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今生不应有恨 > 今生不应有恨最新目录

第四十四回 咸鱼翻身心怜旧人 雷电轰鸣烈火干柴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人络绎不绝。我觉得吵闹了房东,可是女房东显得很高兴。那段日子我过的梃糍实。那时候我就感到农村极需要优秀的医生。”

“中国农民为社会贡献太多,政府没有理由淡忘农民。”艾椿感慨地说。

“我离开这个村里的那个夏天,雷雨特别的多,尤其是响雷,女房东又是特别的怕闪电雷鸣。记得是八月八日那个晚上,山村上空雷公的烽火轮几乎彻夜在上空滚动。我的住房是房东的西厢房,中间有道门,平时房东一直是用竹枝插销插上的,我怀疑那天晚上的炸雷把插销震落了。显然这个山村成了雷场,雷公要在这里倾泻怒气似的。人在这时候是无处躲避的,只能听老天爷发落,你会觉得人在大自然的威力下真的是无奈的,也是渺小的。

“电光一闪,跟着一个炸雷把隔开我同房东的那扇门给震开了,跟着女房东从门口冲了进来,一把抱住了我。我一辈子也难得听到这种炸雷,好像世界的末日快到了,心里也有些发怵,我本能的一下抱住了女房东丰腴的身体。在这种时候我已是个自然人了,女房东的手指更像带火的一样,把干柴似的我整个儿给燃着了。我惊奇的发现她还是个处子,我已听不到外面电闪雷鸣,只听到我的胸腔里雷声滚滚。我们两人都湿透了,室外不知何时雷电消失。她用贴身小衣给我擦汗,她哭着告诉我,她男人从来不行,因为嫁鸡随鸡吧,是女人的命,她从没想过离婚。想到她男人铁塔似的身板,竟无法进入女人的身体,人的无奈可见一斑,人的表里真难一致啊!”

艾椿相信,看似无所不能的人,其实经常是无能为力的。

“第二天山村出奇的平静,似乎昨夜根本就没有滚滚巨雷。但是村西头一棵古老的银杏树被雷公劈下了一个大枝,还电死了一头猪。这天下午山村邮递员给我送来了肯定要给我平反的通知书,我决定马不停蹄的赶到县城,连夜搭火车去省城。没有平反经历的人不知道,怕政策多变,得赶紧彻底掀掉头上戴了二十多年的右派帽子。女房东上午就回娘家去了,看昨夜惊雷有没有吓着年老的父母。我想留个条子给她,告诉我为什么走得这么急。我打好背包,将衣服杂什都放进一个小箱子,想再等一等,希望女房东能回来。等来的倒是男房东,他一头汗的进了家,说是昨夜他一夜没睡好,他屋里人是最怕雷声的,好在我赁了他家的西厢房。那语气是很感谢我的,想到昨夜风雨昨夜情,满心的尴尬,如坐针毡的尴尬。”

艾椿立即联想起有回柳留梅的父母专程来访,说是太感谢艾椿对他们女儿的关心,艾椿心理不也是如坐针毡的尴尬,总有自己不是正人君子的感觉。还是远方的伍教授说得好:我一开始就决定公开我们的晨昏恋,我绝不能隐蔽的同我年轻的妻子过没有阳光的生活 ,我不愿意过双重人的生活。

“我决定立即起程,不能再等女房东了,告诉男房东我去上访,这里的百姓不太明白‘平反’,上访都知道,有了冤屈不平就上访,他们也都知道附近劳教农场的的许多人不少是受了大冤屈的。男房东说这是我的大事,耽误不得的,立即扛起我的背包和箱子送我。从他家到附近的车站还有五六里,他把我送上车,车子开了才同我挥手告别。我坐定后才感到满身是冷汗。坐在车上我总觉得有什么遗忘似的,到了县城,住在招待所后,我才想起陪伴我二十多年的《红楼梦》没有带走。《红楼梦》留给她也是天意吧。

“但是,这本书是你的老嫂子当年作为定情的信物赠送给我的。那时候她说,你们理工医农的要懂得些文学,看《红楼梦》就贴近文学了。从此我一直把这定情物携带在身边,未想到苦难快结束时离开了我了。”

“人同物也是有缘的,你的《红楼梦》是注定要成定情物啊!”艾椿感慨道。

“是啊——”郁文长长的叹息一声, “从此我再也没有去过那个我生活了二十二年的农惩附近的小山村,但那个惊雷轰鸣之夜我是难以从心底抹去。我当然想不到那个晚上竟延续了我的生命,我的唯一的女儿在那个山村生活了二十多年。”郁文异常平静的说,“我是在半年前才知道女儿的存在。那个星期一的上午我在值班每星期半天的专家门诊,每次的病人都很多,常常到十二点还下不了班。那天到十二点半看完最后一位病人,刚打算起身离开,来了一位高挑个儿姑娘,生得眉清目秀,不施粉黛,朴朴实实,我精神为之一振,虽然已很疲劳,还是坐了下来,准备问诊。姑娘侧身坐我身边,她背过身,小心翼翼的从怀里取出一张塑料透明纸包裹着的一个信封,她把信封交给我,上写郁文医生亲收。信封没有封口的,我抽出信页,上面是短短的歪歪斜斜的两三行字:‘郁,见你面的是你的亲生女儿,我给你拉扯大了,交给你了 ,她是一个很有孝心的女儿,她会对你们孝敬的。女儿的名字叫晓蕾,除了你,我的蕾在世上已没有亲人了。向嫂子问好,希望不会给你们添乱。’你留下的书也还给你。”

艾椿怀疑老友是不是在编故事?

“女儿是在处理好母亲的后事来寻找我的。人生的漫长过程中的意义有时是可以在一霎间呈现出来,我没有勇气去搜索二十多年前的那夜那雷那地方。我一看那字,就立即明白发生了什么,我同女儿几乎是同时站起来相拥在一起的。女儿把那本《红楼梦》也带来了,书包的好好的,丝毫没有受损。她带来的是我的命运的物证。”

艾椿觉得郁大夫仿佛是在叙述《天方夜谭》,今夜的夜谈是真的,郁文千真万确同山村一位女人的一夜雨雷声伴奏中的交响乐。激情演绎传奇般的创造了一个全新的生命,这是发生在地球上东亚古老又文明的土地上的二十世纪里的一庄普通又不寻常的情事。

这又是一个《彩云何日归》的版本,更为凄婉动人的版本。

“女儿上初中毕业的时候,她爸不幸从建筑工地的架手架上坠地重伤后不久离开了世界,以后的生活就很困难了,高中第一年她妈就病了,高中二年级女儿就不得不自动休学了,她要照顾重病中的母亲。很可惜的,她是很聪明的孩子,为了母亲的病,她自学针灸,竟然无师自通,针灸手法已很老到。”

艾椿完全相信郁文的女儿绝非庸常孩子,郁文的高智商以及他的厚积突发,山清水秀养育的女人以及她的嗷嗷待哺,雷雨之夜的隆隆声中催生出的生命,岂能是低能儿? 艾椿由此也联想到他同女弟子孕育出的生命会是高质量

本章 共4页 / 第3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