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打主意,也要好好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本事跟她斗。
唉。
少女望着窗外在风中摇曳的树林,满眼茵绿,却让人无限惆怅。
什么时候她也变成了凶恶好妒的“母老虎”了?
日子就如流水一般缓缓流淌而过。
岁月美好如诗,温暖如画,慢慢印刻在彼此心间,将那些甜蜜的,羁绊的,欣喜的,失落的……所有喜怒哀乐统统囊括在内,交织成一幅幅无声画面凝结在心底。
或许,这就是以后的回忆吧。
可以翻阅,可以回味,可以想念,却再也不可能重来一次。
燕子府和媚香楼成为两个牵绊着她的地方,一处有她的爱人,一处有她的亲人。李贞丽和寇白门与兰猗没有任何血缘关系,却也在这么多年的相濡以沫中,成为了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份子。
转眼间,1642年到了。
这一年,是明思宗崇祯十五年,清太宗崇德七年。
二月,清军攻克了松山,直逼山海关。巡抚丘民仰及总兵官等拒绝降清,直至战死。满洲清兵的攻势势如破竹,明政权已有心无力,甚至很难找到合适的将才阻止新军重新建立防线。九月,朝廷兵马为了打击李自成率领的闯军,与之在开封等地围攻大战,两败皆伤。南阳、郏县、襄阳等中原地带相继失守。
北方战乱依旧,天灾频繁,民不聊生。
而就在这一年的某一个秋夜,保国公朱国弼正式向明月馆李贞丽提出了赎身之请,并在十月底迎娶寇白门。
这一年,寇白门年仅十七岁。
朱国弼是个年满四十的中年男子,下巴上养着一小溜山羊胡子,国字脸,脑门又宽又大,眼睛总是笑着眯成一条缝儿,看起来倒没有什么官架子,斯文有礼,似乎挺和蔼可亲的。
那一天,秋风萧肃,吹着秦淮河畔萧条的枝条儿直棱棱乱飞。
夜里的凉风更侵入骨髓,直透过衣服钻到人贴肉儿的地方去。明月馆屋檐下的大红灯笼高高挂起,前来迎亲的差役官兵占满了整条街道,声势十分浩大。
朱国弼为了显示威风和隆重,特派五千名手执红灯的官兵从武定桥开始,沿途肃立到内桥朱府,盛况空前。
周围看热闹的百姓啧啧称赞,说这简直是有史以来,南京成内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明月馆可真有福气啊,先是出了个身价奇高的李香君,这一次又送出了风光无比的保国公夫人,即使是做个小妾,也比平常富户家的正妻高了数个档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