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先,苏联又加紧兴建了许多化肥厂,兴建的理由即是对硝铵的多重利用。
他知道游击共和国在用化肥和各种渠道获得的tnt制造威力强悍的阿玛托,据说这是司令别列科夫和那个素未谋面的化学教授搞出的杰作?不!恐怕那位教授也是参考了李森科同志的一些理论,甚至那位教授也是李森科学派的拥趸?
也许并非如此,那位别列科夫有真才实学,在任何国家他都是不可多得的人才。
既然那个人有如此的能力,何不去建设自己的国家,反倒是跋涉一万公里,去帮着苏联打卫国战争?甚至还加入苏联国籍?莫非就是单纯发扬国际主义精神?
想到这些,科夫帕克本以为自己比较理解司令别列科夫是怎样的人,如今反倒更加困惑了。
不知不觉中,司机提醒他铁匠村已经到了。
“啊!终于到了吗?”
“通过这个哨所,我们就进入铁匠村的范围了。”
如今的铁匠村,于此定居或客居的军民高达五万人l十月和茨冈人两个大队的部队被划了一片地,士兵们搭起大量简易木棚作为暂时营房。
因大量的士兵损失,铁匠村固有的营房大规模空下来。活着的战士们悲痛地整理阵亡战友的遗物,一部分自己保留,一部分交给组织。杨明志对待平民的态度,堪称是整个游击共和国最好的,毕竟“人民子弟兵式思维”构筑了其三观,军队优先照顾平民不是理所当然么?
萨林奇金当然是非常赞誉杨明志的决策,遂空置营房暂时安置起数以万计的平民。
军营做民居是暂时措施,未来沼泽地中会有大量新的定居点建立,直到能让三万余新来的平民舒坦的居住。
关于平民的安排,军人的休整,以及新的大规模土木工程与定居点建设,正是杨明志等人要在八月十日上午展开研讨的。
这类问题可谓当前最棘手的,杨明志决定开会,他不知多快能研究出办法,但效率必须要快。如果今天上午能讨论出一些结果,下午就应该着手落实!
参与这次会议的人很多。
萨林奇金(游击共和国最高苏维埃第二书记,第一书记由波诺马连科挂职)
柳得巴廖夫(合法的戈梅利州州长)
杨明志(第63集团军中将司令)
耶夫洛夫(第63集团军少将副司令)
福明(第63集团军政治委员)
布马日科夫(红十月大队队长)
巴甫洛夫斯基(红十月大队副队长)
卡尔马诺夫(茨冈人大队队长)
科夫帕克(兵团司令)
鲁德涅夫(兵团政委)
波博斯基(鲶鱼村苏维埃第一书记)
沃曼斯基(黑土村苏维埃第一书记)
卡维茨基(铁匠村苏维埃第一书记)
以上十三人,即是当前游击共和国军民的主要领导者。
对于这翅议,杨明志准备的不多,当然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并不多。摆在游击共和国面前的问题五花八门,眼下的最大问题莫过于人员安置。
该来的人齐聚到指挥部的大办公室内,这里的环境也被稍稍布置了一下,例如拼凑起的大桌上长期铺设的地图已经换下,取而代之的是一堆水缸。
杨明志是最高军衔者,又是会议组织者,他坐在主人的位置上,本着中国人的严肃正襟危坐,有按照苏军的规章,把所有的荣誉勋章佩戴整齐。
在其身后的墙壁挂着一幅巨大的地区地图,地图上方,则是马恩列斯的素描画像,战火中千疮百孔的近卫284师的军旗挂在右侧木墙。
他们陆续抵达,这些人的面孔杨明志已经非常熟悉。
尤其是科夫帕克,这位老爹的沧桑老脸真是写满了惊讶。
“别列科夫!我到了你们的铁匠村,真是不可思议,你们居然建造了一座城市。”
他攥着自己的手使劲揉捏,杨明志赶忙回应:“城市很大问题也很多。来,我给您介绍这位同志……”
杨明志介绍起萨林奇金,斯大林专员的身份顿时令科夫帕克肃然起敬。
不管怎么说,别列科夫是从中国来的,萨林奇金可是领袖身边的近臣。
科夫帕克当即敬礼,接着汇报起自己战前的工作职务。
战争爆发前,那两位都从事政工方面的工作。杨明志没有打扰这两位的说道,继续和赶来的其他人打打招呼。
所有人员在上午九点半到齐,看看表,会议是该开始了。
很快,整个办公室安静下来,十二人正襟危坐,都瞪大双眼,等候站着身子手拿稿件的杨明志的高论。
“诸位,你们都在各条战线上奋战很久。今天将诸位召集来,我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要解决我们眼下的当务之急。我们现在正面临着一个更大的考验,是什么?就是关于广大军民的安置问题。”
一开场,杨明志等同于说了一些废话,也是对当前军民安置问题的总结。
他得出一个简单的结论:“加上归来的科夫帕克同志带来的一万多人,当前游击共和国控制区内所有军民,已超过八万人。六月二十日我军展开军事行动时,军民才突破六万。一场大战役下来,我们反倒增长了两万人。所以,我们必须曾建大量建筑,同时,我们必须营建新的定居点。现在我想听听诸位的意见。”
这一问题,三位集体农庄的村长最有发言权。
一向主动的卡维茨基立刻站起身表态:“我完全支持您的意见。铁匠村是当下人口最多的定居点,所有军民合计已经超过四万人,按照任何的标准,称之为村子已经不合时宜,她完全是个城市。我看,我们诺夫戈梅利这一合法的城市名称,就该归属于铁匠村。”
杨明志摆摆手:“诺夫戈梅利市是称呼我们三个集体农庄的,此事以后再说。我很高兴您支持我的意见。”
“当然!这难道不是摆在眼前的大麻烦吗?!”说着,直爽的卡维茨基根本顾不上诸如萨林奇金这样的大人物在场,他耿直的性格驱使自己继续说下去。
“诸位,我们的鲶鱼村曾遭遇过德军的轰炸,飞机场变成的鱼塘。我们的矿场也遭遇过轰炸,一千多人伤亡!现在,我们把四万多人塞入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