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孙小妹寄来的背心是紫红的,此色是比红还深的颜色,象征爱之深。背心合不合身,隐喻她孙小妹合不合白琅的意?这份快递来的手工背心其实是“物信”。
白琅对于孙小妹的紧追不舍,感到是种压力。老母其实已经有态度,不能对绿娣再动摇。绿娣在老人家的心里,印象一直不错,觉得绿娣本来就是白家的媳妇。老母明白,儿子同绿娣在一起,对她的宝贝孙女无疑是有益的。有的时候,老人往往更多关爱第三代。
孙小妹走的前一天,白琅到母亲房里,见母亲正在修一把旧扫帚。白琅记得,家里用的扫帚,从来没有买过,都是母亲去山上割来山茅草,自己扎就,比高粱杆扎的耐用。
白琅挨着母亲坐下说:“妈,我给你买一把带把的棕毛扫帚,不用你弯腰扫地。”
“自己扎的扫帚,舍不得扔掉,也用惯了。你爸在世的时候,说这叫敝扫自珍。”母亲叹口气,“我还有两把自个扎的,没有用过,留着给你打扫新房。儿啊,你快走了,有的话我要挑明。绿娣,我一直把她当成自家人,怕是你三心二意,迟迟没把她娶过来。女孩大了,等不得,结婚了,可丈夫怎么就没了,苦命的绿娣。这不是命里安排,绿娣是我们家的媳妇,绿娣好比是我扎的扫帚,敝扫自珍吧!”
白琅一惊:“妈,我明天我送孙小妹走,然后回单位一趟,再去澳门,尽快去绿娣那里。”
“儿啊!为人要讲诚心。你已经答应娶她,还能够因为有更好的再抛开人家?女人是男人头顶一片彩云,男人不能因为别的彩云好,随便换的。我当初一见绿娣,就觉得她好。绿娣这一家人心也好,对你的女儿没话说。看在我孙女面上,你快去德国,把绿地娶回来!”
老母这番话,振聋发聩。
白琅决定不去澳门,立即飞科隆,让绿娣有个惊喜。同绿娣已有几年没有见面了。爱情这东西,不能老是隔空喊话,必须面对面,实对实,能够感受到对方的眼神和呼吸以及磁场。
飞机是上午到的科满场,打的直奔绿娣父母家。两位老人一见白琅,先是一番愕然,接着是惊喜,老头然后两手一摊,显出遗憾的神情:“白,你来科隆,没有告诉绿娣吗?她去了美国。”
准老岳母端上一杯咖啡,微笑着说:“白,你没有多少变化,还是这么潇洒。今天旁边的树林里有喜雀叫,我说可能有客人来,没有想到您,真的很高兴!”
原来绿娣陪哥嫂,半个月前去了美国,哥要在美国一家医院做泌尿系统有关手术,车祸以后,本来一处关键那地方,要立即手术的,但是医生说,等身体恢复以后,再手术,最好去美国一家医院手术。
“绿娣带着肚子去,行吗?”白琅喝了一口咖啡,很地道的德国人爱喝的格兰特浓黑咖啡,味道醇郁。
“什么?”两位老人互相对望。
“绿娣什么时候生孩子?”白琅语速放慢。
准岳母摇摇头:“一场误会,原以为绿娣怀孕,后来发现腹部长了肿瘤,良性的。”
白琅心中的疑问没有消除,反而更糊涂,但他没有再追问,等见了绿娣再说。便问:“绿娣手术后身体还好吧?”
“手术以后一切正常。现在长胖了。”
“白,我们向您道歉,绿娣的结婚,我们有责任,是我们催促她成家的。”准岳父语调低沉。
白琅不想再提这个问题,一切都过去了。正在想怎样回避这个问题时,女儿放学回来了。
几年不见女儿,长高了,已经是个准少女。
父女相见,先是一愣。但女儿首先放下书包,上前抱着白琅的脖颈:“爸爸,没想到是爸爸来了!”那份亲热,令准岳母高兴的掉泪。
白琅抱起女儿,转了两圈放下,亲了亲女儿:“我女儿长高了,更漂亮了。”
因为有女儿在,白琅并没有因为绿娣的不在,感到孤独。
女儿已经是初一的学生,汉语、德语、英语说的都已很地道,英语是跟奶奶学的,奶奶是英国人。
白琅、洗婴原本智商不低,加上是特别激情时怀的孩子,一般来说,特别激情时刻播下的种子,长势都很好,这样的孩子先天智商就不低。孩子的聪明与否,父母的智商很重要,是否是在真正的爱的激情中怀上的,同样重要。
虽然女儿从小没有亲生父亲的爱,但德国父亲同样给了浓浓的爱,加上良好的教育,女儿的智力是上等的,从女儿的谈吐中,能看出她的知识面和理解力,超出同龄孩子。
德国的学校,学生放学后,没有什么作业压力。女儿放学后,就陪着父亲,海阔天空的聊,享受着父女亲密交流的人生快乐。
“在对的位置上,爱一位合适的异性,同其一起过合适的生活。”此时此刻,面对可爱的女儿,白琅对这段名言有着比在国内更为深刻的“我懂得”。
得知白琅到了科隆,绿娣先行离开美国,嫂子洗婴再在医院陪待手术后的丈夫一阵。
兄长的手术比较成功,医生说有望恢复男人的功能。医生认为,手术并不太复杂,只是修补了因车祸时遭挤压的神经,修理了微血管,唤醒了有关功能。
男人的功能对男人来说是尊严的象征。手术后的一个变化是,洗婴时不时会受到丈夫的热吻,车祸事故之前,洗婴能经常享受丈夫的热吻,但是事故以后,就再也没有丈夫的热吻。
“代我向大画家问好,就说我很想他!”洗婴的丈夫深情愉快的对要回国的胞妹说。
为了给白琅一个惊喜,绿娣没有说何时回到科隆。待见到白琅后,当着父母的面,绿娣深情的拥吻了白琅。
白琅觉得绿娣同几年前并无多少变化,依然是那么光艳明媚。
北欧的冬天比较冷。晚间不到九点,绿娣便伺候父母就寝了,然后再让同父亲疯了一阵的侄女用水洗脚后上床。德国的中学生,基本上没有在晚间加班赶作业的。
绿娣同白琅并排坐在鸳鸯沙发上,这是绿娣的恩爱一生的父母,在闲下来的时候,常在这鸳鸯沙发上闲聊或看电视。
杨振宁同翁帆,也有这样的鸳鸯沙发。
所谓鸳鸯沙发,就是只容得下两人的沙发,两人坐下后,就自然的不紧不松的陷靠在一起。.
“你可能要问,我为何要对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