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却没想到,她的心底自始至终,真正爱的唯有沈思危一人。
“如今已是三个孩子的母亲了。婆母甚是疼爱三个孩子,尤爱幼女,这几日一直留在那边照应。你也瞧见了,我这身子不好,连自个儿都照顾不过来,孩子们也都亏了思危……这些年,是我拖累了他。”
“能娶到你,是他的福气。”
就算有病又怎样,这一点也影响不了爱她男子心中的地位与重要。
嘉王羡慕思危,能得妻如此,夫复何求。身为男子,不是求得有多少娇妻美妾,而是能与所爱之人长相厮守。
林六手捧着茶盏,浅呷了一口,伸手取茶壶给嘉王蓄茶:“王爷这些年还好吧?”
“好9是老样子,如今府里有王妃一人,侧妃两人,还有姬妾十二人,膝下有四位郡主、五位王子,日子倒还过得充实。杏红产下三王子后,就升为承仪。九年前,我托人寻回了萍姨娘和她的母亲,如今安置在郊外的庵堂里,每月初一,杏红会带着孩子过去探望她们……”
林六笑了,那笑像阳春绽放的桃杏般姣好明媚:“王爷放下仇怨了,这样很好。”
“还是放下得迟了些,如若早些放下,也许你……就不会离开我了。”
林六敛住了笑意:“都是以前的事了,王爷何必再提起。”
“幽兰,这么多年了,我一直想不明白,你明明已经嫁给我了,为什么还要离开,你的心里有不有一点的喜欢过我……”
他们已经有了各自的人生路,到了现在,嘉王再问过往,林六觉得没有任何的意义。
嘉王道:“我曾那样努力地想把你留下,可你还是坚决地离开。”
林六回忆着过往,那早已远去的记忆点点涌上心头:“当年王爷百般算计,迫我嫁你……”
“我是真心喜欢你!”
“也许是吧,可不知为何,我总觉得王爷的喜欢里,还有一些我无法弄明白的原因。就像天下一统,王爷将林家的女儿汇聚府中,说是为了替过世的陈王妃报仇,可我瞧来,总以为不是那么回事。”
嘉王悠悠道:“燕太祖之后,真命凤后临世,凤栖双木。”
林六听到耳内,原来是这个原因。
嘉王又道:“木家有一位做大萨满的姨祖母,她临终时曾与我说出了这个预言,那时我以为凤栖双木便是林,是指前越镇国府林家的女儿。”
林六听罢,道:“如今看来,应是太子妃杨凤栖。”
嘉王不由苦笑:“因为一个预言,我信以为真,原来就算我无论如何有心,不是我的,终不是我的。”
“太子妃杨凤栖,从戴罪宫婢成为太子府孺人、昭训、良媛、太子妃,非同寻常的人物。”林六说得云淡风轻,“难得王爷已经看淡,懂得放下。当今皇上乃是一代明君,在这样的情势之下,安分守己,方有将来。”
嘉王道:“你是什么时候下定决心,不会留在我身边。”
什么时候?
林六用心地想想:“从一开始就没想过要留在你身边。”
“为什么?”
“外人看到了王爷威严、英明的一面,而我所看到的王爷却是阴暗的一面,你残酷、冷情、自私,这样的你,我是万万不会留下的。”
“可是后来,为了你,我一直在改。”
“你忍下所有的痛,为我解夜夜媚之毒,我曾有过感激。可燕京郊外,天寒地冻,你舍我救火,不顾我的死活,也让我由此对你死了心。”
“所以那次之后,无论我做什么,你都不会再留下。”
“我也曾接受了现实,想做你安分守己的妻子,你待我时冷时热的态度,也让我决定了离开。”
原来,她也曾想过为他停下脚步,是他错过了。
有些人,有些事,错过了,就会错过一生一世。
“你心里曾停驻过我,这便够了!”嘉王站起身,又饮了一口茶:“你的茶泡得不错,血雪莲研末与上等阿胶制丸,服用效果最佳。”他看了她一眼,他们不再年轻了,他也学会了用另一种方式来守护真心,既然不愿和他在一起,是她一直的选择,他不会再来扰乱她的平静,“本王该告辞了!”
“恭送王爷!”
雪念见嘉王远去,这才从一边奔了过来,一入院子,就见林六望着院外发呆。
“娘亲,孩儿错了,往后再也不敢了。娘亲就别再生气了!是孩儿不好,不该自作主动去嘉王盗血雪莲,娘亲,你就原谅孩儿这回好不好?”
“你……”林六看着脚下的雪念,一阵气急,但很快调匀呼吸,“面壁三日!”
“是!”雪念不知林六与嘉王说了些什么,心下正在暗怨嘉王,却听林六道:“嘉王殿下并没有说你,是专程来送血雪莲的。闯祸的事,是你自己个说出来的……”
雪念一时语塞,心下暗道:“怎的我想什么娘亲居然又知晓了。”
“知子莫若母,就你那点心事,为娘又岂会不知。你且面壁去吧,好好想想回到中原你都做错了哪些事。”
“孩儿明白!”
雪念退离小院,刚出门,就迎面碰到沈思远之妻金玉,欠了欠身:“四伯母安好!”
金玉笑道:“雪念,你娘可好些了?”
雪念低垂着头,道:“回四伯母话,此刻她正在院子里。”
金玉笑了笑,温和地在雪念肩上轻拍了一下,提裙进入院来。
林六望着桌上的锦盒发呆,十年了,许多事早已淡去,可嘉王今儿一出现,又忍不住忆了起来。
金玉轻笑两声:“弟妹这是怎了?”
林六抬起头来:“刚才嘉王来过,孩子们一天一天大了,方知自己老了。”
金玉不由得笑了起来,那笑声如一串银铃。
妯娌里坐了一会子,寒喧一阵。
侍女重新奉了茶点,金玉就这样呆呆地看着面前的林六,十几年后再见,她不再是当年那个固执的姑娘,是一个光华四溢的妇人,虽是妇人,可她的风韵令人无法忽视,像一颗熠熠生辉的珍珠。
据说珍珠是由一粒沙粒开始,沙粒裹在蚌里,日积月累,便变成了一粒珍珠,时间越久,珍珠越大,光华也最是耀人。
曾经于
本章 共7页 / 第6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