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一连数日,父亲都未曾踏足梧桐轩。.看着黯然神伤的母亲,我又是心疼又是无奈。
这天早上,我正在梧桐轩里陪着母亲,外边就有人高声通传:“大夫人,老夫人、二夫人和几位小姐来了。”
听了这话,原本躺在床上的母亲便要起身。我连忙按住她,“娘,你忘了大夫的话了?”
大夫说过,母亲身子弱,年纪又不算太小了,这一胎做得艰难,须得卧床静养才行。
母亲微微一犹豫,外边珠帘响起,老夫人已经带着二夫人等人走了进来。
几位主子,再加上她们各自的丫鬟,原本很是阔朗的屋子里便显得拥挤了些。
“母亲。”
母亲见到老夫人,立刻挣扎着要坐起。
“好了,你身子不便,就不用讲究这些了。”老夫人这次倒是挺慈爱,没有了往常的疏离,含笑走到床边,茯苓和白芍很有眼色,马上抬了一张靠背椅请她坐下。
老夫人坐了,接过了丫鬟奉上的茶随手放在了一旁,目光扫过母亲的腹部,一向严厉苛责的眼睛里便露出了几许笑意,她拍了拍母亲的手,“听说要静养三月?难为你了。”
母亲有些受宠若惊,眼底都泛起了泪花,哽咽道:“母亲哪里话?这都是媳妇应当的。”
她说的恭谨谦卑,老夫人很是高兴,点头道:“如今你这一胎不安稳,至少要养上几个月,府里的事情,你是如何打算的?”
我皱了皱眉。这是,明晃晃地来要当家的权利了?母亲才怀胎,老夫人未免太过心急了!
旁边的二夫人,已经忍不住露出了喜色。
听了老夫人的话,母亲先是一怔,脸色黯淡了一下,随即又打起了精神强笑道:“也正要和母亲说,这些日子我也着实没有精力再照管府里的事情,就算是勉强支应,恐怕也会各处疏漏。所以吗,还请母亲安排合适的人来帮着照看照看。”
老夫人果然就越发满意,甚至拉过了母亲的手,赞道:“我往日就说,你是个再明白不过的人。为丈夫开枝散叶,是每个女子最重要的责任,任凭是什么事情,也越不过去。我看这样吧,这些天,先叫你弟妹照应着府里的事情。等你生下孩子,将养好了身子,再交给你。”
“母亲决定就好。”母亲看了看一旁努力做出平静状,但嘴角却忍不住已经勾了起来的二夫人,诚恳地说道,“要辛苦弟妹了。”
二夫人笑道:“大嫂说的哪里话,都是一家人,自然该互相帮衬的。.”
她笑容满面,眼睛里有着掩饰不住的得意和野心。也是呢,她本就是老夫人的侄女,和老夫人关系比母亲亲近多了。这么多年,老夫人未必没有想过要自己的亲侄女来接掌侯府,只不过二房并非嫡长,母亲打理家业也没有出过什么纰漏,缺少一个合适的理由罢了。若是无端端饶过长房,让二房掌家,名不正言不顺的,不说父亲母亲愿不愿意,就是外人,也会笑话侯府没有规矩。
老夫人那么爱面子,绝对不会在这些地方疏漏。
所以这次母亲有孕,便成了她们现成的借口。
我担心地看了看母亲,却见她方才一闪而逝的黯然后,神情中又有种松了口气的感觉,不禁有些纳罕。
“那一会儿,我就叫人将账册钥匙都交到弟妹那里去。”
母亲轻轻说道,二夫人更是欢喜,嘴里却道:“不急在一时。”
“你大嫂既是这样说了,你也勤勉些。若是有什么那不住的,记得过来与你大嫂商议。”老夫人开口了。
二夫人便笑着福了福身子,“媳妇知道了。”
老夫人便又问母亲,“今年,可接到了长公主府的帖子?”
现下已经到了八月底,重阳节里,便是安阳长公主的寿辰。
说起这位安阳长公主,乃是皇帝的嫡亲姐姐,姐弟二人乃是先帝的元后所出,身份尊贵无比。先帝宠爱荣贵妃,曾一度到了要废后,扶贵妃上位的地步。荣贵妃所出的两位皇子,更是对当时还是嫡皇子的当今皇帝造成了不小的威胁。
先帝虽不喜欢自己的皇后和嫡子,但对安阳长公主却是极为宠爱。相传,这位长公主出生的时候,三年大旱的江南便落下了一敞畅淋漓的秋雨,解了旱情。故而,先帝是将这位公主看做是上天赐给他的福儿。可以说,若没有安阳长公主从中周旋,可能荣贵妃一脉早就压住了嫡系上位成功了。
今上登基后,对这位嫡皇姐非常敬重。
可以说,安阳长公主历经两朝,都是盛宠加身。
只是可惜,她的驸马多年前便在与西戎的一战中以身殉国。长公主并未再嫁,而是带着一双儿女寡居至今。无论是宗室,还是勋贵人家,都对这位长公主十分的敬重。
安阳长公主性情舒朗开阔,每年重阳节寿辰之际,便会在府中大办重阳宴。京中多以能够接到重阳宴请帖为荣。
母亲因外祖父的关系,一直很得长公主青眼,每年都会接到帖子。也正是因为这层干系,永城侯府这个勋贵中的二流人家,总能被人高看一眼。
听到祖母询问,母亲点了点头,“昨日才接到。”
“那就好。”老夫人露出慈和的笑容,“只今年你要卧床,便叫你弟妹带她们姐妹过去吧。”
说着,看了看我们几个女孩儿,又补充道,“四丫头五丫头年纪尚小,过两年再出去走动不迟。这一次,还只是嫣儿,菲儿和语儿三个一同去公主府便是了。”
之前几次沐灵菲和沐灵语年纪都比我小些,都不曾去过重阳宴。这次有老夫人发话,两个人都是喜上眉梢。
母亲自然点头,“就依母亲的话。”
老夫人这才是满意了,又说了两句叫母亲安心静养的话,才带了二夫人等离开。
“娘,”我将人送到院门口,回来后就见母亲正在交代茯苓去将几个管事的媳妇找来,又叫账房整理账册。
“祖母真是心急。”我冷笑。
“莫要这么说。”母亲示意茯苓出去了,才拍拍身边,叫我坐过去,自己倚坐在一只玉色长引枕上,轻轻叹了口气,“其实我也早就不想当这个劳什子的家了。你二婶向来是个抓尖抢上的性子,一直跟我暗中较劲。如今总算如愿,只愿她不要后悔才好。”
见我目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