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虽然我不确定北漠此行的目的就是灭了天裕,可防人之心不可无。
“弃卒保帅,死守瞻天城北二十里的望庸关。”一个将领指着地图答道:“从梅岭到都城必经望庸关。否则,北漠铁骑至少要多绕行十五日才能到达都城。十五日足够天裕东南各关塞及边境至少十二万守军回防都城。所以,即使北漠猜到望庸关已有备战,也不会绕行。”
“死守望庸关?那梅岭到望庸关这八百里疆土,数十座城池,都要弃了吗?”我问。
他答:“无兵可调,无将可遣,只能弃了。”
瞻天城,瞻望天裕都城,也就是瞻望皇族天子,而望庸关,则是对抗外敌,了望北方平庸之辈。就像顾天霸的雄霸天下一样,天裕国不管是人名,还是城池,关塞名,取的都那么简单,直观。
前线战报,不对,应该说是北漠大军的行程。每隔几个时辰就通报一次,只用了两日,北漠大军又向前行进了一百多里。估计少则五日,多则七八日,便可兵临望庸关。
派去向父皇禀报军情的将士回来复命,父皇已令骁骑大将军——秦若安率两万兵马从都城北郊大营出发,不日便可赶到望庸关。
可只比我晚出发两个时辰的肃崇华,还有他率领的那两千兵士,却迟迟不见踪影。而望庸关驻兵不足三千,虽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可借助并非天险的望庸关对抗北漠二十万铁骑,依然只是痴心妄想。
我令人去采购硝石、硫磺、木炭,制成*。又让莫谦依图样制出火炮。还做了一些拉发*,埋在望庸关城墙外的沙场。
腊月初三一早,探马来报,北漠先锋五千已行至望庸关外不足十里。主力也已到关外二十里处。主力和先锋相距短短十里,可见北漠对我天裕国要塞是多么的鄙夷不屑。
五千兵马在沙场集结,并不见攻城的冲车、云梯、投石车之类,只是干巴巴的五千骑兵,身背弓箭,手持马刀。
原来,北漠大军一路踏上天裕国土,天裕各关塞守将自知无力与二十万铁骑抗衡,又见北漠军队入关进城,并不烧杀抢掠,只取少量军需,便纷纷大开城门放其通过,有些还主动献上粮草,致使北漠大军在到达望庸关之前,如入无人之境。
北漠为了赶路,把二十万大军分为四十分队,每五千兵马为一队,轮流做先锋开路,使其余十九万五千人的主力一路畅通前行,侍入关或是进城,先锋与主力汇合,再由另外五千为先锋,提前出发开路,依次类推。如此,所有兵马都能得到充足的休整,又不影响神一般的行进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