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待嫁太妃 > 待嫁太妃最新目录

V23 露真相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日她向轩辕宸献策布料的消息,应是从此人这儿打听到的。

圣医听罢,什么乱七八糟的,抬头拍打着娄峰的脑袋:“混小子,又说混话了。”

“圣爷爷,我长大了,不要再敲我的脑袋。你瞧沈姐姐多好,哪像你们一个个,全把我脑袋当鼓击。”

“你再说?”

娄峰的执拗劲上来,闪躲到沈溪身后,道:“要不沈滔哥娶两个得了,不分大小,都是……”

那边小径,卫氏取了纸笔墨砚一路奔来,远远儿地就听到圣医提到“沈滔”二字。

“我家相公怎了?”

沈溪应道:“刚才,提到我和哥哥小时候的事。”

娄峰顽皮地吐着舌头,对沈溪的圆场,双手一抱算是感谢,其模样要多顽皮有多顽皮。

卫氏砚墨,圣医写了一张方子,又替卫氏把了脉,开了一剂调养方子。

圣医将笔随势递与沈溪,她转到左手。

卫氏面露惊色,她见过沈溪在窗前习字,是用右手握笔,在水里划拉。

娄峰道:“沈家大嫂,沈姐姐最擅长的不是右手,而是左手。小时候因左手握箸,没少被你公公打。后来,你们的爷爷说,左手便左手罢。不过那时,她已学会了用右手握箸。时日一长,练就了左、右同书的技艺。这还不算奇,最奇的是,沈姐姐擅双书,左为沈碑,右为小篆,不同体,不同字……还有啊,她幼时,四岁了尚不能语,你公公、婆母皆以为她是哑巴,直至有一日,被沈家几个孩子惹恼了,她双手叉腰,站在树下大骂……”

娄峰将沈溪小时候的事儿,如数家珍般地说出来,双手叉腰:“你们这些混孩子,当我不说话就是哑巴,赶紧把我的毽子还我,否则,我就告爷爷去……”

沈溪抬头,看着娄峰:“嫂嫂别听他胡说,哪有的事儿。”

卫氏反觉有趣,道:“我亦听相公说过,说是妹妹三岁都不说话,一开口便会吟诗。”

“那是,沈姐姐不是吟诗,是唱出来的,那歌儿好听得了不得……”

沈溪再也听不下去了,骂道:“再提那些乱七八九糟的事,娄峰,小心我真翻脸了。再说下去,就更不像样。”

娄峰嘻皮笑脸:“沈姐姐,我问了我爹娘,连圣爷爷都说,你小时候一语惊人。不然,为何沈家遭难,沈爷爷却先一步让你先走……”

圣医被娄峰吵得有心烦,抬手又是一击,叩得额门直响:“再多舌,下次不带你。”

娄峰吐吐舌头,扮着鬼脸,坐到案上,抓了只鲜果,啃吃起来。

沈溪写好信,装入封内。“若圣爷爷再去凉国王城,将此信转与轩辕宸。”

假山后的完颜昊,一颗心悬得紧紧的。

沈溪真是景阳!

尽管他亦猜到,可今儿听到他们的话,更令他心痛。

她经历了太多风霜,可他却浑然不知。轩辕宸伴得走过了最艰难的时候。那封信里,写了些什么,他很想知道。

第七十五章 门外望

“溪儿,那剂药再吃几日,三碗煎成一碗,晨、暮各一次。”

沈溪连连应声。

“孙媳妇,你的那药两碗煎一碗,慢火熬煎,一日三次。”

娄峰站起身,道:“你们都好好吃药,圣爷爷的药,药到病除,虽是药,比蜂蜜还香,包你们吃了还想吃……”

“看来娄峰得早些成家才好。”

“沈姐姐饶了我罢。我才不要娶媳妇。我娘整日都说大哥娶了媳妇忘了娘,我得把娘摆在心坎上……”

沈溪被他的话弄得哭笑不得。

圣医板着脸,厉声道:“娄峰,走了!”

沈溪与卫氏快走几步,跟在二人身后。

完颜昊见二人走远,急急离了假山之侧,过了仪门,折往养性殿。沈溪给他的感觉骗不了人,拥着她,总有种错觉,她就是景阳。

而事实是:沈溪就是景阳。他深爱着的女子。

“溪儿、孙媳妇,你们就不用送了。”

沈溪半蹲身子,优雅而标准的万福礼,每一次蹲下,抬眸时最是动人,一双如水明眸灼灼生辉:“圣爷爷,保重!”

目送二人远去的背影,沈溪心头五味陈杂。

“妹妹,没想到沈家与林城圣医、娄家都有渊源。”

沈溪轻叹一声,姑嫂二人再度回到凉亭。

如若不是她被轩辕宸送到林城圣医医庐,不是在无意间写了沈碑,淳于仲不会从笔迹间辩出,她就是沈康的嫡孙女——沈溪。那个多年来,被他视作已经染病身亡的女子。

那一天,淳于仲将沈溪带到了医庐少有人去的秘室,悠悠讲叙了沈家与他、墨家娄堡主之间渊源。

“我太爷爷是个白衣儒丁,一生喜欢武学剑法,常年行走江湖,结交四海朋友。爷爷十五岁时,随太爷爷行走江湖,不曾想出来不久便身中奇毒,太爷爷便带爷爷前往林城求医。那时候,圣爷爷只是一个学童,两人都是意气风发的少年,颇是投缘。爷爷就与圣爷爷在月下结成了异性兄弟。”

停了一会儿,卫氏眼里全都是羡慕之色,走到哪儿都有故交好友,真是人生一大美事。

卫氏道:“这些事,相公就从不曾与我说过。”

沈溪也是听淳于仲与娄堡主讲的,如若不是去了医庐,恐怕这几家的关系,她也不会知道。当年沈家遭难,沈康来不及一一道清这几家的渊源,只忙着传授沈溪祖传技艺,当时在一旁学习的还有沈溪的父亲。

沈溪浅笑,呷了口清茶,道:“太爷爷本有一个兄长,只可惜后来姻缘坎坷,看破红尘出家为僧。沈氏祖训,家中长子得承祖业,不得行走江湖。到了爷爷这儿,他是长子不得不承继家业,安守家园。所以,在他成人之前太爷爷便携他行走江湖、增长见识。爷爷在世时常说,若非幼时行走江湖,就不会有后来的他。爷爷三十五岁时,名动南国,功成名就,沈碑更独成一派。”

“妹妹,相公曾说,沈家有两大祖传绝技。一是沈碑,那另一个是……”

“辩书识人。”

“辩书识人?”卫氏很难想像这是怎样的绝技。

沈溪稍作停顿,“辩书识人的绝技,祖上便有。到了太爷爷这辈,

本章 共7页 / 第4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