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大叔,婚不可挡 > 大叔,婚不可挡最新目录

第152章 古镇情缘(2)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完了,小秋问我和景飒是否满意,景飒当然是无所谓,我说问唐晨,我们组他说了算。

唐晨的意思当然是捡有图纸上那院子的街道逛。

唐晨的这一决定,使小秋导游来了个最快的赚钱机会。她说大街小巷几十条,还有跨河的桥东等等,算下来不行,挑着游览晚清街巷。估计费时费力不划算,建议唐晨,给我们叫一辆电动游览车,平时一人一百起价,今天大过年的人少,我们估计要绕很多路,所以就不按照起价算了,一共一千块,负责跑完他们桃花潭的所有晚清街巷就行,至于能否找到唐晨说的那个院子,她不负任何责任。

唐晨二话不说便应下了,小秋开心嗨了,可是唐晨又补充了一句,“你得负责介绍和敲门。不然这钱还给到你手上。”

我说,“那万一有的院子不是营业性的呢,那样随便敲人间的大门是不是不好啊!”

唐晨又一次看向小秋,小秋说,那个不是问题的,他们镇子上的人现在多数人家,只有有房子靠着街道和巷子的,都会做点别具特色的买卖的。即使遇到没有营业的人家也没关系的,反正她是本地人,说句“新年快乐,生意兴隆,就没事了。”

还好我们是坐的电动车,不然这九曲十八弯的大街小巷还真不是我们在大城市周边见到的那种,简单的一两条街,模仿某个古镇盖一些泥土青砖灰瓦的房子那种,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的古镇。

才过了几天街道,付迪就接到了其他组的电话,说是大家饿了要吃饭了,问我们在什么地方,让导游妹子接电话。

唐晨直接说午饭各吃各的,晚上再聚。

付迪又一次问我,“老实说,你和唐晨搞什么鬼?”

我说,我就是来玩儿的,别打扰我拍照、摄像。付迪撇嘴,嘀咕道,“不对劲,绝对有问题。”

我想,有问题的人是唐晨,我又没什么问题。我和景飒正拍的嗨呢,电话来了,景飒帮我看了看,说是张江的。

接通后,张江第一句话就问我,“你们到达桃花潭了?”

我说,“是啊!叫你来你还各种作的不来,这地方果然美得不要不要的,真心不枉此行,你不来你后悔你损失……”

“你们现在在什么地方?”张江冷冰冰的打断我的滔滔不绝。

“啊?!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地方啊,怎么了?搞得你好像很知道这里的样子?”

张江在那头沉默了会儿说,有条叫茶马古道的古街,隐匿的较深,但是那里面有好多小吃和茶社、民居都非常不错,当地的导游应该都知道的。

我愣了半天才问了句,“你怎么知道的?”瞬间觉得张江越来越让我搞不清楚他了。

张江说,来过这个地方几次,然后说让导游接电话,他给导游说。

小秋把电话给我的时候,张江已经把电话挂了。

小秋说下一条街就可以去那条叫做茶马古道的晚清小巷子了,可是的委屈下大家,那条街道是进不去电动车的。

从茶马古道的巷子口望去,就和其他地方不大一样。小秋戴着麦给我们一路解说,她说这条街是桃花潭在晚清时期重建的几条街道里保留最完整的。

这条古街是沿着一条河道而建,两侧是有着历史痕迹的古树,巷子有种水巷幽静的感觉。由于春节游客不多,又不是偶尔传来的几声鞭炮声。真的会以为穿越到了晚清或者民国时期的那种古街。

只要小秋的讲解声一听,就只有我们的鞋底和青石板路碰撞发出的“咔哒”声。

古代商业街的概貌保存的非常完整。小秋说,要是过了这了今天最后一天春节,明天开始这条街就进入了营业状态,由当地各种好茶出售。都是正宗的古镇茗茶呢!

行走在平整的板路上,一眼望去,窄窄的街道两边都是两层楼房,身处其中,抬头望天,只能看见窄窄的一线天,一扇扇木格窗露出原木本色。楼房临街的一边清一色都呈平面结构,看不出每一栋建筑的特色和规模,重檐叠瓦,骑楼高耸。层层石级通向狭窄的河道,家家户户的八角屋檐下挂着喜庆的大红灯笼,灯笼上写着一个茶字!

如此,便组成了一道原始风味的古代茶香商业街。

突然,一道低沉婉转的类似于笛子的乐器声传来,我们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小秋。

“什么乐器?!”像似笛子声但细听又不太像。

小秋说是一种很少见的陶笛声,听她的讲解是这条街上一家姓甄的人家,前些年靠经营茶园为生,后来发生了一场意外,男主腿瘦了重伤,因为手术费太高,他们承担起就把腿截肢了,然后就不经营茶园了,改为在自己家里开茶社了。

他们家的女主人是个非常多才多艺的女人。把女儿培养的多才多艺,吹得一首好曲,就是我们所听到的这首禅意风格的陶笛。

所以他们家的甄氏茶庄是这条古街口碑最好,也最有特色的一家之一了。

小秋眼前一亮,对我们兴奋地跟献宝似的讲解道,“他们家在吹陶笛那肯定是有在营业了,我带你们去他们家茶庄吃饭品茶。”

随着陶笛声渐进,我们跟着小秋停在一座古木桥头的一户人家门口,木门敞开着,门口的大红灯笼上写着茶字。

院子里传来嬉笑声,像是在打纸牌和麻将,还有最能勾起食欲的饭香味和清新的茶香味。

小秋先进去用当地的方言和他们的家人说话,我们完全听不懂的方言。但是从他们嬉笑的声线来判断,是说的很开心的话了!

小秋出来说,甄家的儿子在省城念大学,今天来的都是他的同学,所以他姐姐就吹陶笛给大家助兴了。不过她和妮妮沟通好了,可以接待我们团,就是饭菜得等会儿,还得重新做。

“妮妮?是……?”我好奇的问了句。

小秋已经带我们往进走了,“就是吹陶笛的美人儿,不过呢,你们估计是看不到她的真面目的。”

我们好奇,为什么,我们可是客人,真的想一睹这陶瓷吹的如此好的女神真面目。

小秋大概解释说,反正他们家的规矩就是客人吃饭品茶,听陶笛,但是吹笛之人不现身。好多游客以为他们家放的是音乐,所以都已经习惯了。

最后,小秋也开玩笑说,她都怀疑他们家的陶笛和古筝

本章 共4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