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销售人生 > 销售人生最新目录

第一百三十七章 家乡四月情(1)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看看,阿超,敢开车上山吗?”

阿超幽默地说:“有路必有丰田车,只要你一声令下,没我阿超不敢开的地方。”

阿兰说:“那你快开去吧!”

这时,王浩阻止道:“阿超别开去,那山路太危险。”

阿兰便说:“那就算了,阿超别开去吧。”语气中夹杂着失望。

王浩感觉到阿兰失望的话语,他就指着山脚下那个古朴的村庄说:“阿兰,山脚下那个村庄叫黎家,那就是我爷爷的老家。你看,村子最外靠北那一间有围墙的大房子,就是我爷爷和二爷爷的家。后来,日本鬼子来了,爷爷带着一家人躲到融水县城,那房子就留给二爷一家居住了。”

阿兰和阿超同时朝黎家村看去,阿超还将车停在公路边。

阿兰说:“现在老家有人吗?”

王浩说:“有,是二爷爷的大女儿招了上门女婿。二爷爷有一个儿子从小就双目尽瞎,因此,五十多岁了,依然孑然一身。二爷爷和二奶奶都过世了,那瞎子叔叔就跟着他姐姐一起过。”

阿兰啊了一声,非常同情地说:“你那瞎眼叔叔真可怜,你有没有去过二爷爷家?”

王浩说:“当然去过了,记得第一次去二爷家时,因为那时农村粮食不够吃,二爷家就烧木薯稀饭吃。我来自城里,哪吃过这种不好吃的稀饭?就大叫:瞎叔,我要吃饭!当时瞎子叔叔马上就去给我烧饭。”

阿兰说:“你小时候很任性,怎么能直接叫瞎叔呢?”

王浩说:“那时我才六岁,不懂事。而且,家族里人都称瞎子叔为“蒙叔”,蒙,本地话就是瞎的意思。”

阿兰看着王浩说:“王浩,我和你去看看你蒙叔吧!”

王浩看着漂亮而又富贵的阿兰,见她一脸真诚与善良,王浩心里特别感动,为此,王浩回答说:“我什么都没准备,怎么进家呢?”

阿兰说:“没关系,我们看看就走,留阿超在车上等,到时候我们给些钱蒙叔。”

王浩说:“等你下次再来我一定带你去,到时候我们在柳州就买好礼物,你说好吗?”

阿兰见王浩不愿带自己去他二爷爷家,或许真是不方便,毕竟自己现在又不是王浩的什么人,至多算是女朋友关系。算了吧,下次再来,非得要王浩带去不可。阿兰想到这里,也就不在坚持了。

小车继续前行,虽说是山区公路,但公路却是在石灰岩山区与土岭山区分界处,两个山区之间有一个狭长的平坦地带,宽度一般在一公里左右。在这平坦的地带,沿公路两旁大多是一块块稻田,公路右边一条清澈的河水倒流向北方,沿途不时出现一个个规模不大的小山村,大多建在山脚下。山村后面的山崖,树木特别浓郁,给山村增添了许多秀美景色。

此时正值清明时节,雨季的青山更加清秀,远远看去山色如黛,一碧如洗,非常幽静。

阿兰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心里很喜欢这片土地,她赞叹道:“这里太美了,要是能在这些山村住一段时间,一定很开心。”

王浩笑笑说:“有机会我带你到舅舅家去住几天,那里更幽静。”

阿兰马上说:“好,这可是你说的,以后别反悔!”

这时,小车来到泉头村,村上有一个高高的炮楼,那炮楼就像抗日战争时日本鬼子的炮楼一样。

阿超见此炮楼,就说:“阿兰姐,你看这村里有个炮楼。”

阿兰朝公路左侧那个村庄看去,真有一个四方炮楼,好像是用泥巴砖砌的,看上去很破旧了。

这时只听王浩介绍道:“这些炮楼都是解放前建的,不知道是打鬼子用的还是打土匪用的。抗战时期,这山里的山民性格彪悍,他们坚决抗日。山外人当年因此叫山里人“洞日本”,意思即是山里人跟日本鬼子一样凶悍。一会前面山口你们就看到抗战的标志,公路旁的悬崖上,在山洞口砌着石墙,墙上也有枪眼,用来打鬼子。”

阿兰说:“这里的山民还抗击日本鬼子,太了不起了!”

说话间,小车己过泉头村,来到一个山隘口,一条小路朝右面山里蜿蜒而去,小路两旁几株高大的枫树,嫩绿的新叶挂满了枝条上。

王浩指着那条小路对阿兰和阿超说:“这条小路通向山里一个叫四眉的山村,四眉村抗战时最有名。听说日本鬼子当年派了一个小队进山里去剿四眉村,谁知道这些鬼子却被四眉村的山民用猎枪打的抱头鼠窜,死的死,伤的伤,最终狼狈而逃。自此以后,鬼子再也不敢踏进四眉村半步。四眉村不但有光荣的抗战史,风景也特别优美,春夏时节,山花烂漫,野果众多。秋天枫叶,更是满山红遍,层林尽染!四眉村美,真的很美!”

阿兰惊叹道:“四眉村的山民这么厉害啊,用猎枪就打的鬼子这么害怕,为什么呢?”

王浩说:“要知道,这些石头山上树丛荆棘茂密,怪石嶙峋,山洞奇多。鬼子来时,村民躲在山上,鬼子人生地不熟,又处在明处,村民藏在山上,处在暗处,想怎么打就怎么打,鬼子连村民在哪都不知道,只有挨打的份。另外,这猎枪打的可是铁沙,一枪打不死人,却令鬼子痛苦不堪,你说鬼子能不怕吗?”

阿兰点点头说:“是的,这样看来鬼子真的要害怕。”

这时候,阿超说道:“前面路边那座山峰石壁上有个山洞口,洞口砌着围墙,有好几个枪眼,那是不是打鬼子时山民砌的?”

王浩看了一眼悬崖上的山洞口,然后才说:“是的,从这里开始,北面到县城一带不抗日,而南面山区就是抗日根据地。”

阿超有点疑惑地问王浩:“那山洞口离地面并不是很高,日本鬼子按说也可以爬上去抓人啊!”

王浩说:“还不高?百十米高的悬崖,只有一条路好爬,鬼子怎么爬?山洞口上面就是丢下来几块石头,也能阻挡日本鬼子。再说,即使鬼子能爬上去,山洞里面的人也早就躲进山洞里去了,或者从山洞里其它洞口逃走。石灰岩山洞,一般都有好几个出口。”

阿兰说:“从洞口朝悬崖下丢石头下去,真的是一夫挡关,万夫莫开啊!”

小车又前行两公里时,王浩指着右侧一所学校对阿兰说:“阿兰,这就浮石中学,我中学四年就在这里度过的。”

阿兰听王浩说后,就朝右侧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