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可马亮说不行。坚持要去,吃了片面包,要王伟也去,王伟只好跟他一起匆匆忙忙出门,在大街上招手拦住一辆车直奔展览会现场。
莫斯科国际展览中心规模宏大,可比北京国际会览中心气派多了,但他们二人赶到时,并没有看到展出地点通常惯有的军乐队锣鼓喧天、人头攒动的热烈气氛,不过场面还是很大的,头顶跟国内差不多,彩旗飘飘,参展人员也不少,到处是各种肤色的人进进出出。
一块巨大的广告牌上写着展览会介绍:
莫斯科国际电力电子机械展览会是由俄罗斯国际展览中心(EXPOCENTM)主办的东欧最大的工业制造业展览会之一。每年举办一次,至今已有31年的历史。随着俄罗斯经济逐渐走出低谷,该展览会更加显出快速的发展势头。上届展览会(ELEKTMO-2002)共有来自26个国家的400多家公司参展,总的展出面积20,000平方米。展会现场签定成交合同达5000万美元。
马亮和王伟从巨型广告牌前穿过。
看来这么多年混在莫斯科,他也是初次参加这种活动,领着王伟像两只没头苍蝇到处瞎撞,一个个大厅里乱窜,不知是否有他们需要的东西,也不知他们寻找的供货商是否存在。
看了足足一下午,大致弄清了展品范围,其实各展厅内容项目广告宣传单上都一清二楚地印着,只是现在他们匆匆忙忙逐一找到了它们的具体位置而已。但没有发现他们需要的东西。马亮叹息一声,说:“大概没有。”
王伟说:“差不多吧。”
他们俩个找块闲地方坐下抽烟,还没点燃马亮又示意王伟算了。
莫斯科人的文明程度是很高的,连兔儿都懂得自觉遵守一些公德,即使没看到禁烟标志,他们也不好意思再在公众诚丢中国人的脸,只好忍忍了。
忍不住,王伟拉马亮从侧门出去,抽了支烟,又返回厅内继续寻觅。
第一厅:电力工程安装、连接材料,电线、电缆,低压电器开关、设备,继电器、接触器,时控开关,天线,测试工具、测量仪器。
第二厅:消费电子产品,各类电视机、录象机、影碟机、视听设备、收音机、组合音响、汽车小家音响、激光唱机、电子游戏机、可视电话、移动电话。
第三厅:家用电器与小家电产品,电冰箱、洗衣机、空调、微波炉、电烤箱、洗碗机、电加热器、咖啡炉、热水器、吸尘器、烤面包机、各类灯具、钟表、电话机等。
第四厅:照明电器、灯具类产品,户外照明,工业、办公室内照明,建筑照明,家庭、装饰灯,电灯配件,灯泡,灯具底座,节能灯,灯具材料,反射、折射器,照明控制,LED技术等。
……
看得脖子发酸,两眼发直,可在这以展出实物为主,附以照片、模型、样本的大型展览会上,他们愣是没寻到我们要寻找的商品。
王伟和马亮回到家时,天已经黑了。
尽管又累又乏,但马亮仍不死心。
……
第二天他们又去了,这次还打电话拉来了方大侠。
因为去的比第一天早,接触了一些来自国内的单位和老板。许多国家包括中国在内,为了协助中小企业开拓俄罗斯市场,鼓励企业产品扩大出口,所以由中介推荐大举进攻莫斯科,参加该展会……
跟那些人聊着,话题却没离开他们需要知道的信息上,可惜除了有种老乡见老乡的兴奋和亲切外,大部分中国同志对方大侠和马亮的问题没有任何实际帮助。
他们又分头打听和寻找。
当然了,马亮和王伟的心情完全不同,马亮是一心一意想要尽快为他的那帮上海朋友买到合适满意的商品摩托艇…………
而王伟,表面上当然也是希望帮朋友的忙,但心里,却是希望意外在这里遇上或发现他想要寻找和追捕的那个人!
没错!
就是苏一州!!!
反正一个人来到了莫斯科,呆在租房里也没事儿,不如跟着马亮他们过来,或许真的就能意外发现苏一州………………
工夫不负有心人,下午就在他们三个重新聚在一起失望地打算回去的时候,有人主动找他们打招呼来了。
“你们好!”
一声苍老而又带着外国人讲汉语特有的语调声音在他们身后响起。
王伟和马亮、方大侠带着对母语特有的敏感转过身来,看到在他们的身后站着一位苍老而消瘦的俄罗斯老人,佝偻的身上穿着一套半旧,但整洁的灰色西装,在胸口的衣袋上饰着一条洁白的手绢,头上戴着一顶这儿的老人们最常戴的礼帽。
他有着一副苍老的脸庞,满脸皱纹,灰眼睛,眉毛稀疏而长,已经灰白…………
就是中国人常说的那种寿星眉,嘴也有点瘪了,但我们感觉那是一张慈祥老人的脸庞。
“请问,你们是中国人吗?”老人继续用流利的中文问王伟他们。
俄罗斯的大商小贩见了中国人却都会来几句中文,用中文讲价自然不成问题,交谈却不可能。这位老人让马亮和王伟他们惊奇——他不说俄语和英语,而是一口地道的中国话。
“是的,是中国人。”方大侠和马亮语调肯定。
“好C!”老人用一种深沉的目光看着他们,“我喜欢中国!我喜欢中国人。”
“谢谢!请问您有什么事情需要帮忙吗?”马亮真是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他客气地询问老人。
“涅,”老人习惯地用俄语否定,又用中文纠正,“准确地说,是你们可能需要我的帮助。我们可以找个地方喝一杯吗?”
马亮逗笑似地看看王伟和方大侠:“当然可以,是吗两位哥哥?”
“当然,为什么不呢?”方大侠故意耸耸肩。
但说实话,他们心里并不知老人意欲何为。
“您到过中国吗?中国话为什么说的这么好?”上了缓缓运行的扶梯,王伟好奇的问老人。
“是的,一点不错。我到过你们中国的北京、上海、广州和大连,我还在大连的船厂干了三年工作。是那里的工程师………………”老人回答。
“大连?真的吗?”方大侠高兴地问老人,真有点异地遇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