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相伴六年,却得了个这般结果!委实难过。
颜华跪安以后,不免落寞,走出书房见到了马六褔公公。马六褔赶紧凑上来道:“颜侍郎刚来就要走了?殿下有没有特别的交代啊?”
颜华满面春光道:“府上还真是要办大喜事了,公公赶紧筹备吧!”
她的声音挺大,弄不好就是说给某人听的。
颜华走后,桂青飏便一把撕烂了画像,他脸上阴郁不定,胸口因气血不足微微伏动。这画像不是画院呈上来的,是刚打了胜仗,即刻班师回朝,让他一刻也不敢松心的昭王祁连月送过来的画像。说是要娶画像里的女子为昭王妃。
那傲慢的口气,何曾将他这个当朝太子放在眼里?
就知道此次让颜华出面不辱使命,也知道颜华这个特别的人能够吸引昭王的注意。据说昭王好男色,可是这一次昭王送过来一张女子的画像是为何事?
颜华不敢再耽搁,太子是他的吃饭饭碗,耽搁谁也不能耽误桂青飏啊!说查就查,当天下午,颜华便在听风胡同买了一斤糕点一斤油炸花生米,赶往中书令府上去拜会。
天下有这么巧的事吗?那中书令的妹妹真的和自己长得想象吗?还带着这样的疑惑,颜华敲开了甫一家的门。
甫一家不是大户,室舍清净干净,无一奢华之处,要说值钱的东西当属前朝几个大家的笔墨字画挂在堂屋的墙壁上掩饰穷酸。
这样的家庭里教育出来的女子,能入桂青飏的法眼吗?颜华有些怀疑。
中书令的官职是正六品,和颜华差不多,所以两人见了拱手让让,便坐下来说事。
颜华是太子殿下身边的红人,今日来到甫一府上,怎不让甫一心生惶恐?
二人先是说了些朝堂上的事情,今日皇上下达了什么指令,让其督办什么事情,某个官员递交了什么折子,有什么可继续深思推敲的地方。说到某处,甫一开明笑道:“这太子的婚事也是近期的一大事啊,据闻多部大臣联名上书催婚,说殿下年纪也不小了,都十九了,该是娶妃的时候,让举国范围搜寻适婚女子进宫选秀。”
正合我意,颜华眉开眼笑道:“听闻甫相家有一妹,正待字闺中,不知可曾许下人家?”
“这个……倒不曾。不过令妹有隐疾,小时候摔跤摔倒了右腿,右腿上有一道疤痕。”
颜华省得,入宫选秀女子必须是相貌端正,身无隐疾。
“这个倒不妨,长在腿上又不长在脸上,无甚影响,甫相大可呈报画像即刻。大不了到时候本宫这边给你找人通融通融。”
这等好事?甫一心下已明了,甚至想问是否是太子殿下亲自的授意。当即表明了立保太子,至死不渝!
坐了大半个时辰了,颜华还想着见令妹一眼呢,便道:“下官还不曾窥得令妹仙颜,无法交差,您看……”
“颜侍郎稍等片刻,下官这就让人去喊令妹过来!”
一刻钟功夫,甫一的妹妹甫若才缓缓而来。颜华不由得瞪大了眼睛,此女果真长得和自己想象,飘仙的气质,宛若天女下凡。就是个头没有自己高。
甫若纤弱扶柳的俯身做礼:“奴婢见过颜侍郎。”
就算做好了心理准备,颜华还是被惊道,她红着脸对甫一道:“不曾想,甫相的妹妹竟和下官长得如此相像!”
甫一附和道:“实不相瞒,下官第一次见到颜侍郎的时候,也觉得天下竟有如此匪夷之事,不过……”
“不过什么?”
甫一慌忙道:“没什么!这可能是缘分吧,颜侍郎可能比我这个哥哥更适合做兄长。”
甫若答谢离开,甫一接问:“听闻颜侍郎也有一妹妹,还是龙凤双生子?”
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多,也不知甫一从何而知。颜华赶紧笑道:“有的,不过她从小体弱,拜了师傅,常年云游在外。”
甫一欲言又止,还想说什么,就见颜华有不耐烦之意,急着离去。只得又聊点别的,后亲自送走了颜侍郎。
敲定下甫一及甫若,颜华松了口气,才往颜府赶去。
最近朝堂不太平,外有匈奴入侵,内有江湖乱党滋事,想明哲保身实在不易。而且颜华还是个想借病辞官还乡的那个人。
刚到颜府,就见四个大美人春华秋实夏长冬藏,打扮的花枝招展,分成两列站好,欢迎他回家。
如果她是个男人,这等妙事,实在是人生一大快事!可惜……
颜华亮下家规:“到我这里不单是陪睡那么简单,首先得学会做饭、沏茶、酿酒等杂事,还得有一身出彩绝活好武艺。你们四个都会什么?”
春华道:“奴婢善制毒、下肚,江湖人称千毒手。”
秋实道:“奴婢善用鞭,一手好鞭指哪打哪,使人瞬间脱骨。”
夏长道:“奴婢善用飞刀,百发百中,绝不失手。”
冬藏道:“奴婢枕上功夫了得,迷倒男人一大片。”
颜华打了个哈欠,在前面走:“知道了,春华去中书令府一趟,帮我探探甫若姑娘的来历!”
这个甫若确有蹊跷,甫一欲言又止,怎不让她心生怀疑?不过她那张脸,倒不像是假的,易容什么的,颜华是行家。
*
天/朝通往西城门的府直大街,人山人海,人头攒动,争相观望。这种热闹的场面,比上元节还要热闹三分。原来今日昭王的军队班师回朝。
任谁都想一睹昭王及昭王军的风采。年轻的姑娘们想在队伍里觅得良人求娶好姻缘,家有成年小子的父母更是教导孩子以昭王军为榜样。
昭王军不但是一只纪律严明铁打的军队,更是一只打胜仗的军队!
为首的将领意气风发,头戴红缨盔,穿百花战袍,系英雄巾,腰挎弯刀。左右抱拳向乡亲们问好。
路两边的相亲窃窃私语:“这就是昭王吗?昭王据说才二十来岁,没这么老吧?”
“我也不知道……搞不好是个副将呢!”
代替昭王享受此殊荣的带头将领正是副将袁庆,昭王呢?无人知晓。
府直大街通往练兵场的一端,太子桂青飏亲自迎接。
敲锣打鼓响彻耳边,红红的地毯上,副将袁庆跳马走上,走几步,便远远的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