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销售人生 > 销售人生最新目录

第七十九章 江南水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王浩看着又小又破旧的金华火车站,有点失望的感觉,一个地级市的火车站,还不如那些大的县级火车站好。看来,这江南并不是很发达,与珠江三角洲地区无法相提并论。

两个人沿着宾馆服务员告知的方向朝站前一条街道前行,街两旁都是低矮破旧的老房子,但都是店铺,有不少小饭店,还有许多发廊。走了三四百米,便看到金华汽车站。与火车站一样,汽车站也是一个毫不起眼的破旧小站。李军去买了两张到兰溪市的班车票,看看离开车还有四十分钟,两人便打算在附近找个早餐店吃早餐。早餐店不少,但这地方早餐店要么是油条包子,要么就是面条馆。王浩与李军选了一家面馆,来了两碗汤面。当汤面端上来,王浩看那毫无佐料的汤面,就觉得不会好吃。果然,刚吃两口之后,王浩确实认定,这是自己吃过的面条里最难吃的汤面。王浩自小爱吃面条,能让他食之无味,那一定是太不可口了!

不过,再难吃也要强咽下去,吃完以后,走出店门,李军便对王浩说:“这鬼地方的面条太难吃了!”

王浩问:“这地方早餐好像都是面食,我爱吃面食,只是金华的汤面不好吃。”

李军说:“江南一带基本上早餐都是面食,不像广西清一色是河粉。”

两人进站上了班车,车里人不是太多,当班车开出汽车站后,天空中的雨渐渐止住不下了!班车

沿着王浩与李军刚走来的那条街慢慢行走,一条只有七八米宽的街道,两旁行人匆匆,班车一边按着喇叭,一边艰难行走。它路过火车南站,然后左弯,沿着一条河流旁继续前行。

这条河流就是婺江,也叫金华江。婺江向北流到兰溪,与衢江汇合之后,便是兰江。

婺江水量不是很大,但河面很宽,一江之隔就是金华江南城,

那是正在开发的新城区。

班车沿着江边街道前行两三里,便爬上婺江大桥,这也是一条新大桥,在大桥上可以看到上游城市中心那条老桥一一通济大桥,那是城市里最繁忙的跨江大桥,所有通往江南的公交车都沿着通济大桥来往行走。

班车加速开过大桥,来到新开发的江南,班车行走在城市边沿正在修筑的路段,颠颠簸簸,开了好一会方才到了公路上。

班车行驶在平坦的柏油公路上,眼前是一片辽阔的原野,原野上是一块块绿油油的稻田,正在抽穗的水稻,水珠晶莹地挂在稻叶上。远看那成片的田野,薄雾轻舞,燕雀翻飞。原野上星罗棋步着大小不等的江南村庄,那白色的墙,黛色的瓦,掩映在村子周围的绿叶丛中。浓重的云端压的很低,水气从田野稻穗中时不时升起,仿佛天与地气相接。这就是江南梅雨季节的田野,像诗一样浪漫,像水一样飘柔。

离兰溪市还有四公里的时候,班车转入右手边一条小公路,那是一条沙土公路,公路两旁是一排茂盛的金竹,那竹叶特别嫩绿,叶子上也挂着晶亮的水珠。

不久,班车就来到一座大桥前,叫南门大桥,桥对面就是兰溪城。那是一座旧的跨江大桥,桥的右边就是从上游金华流过来的婺江。而大桥左边,也就是河水的下游,离大桥只有三四百米的地方,只见左上方也有一条大河流(衢江)与婺江在此汇合,形成三江交汇之景象。汇合之后的江面,顿时宽阔许多。江中有一小岛,岛上绿树茂密,翠竹簇拥,小岛通过一条浮桥与城市相接。只见那宽阔的碧蓝江面上,渔舟漂流,海鸥浅飞。在江的两岸不远,各有一座山峰,左边那座山峰叫横山,右边这座山叫大云山。两座山顶,各建有一座高塔,隔江遥遥相望,像两位武士,守望着这片富饶美丽的家园!

班车过了南门大桥,沿公路穿过大云山隧道,就行进在城里,不一会就到达兰溪汽车站。兰溪汽车站就在市中心东风广场北面,与火车站相隔百来米远。

李军和王浩下车,立即感觉空气潮湿闷热,有点难以适应。王浩依旧穿着T恤和牛仔裤,脚上也是旅游鞋。李军不一样,他上身穿着一件短袖名牌衬衣,下身着一条深色毕挺西裤,脚穿一双黑色皮鞋,看上去很整洁,像个公职人员。由于闷热,两个人的衣服后背都被汗水湿透。李军手提着一个黑色密码箱,在前带着王浩穿过广场,径直朝兰溪宾馆走去。王浩看到广场旁有一座新建的十七层大楼,放眼整个兰溪老城,全是低矮楼房,只有那十七层新大楼鹤立鸡群般傲视全城。细看之下,看到楼顶几个大字招牌:兰江宾馆!

王浩看到这新的高楼宾馆,便想去住,他对李军说:“我们是不是去住那幢新大楼?”

李军说:“住不起,太贵了,要三四元一套房,我们厂里最多能报150元一套房。上次我陪杭州来的同学住了两个晚上,还经大老板特批过。我们还是住兰溪宾馆,那里一百元一个房间。”

说着就来到兰溪宾馆门口,这是一座六层楼房,估计此楼房建造也有十多年。宾馆离大街有四五十米远,有一条很宽的水泥路将大街与宾馆相连。

李军到一楼总台办好住宿手续,两个人便爬楼梯来到五楼房间,放下行礼,马上打开中央空调。凉爽干燥的冷空气,顿时让人感觉浑身舒服多了。

李军看看时间还不到上午九点半,便对王浩说:“我现在就带你去创新造纸厂,认识供应科几个人吧。”

王浩问:“造纸厂离城里远吗?”

李军说:“不到十里地,只是没有车直到厂里,我们到广场坐残疾人开的动力三轮车去。”

王浩跟随李军来到广场西面那条劳动路,那街边停着好几辆动力三轮车,车主都是些残疾人。李军问了一辆三轮车主:“师傅,两个人坐去创新造纸厂要多少钱?”

车主人是一个断了一只脚的四五十岁的胖男人,他和气地答道:“十五元,快上来吧!”

李军说:“太贵了,上次我们俩个人坐才要十元。”

那残疾人车主说:“你知道了还要问,上来吧,十元就十元,反正没生意。”

王浩与李军钻进三轮车箱,那残疾人便启动车子,朝大桥开去。此大桥叫兰江大桥,是老城区通向兰江对岸新城区的唯一汽车通道。这条公路大桥很特别,它的造型听说是国内唯一的,它最新颖的造型就是桥东那个引桥,为了节省占用城区用地,它采蓉旋上升的引桥方式,既节省用地,又造型美观。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