起,每到发薪日,他都会回到福利院去,给孩子买些新棉被,或者给工作人员买些茶点之类,聊表谢意。

人们总是会敬佩那些一掷千金搞慈善的人,却往往忽视了那些微小的善举。

若不是他坚持每个月都回福利院发“福利”,他的人生也许就混迹在建筑工地了。混得好的话,也许会成为下一任包工头,到市场去挑淹当初的自己一样青涩、懵懂,又肯干的年轻人。

人生总是会有这样那样不可预知的事发生,所以人生才如此的千姿百态,引人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