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今生不应有恨 > 今生不应有恨最新目录

第二十四回 夜宿旅店有惊无险 清扫老妪偷窥**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怎么一大早催着结账?柳留梅说:“离中午十二点还早着呢!”

“现在就结账!”电话里女孩的声音没有商量余地。

柳留梅放下电话发牢骚,地震了吗?这么急催人结账,这旅馆神经病啊。

艾椿教授预感到有什么事要发生,立即拿起背包准备离开房间。

柳留梅急着说,“等等我,我要撒泡尿。”艾椿关上门,顺手递给她一个塑料脸盆。

“就在这里尿吗?那以后有旅客要拿这盆洗脸呢?”

“尿吧,管不得许多,快!”

柳留梅解开裤子露出雪白的美臀。女孩有了男人后就是不一样,撒尿从不避自己的男人,艾椿说了多少次,即使夫妇间也得有礼貌,不能光腚对人。柳留梅总是娇嗔的回一句“那床上呢?”艾椿只好等着她撒尿,觉得她这泡尿撒的时间特别的悠长,略带香骚味的尿味弥漫整个房间。

待到艾椿匆匆下楼结账时,看到柜台内管账的女孩有点紧张,小声地问她:“有事吗?”

“结账了再说!”

“十二点前结账也不迟么!”

“别误会,派出所马上要来查房,”眉心有痣的女孩轻声地说,“您就是写《何日彩云归》的艾椿作家?”她见艾教授没有否定,“能在这里遇到您很高兴的。这是发票,请拿好,欢迎下次来!我们这里一般是不查房的,今天很有点特别。”她将发票递上时,也把那本旧刊物很恭敬的送上,“请您留个字!”艾椿教授有点受惊若宠,这可比大张声势在书店吆喝买自己的签名大作庄重啊。艾教授立即公正的签上了自己的名字。签好字他把刊物递给她时不解的问:“小妹妹,您怎么知道这是我写的?”

“能感觉出来的,就像我今天一早感觉气氛很不一样。”她轻声的说,“愿您出门顺利。”

这时柳留梅也下了楼,两人刚出门,大盖帽警察就挺胸迭肚的雄赳赳的迎面而来。

事后,才知道因为大学生马加爵杀人潜逃,他正演绎着法国剧作家特里斯坦-伯纳德的超短剧《逃亡者》。全国圪圪拉拉里搜查他。听说那次全国大搜查,派出所有许多的副产品。谁又能保证艾椿教授和柳留梅同居的一间旅社不会是派出所的副产品呢?艾椿确是很感谢车站旅馆那位值班女孩的关心。因此艾椿教授半年以后又一次夜半钟声下火车时,毫不犹豫的奔那个旅馆,遗憾的是人面不知何处去,就再也见不到那个机敏的眉心有颗痣的善良女孩。

人们真该珍惜每一次的邂逅。

艾椿教授在学校附近一家巷子里的小旅馆住下了,南方的小旅馆倒也算干净,一个五十多岁的老妪经常清扫不多的几个房间。

柳留梅很忙,学校是封闭式的管理,每天只是在吃中饭时见上一面。乘这个机会,艾椿登高揽胜,饱尝江南湖山秀色,果然是非北方城市所能比,难怪东坡先生有诗:湖山信是东南美。

艾椿是有浓浓的怀古情结的文人。这个城市历代都有许多男男女女的精英们的故事,有太多的酸甜苦辣的情感铺垫。

柳留梅要艾椿及时告知他在城里的行动轨迹,而且给他买了个红色旅行帽,上面写了她的手机号。“你担心我记不住你的手机号?我还没有健忘到这个地步!”

“老公,你毕竟这么大年龄,俗话说,六十不出远门,有个万一,人家好打我的电话呀!”艾椿心头一热。这徐帽也就一直戴了几年,直到颜色呈淡红色,始终没有换新的。

到了这个城市,不能不寻访苏绣大师沈寿的遗迹。艾椿的母亲爱好刺绣,记得母亲用刺绣换来的钱补贴他上小学和中学的学费。所以艾椿毫不犹豫的选择进师范大学,不忍母亲一针一线的辛劳。母亲崇拜的刺绣大师就是沈寿。艾椿给柳留梅发了短信“老夫今去寻绣园。”

沈寿原名雪芝,字雪君,号雪宦。生的小巧玲珑,是个绝顶聪慧的江南女子,少时已很有绣名。慈禧太后七十大寿时,沈寿以《八仙上寿图》、《无量寿佛》绣品贺寿,绣苑神品震动京华,有“针神”之美誉。贺寿绣品深得慈禧喜爱,赐给“寿”字,遂更名为沈寿 。沈寿是世界级的大师,像许多大师一样,感情生活往往不很如意。沈寿丈夫余觉是个文人中的庸才,他始终怀疑妻子同南通张謇有染。张謇是1894年的中国最后一个状元,这个状元一点不迂腐,才、情、识、胆都有,他是晚清中国着名的实业家和教育家。他聘任沈寿为南通女子师范传习所所长,才人的心是相通的,互相钦佩爱慕吧,张謇为沈寿写了不少赞美诗,沈寿也偶有唱和。沈寿的丈夫余觉胸襟狭窄,怀疑妻子同张謇的关系,以此写了《痛史》,广为散发,中伤妻子和张謇。

沈寿为了事业离家在外,丈夫理应支持和理解,艾椿实在弄不懂余觉脑子里那根神经出了问题。

这夫妻间或情侣间的一方,尤其是男方,后因尿不到一起去,而去中伤女方,不管举证是否确凿,都有失男人资格,男不同女争,有道理啊!

艾椿好不容易在着名的讴园门旁门楣的砖雕上面看到了“绣园”二字,默默凭吊。想到一代绣艺大师的感情生活竟因为萎琐的丈夫而抑郁不欢,幸好有挚友张謇协助她视为生命的的绣艺发扬光大,并在她病中百般照应,她死后张謇给以厚葬。一个女人生前如果既无好丈夫,又无挚友,是生命中的绝对的缺憾和孤独,有了其中一份,那也就不枉在尘世走了一遭。沈寿毕竟有个知己朋友张謇,她应是今生无恨。而像才女林徽音,有个胸襟开阔并有共同话语的好丈夫梁思成,又有好友徐志摩、金岳霖等,可说是世上上极少数幸运的女人。好女人往往搭上个打折扣的男人,当然好男人也会往往一生遭遇个问题女人。好坏搭配,或许是种天理。

艾椿教授想到知己柳留梅,如今为了有个较好的工作环境,远离了亲人,他希望她在这个城市能有真正的朋友,有她的闺蜜,否则是很孤独的,而他觉得自己该不会步余觉的后尘吧。

怅怅的离开了绣园,又去留园,园内格局无甚特色,大致是江南园林布局,倒是其中一首楹联值得咀嚼:

读书取正,读易取变,读骚取幽,读庄取达,读汉文取坚,最有味书中岁月。

与菊同野,与梅同疏,与莲同洁,与兰同芳,与海棠同韵,房子成华丽神仙。

对于读以上经典的感受,艾教授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