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今生不应有恨 > 今生不应有恨最新目录

第一百十九回天涯咫尺她送行你千里不远你等着我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杨兵重回故乡中州市,中州的变化已昔非今比,就说殡仪馆的墓地,其规模已经比他先前在的时候扩大了两倍,因为死人的队伍不断壮大。.不能想象千年以后墓园的规模。

杨兵来中州市殡仪馆履新后,一直很忙,因为在党医生的追悼会上碰见艾教授以后,觉得约见恩师应该提上日程。本想忙过一程以后,再拜访几位师友。

杨兵的家在市内,他所住的小区内,有一栋四层楼的房子属于市殡仪馆的,他来了以后,单位分给他一小套住房。房管说,只有这套房了,等以后有大一点的房子空出再换。杨兵说,不用,反正就他一个人住。也许是杨兵出身农民家庭,又因为在特殊地方工作,他对住房之类的物质生活条件一向不讲究。吃饱穿暖睡好足矣N必锦衣玉食豪宅?

杨兵把恩师艾教授接到自己的住房。

“我有一次顺道去你家,院门上了锁,锁已经有了锈痕。”

“我住养老院已经有一阵子了。”艾教授说起他因为女儿女婿要去在美国的儿子那里,以及栀子为何回来办养老所等原因,是栀子请他入住养老所的。

“你对栀子母亲的情义,我早先听栀子说过,难得栀子对你这样有爱心,亲生女儿也未必。我父亲早先在我那里住了一阵,住不惯,就回来了,但是他一个人在老家,我又不放心。我回来后,要他住到市里,他又不愿意,但是农村的养老院,条件实在不太好,他一个人在老家又现孤独。”

“别说农村的养老院,就是属于市内的养老所,办的也不行。硬件还在其次,软件太差,对入住的老人精神关怀跟不上。”艾教授说起秦根先前住的市郊养老院。

“我在市晚报上就看到关于民办百姓养老所的报道,我给父亲看了这篇文章,他也很感兴趣,就想到我父亲可能适合住这样的养老所。但不知这是栀子创办的,也不知老师你也在里面住。”

“想来的人还有些,就是现在地方小,正准备扩大。”

杨兵这时从柜子里取出一个红绸小包,语调缓缓的说:“老师,我有个请求,这是当年栀子经你手退还给我的,这么多年,我一直不敢正视它,但又不能摆掉。当年我送给栀子这条项链时,其实我们之间还只是好友,那时候栀子送给我一只玉镯,她说这玉是辟邪的,我的工作更应该佩戴玉件,我想,来而不往非礼也,就用我得到的一笔稿费,再少许添了点钱,买了一条项链,原先她带的项链是地摊上的。”杨兵说,“栀子给的玉镯,我一直戴在手上,一段难得的友谊见证吧,假如栀子能谅解我的话,请她将这项链再收下。”

“栀子现在应该不会对你心有芥蒂吧!”艾教授这样说,是有依据的。她能平湖秋月般面对党医生,为什么不能谅解杨兵?更为难得的是,至今杨兵心里还藏着栀子,或者说心有所待。

“这么多年,我同栀子各自在生活中奋斗,现在又都回到一个地方,很想能面对他,即使不说话都可以。”杨兵轻轻叹了口气。

世间许多事,只要是在有平常心的平常人身上,都好商量。

“我这年龄,是随时要上你那个地方去的,朋友托我办的事,我能办的话,必须说办就办。这条项链,我带走,栀子收不收下,你就莫问了。送人的东西,也就是放飞的小鸟。”

“那这就谢谢老师了!晓蕾你有信息吗?”杨兵问。

“有好一阵没有了,她父亲去了那个世界后,我接着一场重病,有朋友都以为我已不在世上了。”

“我离开省城前,给她一个电话,不知何故,晓蕾没有接。听说她结婚后,婚后生活很不好。大概因为大龄吧,找了个再婚男人。这个男人是抱着传宗接代的目的结婚的,可是晓蕾婚后生了个女儿,男人不高兴了,乃至出现暴力。这男人是个酒徒,酒徒往往是有暴力倾向的。没有想到晓蕾这么优秀的女人找了个不知爱惜老婆的粗人。”

艾教授叹了口气,老友郁大夫生前最疼这个女儿。记得那时有人要给晓蕾介绍一位豪门公子,郁大夫一口回绝,因为他认为豪门婚姻变数太多,自古豪门多怨偶。

婚姻如果有某种功利目的,一定是不和谐的,为了传宗接代为了找个靠山为了政治为了所谓爱情等等而婚姻,这婚姻基础就不稳固。爱情也是功利吗?是的,因为爱情是自私的,自私的东西一定功利!

那么什么是非功利婚姻?婚姻说到底是搭帮过日子,婚姻中的两个人相互帮扶着过平常的日子,共同扶持培养下一代。喜马拉雅山区里的小国不丹,人口不到七十万,物质生活简陋,所谓现代文明还很远。这个国家文化中没有“爱情”,字典里没这个词。男女间认为能在一起过日子就在一起,不合则分手,家庭中没有暴力。那里的男女结合,少有功利心。

“你希望你老爸能来栀子的养老所,我回去同栀子说一下。”艾教授说。

“如果能同你们一起生活,我爸一定高兴。”

中午,杨兵自制了家常菜,款待恩师。这年头日常家庭便饭可是胜于酒店一桌美味。

回去以后,艾教授对栀子说了杨兵老父亲的情况。

应该说,栀子对杨兵至少没有恶感,交友的时候她对杨兵的好感不是一般。因为听了栀子说了受到医院书记侵害一事,杨兵出于残存的陈旧观念而对栀子断绝交往,这是杨兵一念之差。人的许多无理的事,都同一念之差有关。

杨兵这一念之差,很使老父亲受伤,老父亲认为好不容易找到一位不嫌弃儿子职业和农村家庭的好儿媳,从相貌、职业到待人接物都挺不错的姑娘,人家还是城里人,怎么说断就断呢?当着儿子的面,诉说当年公社大队书记曾玷污过自己的媳妇,这使杨兵大为震惊,自己的母亲少女期间曾被玷污,但在自己的记忆中,父亲对母亲一直疼爱有加,从未嫌弃过。后来母亲因病去世,父亲有半个月不思茶饭。

杨兵父亲曾经找过栀子的母亲道歉,说自己教子无方,子不教父之过吧,希望能得到谅解,希望栀子能原谅杨兵。

“艾伯,你看,扩建的养老所年底才能搞定,等以后有了新床位,再让老人家来。”栀子没有拒绝杨兵老父亲,她对这位老人一向尊重。

艾教授将栀子说的话转达给杨兵,这使杨兵十分高兴,他觉得心里多少年的一个结,终于有望松动。.

栀子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