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建议他在青州城里开,白老先生不同意说是太远了。
最后凤如说:“距离药谷五里之内,青州城边上开一家医馆,医馆旁设有自家的药铺可好?”白老先生同意了。
凤如再次强调一年之内可搬进药谷,两年之后三年之内医馆开业。白老先生同意了。
白老先生拿出一千两的银票。说是定金,搬进百草谷再付五百两银子,药铺开业后仍再付五百两。这远远超出凤如的计划。但凤如知道这可能是白老先生倾囊而出了。特别慎重的接过,并说:“白老先生放心,凤如定会言出必行,不负老先生信任的。”话是说得无比的沉重,心情却十分的轻松。
临走时,凤如还给白老一个建议,在附近几个村子收几个学徒,先让他们报名观察一阵子,挑资质好的留下,这两年先让他们熟悉一下草药,将来好帮助打理百草谷和药铺。白老先生点头,说会好好考虑考虑的。
凤如不知的是,在她走了之后,白家祖孙和老仆进行了非常严肃的谈话。话题就是凤如的建议。白老先生的老仆举双手赞成,说老爷终于是开窍了,想开了。白小神医也不答话,只是说很好,就是钱太多,让爷爷破费了。言语中也是赞成的。
白老先生这回算是大悟了,原来大家都是那么认为的呀,真是自己太固执了。暗自庆幸,答应了风丫头,没有一味的固执到底。
祖孙三人紧接着商量了一下,收徒的事。古人收徒是很有讲究的。
一般情况下家里把孩子送去当学徒就是一辈子的事,要尽心尽力给师傅干活侍奉师父。大夫一般都是祖传的,轻易是不收徒的。是真正的手艺,一般情况下没个十年八年是出不了徒的。所以尽量挑年纪小的,从小学,记忆好,很多药理是必须背诵的,好栽培,听话省力。
老仆却建议收几个年纪大一点的,最好纯农家子弟,会种地的。要是真要种药的话,得选几个能干农活的酗子,专门在药地侍弄草药。算是亦工亦徒吧。白老先生点点头,看来真得从长计议,好好规划规划了。
第二天一早,白神医家门口聚满了人,都在看门前贴的一张红纸。上面写道:白先生广收门徒,如有意者,请在三日后来此处报名,选中着待遇优厚。年龄十岁到二十之间,男性。望众乡亲临村之间互相转告,谢谢。
柳家庄又有热闹了。
凤如知道后笑了笑没有作声,意料之中的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