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战国野心家 > 战国野心家最新目录

第二百一十三章 月夜破上蔡(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既惩罚了犯人以为警戒他人,也不影响当兵当民夫。

然而在城中,那个被抓的人大声喝问:“我又不姓芈,我是九州诸夏之人,诸侯有国、大夫有家,楚国兴亡与我何干?”

当街行刑,匹夫样的人物居然能出这样的话,贵族们心惊之余,对于墨家也就更恨,觉得墨家的道义和文字纸张等的传播,实在是太过蛊惑人心,竟然连匹夫都能出一番这样大逆不道的话。

于是为了以儆效尤,改墨刑为劓刑,割掉了鼻子。

结果第二就有传言,是这就是贵族定法法不为所知的样子,什么刑就是什么刑,根本没有具体的律法作为标准,还是墨家的法更好一些。

贵族们立刻派人出来辟谣,解释道:如果法律太清楚,那么不良的庶民就会钻法律的空子从而做不法之事。之所以不用成文法,那正是为了保护庶民,庶民应该相信真正的君子,这样才能让那些作奸犯科之人找不到空子可钻。

其时城中皆笑,心这些道理七八年前就已经在市井中辩论过百余次了,你们这些人过了七八年还是讲七八年前就已经辩不赢的屁话,当真可笑。

民众虽怨,但是统治的秩序犹在,并没有人振臂高呼。

因为真正想要振臂高呼、有能力组织、有威望的人,基本上都已经成为帘地的墨者或者外围成员,遵守的上级的命令,潜伏不动。

毕竟原来上蔡就有两个政府。

一个是明的,负责征税、征赋、徭役、惩罚。

另一个是暗的,负责结社、讲义、教育、医疗、工商。虽然比如医疗之类的实在简陋,最多也就是一些土手段,可总比没有强。

这本该是政府的一体两面,但却被墨家在诸侯国生生搞成了分裂。

讲义、医疗、工商、技术,这都是贱业,本来也是贵族不管的,而真正的统治阶层正是血统贵族。

如今这种分裂的态势更加明显,也就导致了上蔡暂时的安稳:明面的政府正在征税征赋、暗的政府一动不动,自然也就没有第三方的力量站出来煽动、组织。

因为通讯手段的缘故,城中的墨者并不知道墨家这一次的偷袭计划,他们在楚墨开战之初接到的命令就是藏好,等待时机。

所以哪怕是城中的墨者都不知道墨家的一支军队已经潜伏在了城邑三十里之内。

是夜,月微明。

四十多精锐已经潜伏在城下。

上蔡的城墙不高,只有六七米,而且还是旧式的夯土墙。

这些偷袭的精锐手里那些铁铲和绳索,带着短剑和燧石短铳,都是旅中的精干力量,艺高权大。

等到半夜,副旅帅带头悄悄来到了城墙下,用铁铲悄悄在城墙上抠出一个坑。

他是军官,也是这支队临死组织的墨者代表,这种事他必须带头上。

六七米高的城墙本来就有一定的坡度,挖了几个坑之后便可以攀附上去。

爬上了城墙,几名按照惯例守城的楚人士卒已经睡着了,因为战争似乎距离上蔡还很远,并没有太高的警惕性。

先上去的四个人捅死了两个楚人士兵,将绳索放下,其余人也都顺着绳子爬了上来。

这些人蜷缩在城墙上,直到看到外面传来了几缕闪光,知道主力已经到了城外。

传递消息的信号,是个简单的依靠镜子和青铜以及鲸油灯烛做的简易信号灯。

这时候距离亮还有些时间,他们要等到快要亮的时候再动手,因为城中成建制的守军不多,不需要趁着夜晚冲杀造成混乱,而且夜里偷袭也确实不太方便。

快亮的时候,这四十多人已经分成了几个组,摸到了城门附近。

守门的士兵只有几个,也都已经困得不行,强自支撑着等待亮。

忽然间几道黑影闪过,守门的几个士卒就悄无声息地倒在霖上,留了两个活口堵住了嘴后,副旅帅带头悄悄打开了城门。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