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人说她,你也上她的当。”
张妈瞪了眼张江,“没大没小的,怎么能够叫朵儿呢,以后要叫少夫人,知道了吗?”
“呃~张妈,咱不搞那么多阶、层分割线好不好了,他爱叫什么就叫好了,搞得我都不好意思了。”
语落,我赶紧对老夫人说,“哦对了妈,我们初三要去晋南的一个古镇玩两天,您要不要把小姨请过来给您帮忙看孩子啊?”
老夫人倒是不反对我和穆煜森出去,只是让她不得其解的是为什么我不去三亚、大理或者国外,却要去晋南,她觉得晋南平时的周末抽个空就可以去的。
我说是和朋友约好的,听说那边的古镇才开发还没形成商业化气息,挺不错的,去看看,也不远,国外和其他地方的好些天,担心她带孩子累呢!以后孩子大点了我们去国外或国内其他地方的机会多着呢!
老夫人听完我的说辞也觉得蛮有道理,便叮嘱我说,完了顺道去看看我爸妈,晋南离晋城又不是很远。
老太太语落,一直邹着眉心的张江问我,“怎么想起去晋南了?你们准备去哪个古镇?”
我说,霸柳,桃花潭。
张江的眉心邹的更加紧了些,“桃花潭?!”
张江的声音和口气包括他的表情都怪怪的,他的表情使穆煜森都微微拧了下眉心,侧脸看了他一眼,淡淡的声线,道“怎么,你对桃花潭很熟悉?”
张江缓缓收起吃惊的表情,调整了下坐姿,“听说过那个地方,这两年才开发的旅游小镇,人气挺高。”
初二那天早上首长和小姨带着穆木又来了燕城。他们一行人刚一进大门,穆煜森就被首长大人给骂了狗血淋头,原因就是儿子不给老子回家拜年还要他这个当爹的千里迢迢来给他拜年。
当然,首长大人嘴上骂骂咧咧的,嘴角已经挂上了笑容,那鹰隼的老眸子已经在到处搜寻两个小丫头了。
首长嗓门超级无敌大,“孙女呢?月亮,星星,来来来,爷爷给你俩发红包来了,哈哈~”
俩丫头昨晚给训练了两遍今天给爷爷、奶奶拜年的礼仪,小家伙果然记性好,蹬着小腿跑出儿童房,直接给首长和小姨跪下,脆生生的说了声,“爷爷、奶奶,恭喜恭喜恭喜……”然后就忘记台词了。
俩小家伙看我和穆煜森,我赶紧告诉她俩,“恭喜爷爷、奶奶身体健康!”
两小家伙照葫芦画瓢又说又磕头作揖的。逗得首长和小姨都笑的合不拢嘴。
今天有了小姨一家的加入,这年过的可谓是我二十八年来最开心,笑的最多,也是这些来最释放的一次了,或许跟小姨开朗的性格和首长的大咧咧性格有关系吧!
有了穆木,两个麻烦精再也不用我去跟着了,或者即使我不跟着她俩,别人不管是谁带着她俩玩儿,没几分钟就要喊,妈咪了!
只要有个比她俩大点的孩子陪着玩儿,俩麻烦精瞬间忘记爹妈了。
饭后,也许是过年的原因,又或者是小姨夫马上要退下来了,总之俩人都高兴的很。
我们坐在院子的花园里聊天,吃瓜子、水果,今天聊得话题都是小姨和小姨夫挑起的,都是逗大家开心的。
小姨和老夫人的感情非常好,听说他们爱新觉罗家族,在她们姐妹俩十几岁和二十几岁时先后发生过两次大的变故,如今就剩下她们俩人了。
听说老夫人年轻时候,也就是刚嫁给老爷子那几年到有了穆煜森,而宋绍成和欧佳云有了宋翊的那些年,可以说那段时间的老夫人是几面夹击腹背受敌。宋绍成两口子勾结他们爱新觉罗家族的几位近亲和亲信要收拾老夫人,夺爱新觉罗家族的大权。
好在有老爷子的财力和穆首长的势力,才使她们姐妹俩幸运的逃过一次又一次“巧合”的暗杀和各种不幸。
听着婆婆笑着爆料小姨和姨夫的一些糗事,我偷偷对穆煜森说,“我很好奇小姨那么一个文艺气息极重,性子有好的大家闺秀是怎么和小姨夫那种粗人在一起的?”
穆煜森那家伙果真看向小姨和小姨夫,挑了挑眉,“爸、妈,朵儿要听您二位的恋爱经过,哈哈!”那货话没说完就笑场了。
司令大人老脸一黑。瞪我一眼,“去去去,哪里有什么恋爱史了,我们那个年代是包办婚姻,对吧爱初!”
“呵呵~”婆婆那么优雅的老太太直接笑的捂住嘴前俯后仰了,看来果然有大料哎?!
反正小姨夫在场,这戏无法讲了,我给穆煜森挤眉弄眼让他带姨夫一边去,穆煜森瞪我,“八卦婆一个。”
我撇嘴,“那叫收集素材,懂么!”
这样的见面和家庭聚会,原本少不了一个环节,穆大首长和穆煜森的谈话环节,所以,俩人也就离开我们几个女人的地盘。
这下可好了。我直接坐在小姨身边,狗腿兮兮的说,“小姨,说说您和小姨夫是怎么认识的呀?”
小姨不好意思了,“这丫头,还真这么感兴趣啊!都说了包办的。”语落,小姨看向老夫,“你亲婆婆给我们包办的。”
我看向还在笑的老夫人,“真的吗?妈。”
老太太喝了口茶,“听她瞎说,被你小姨夫霸王硬上弓,强壤夺的~”
“啊?!”我被婆婆的话给惊着了,“再怎么说也是新时代了,怎么抢啊?”
“问她,当事人。”老太太笑着看向了小姨。
事情是这样的,听着真的非常的浪漫有令人羡慕不已的一段旷世之恋!
小姨那时候不是喜欢画画、摄影么。在她念大学的最后一年寒假,一个人去写生。
她从一本军事杂志上了解到了一个特别神奇的地方,某特种部队的秘密训练基地。
一个戒备森严的到连一只鸟都飞不进去的地方,她胆儿肥的要死,一个人就抱着行囊和画架,相机去那附近的镇子上写生。
她白天到处摄影,把看到的美好的,具有生活气息和正能量的镜头和画面全部用相机拍下,晚上在镇子上的客栈里,凭着对镜头下画面的想象力再一笔一笔的画出来,因为那个时候没有数码相机的,所以她外拍的东西,都要等回到城里后用交卷冲洗出来。
因为那个时候能够像他们那样到处写生的文艺青年本就不多,再者整天抱着个相机到处拍呀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