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贞香 > 贞香最新目录

第八十一章 夫君出山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翠姑看见“丁香茶馆”的匾额再次高挂在门楣,眼前一亮。

茶馆好兴旺啊!

新老茶客进进出出,丁一芳笑呵呵沏茶续水,贞香在厨房烧水备茶叶,忙得好开心。

翠姑和贞香说会儿话,逗红雀玩玩,又在房间里兜一圈。突然听见丁一芳在厅堂喊了一嗓子。

“客官看好了,现在是皮影惠顾时间。”

在一片叫好声中,一阵锣鼓锵锵,丁一芳要准备开戏唱皮影了。

翠姑觉得茶馆风生水起,宾客盈门,自己在这儿插不上手,贞香也没空来和自己商量贞兰的事,自觉无趣,便独自回家了。

就在翠姑走后不一会儿,一个干部模样的女士走进茶馆,不动声色坐在了靠墙壁的一个位置上。

“瞧,来贵客了。”有人指点着低声说。

只见八仙桌前坐着的女士身着双排扣的上衣,梳着齐耳短发。白皙的皮肤,大大的眼睛,只是眉毛生得隆重了些,又黑又粗,显出一股女人少有的阳刚之气。她自打进门伊始就默默坐在一边,不动声色地仔细打量着丁一芳。

皮影戏就要开始,丁一芳如常拉起屏幕,喊了一嗓子,白布上顿时出现鲜活景象。兽走鸟飞,树木花草,流水潺潺,衣着鲜亮的一群人载歌载舞。随着栩栩如生的图像变换,丁一芳当起了“掌影子”,只听他随口唱到:

“解放了,新气象;

老百姓,日子长!

咦呀!

农林牧渔工学商,

各干各行皆兴旺!”

说起皮影,戏班子一般有四个人,一个“掌影子”,三个乐手,除了乐手偶尔“搭白”,一般是“掌影子”从头唱到尾,一人分饰不同的角色。丁一芳此刻即是乐手,也是“掌影子”,他随性而唱,嗓音依旧清亮。

一折唱毕,他面对掌声四起的客人深深的鞠躬,然后收起幻灯,走进厨房,再出来时手提铜壶,以娴熟的动作变换着各种招式,忙活着他的堂倌好技巧。

只见他壶举头顶,半蹲桌前,茶如银箭倾入茶客杯中;

又见他轻绕在九张八仙桌间,随即一个旋转,身体半倾,壶嘴从右后背穿过左腋出枪,水柱跃入杯中。那水柱临空而降,泻入杯碗,翻腾有声,转眼之间,嘎然而止,茶水恰与碗口平齐,而碗外无一滴水珠。

“好CC!”

众人看得眼花缭乱,连声叫好,惊叹不已。

丁一芳面带微笑走到女干部桌前,她先开口说:“你刚才唱的是‘鸡鸣腔’吧?”

他笑着点头,然后背对着桌子弯腰后仰,身子曲如钩,铜壶置于胸前,壶嘴长长如电闪掠过他的喉、颈、下颏,几乎就要戳到突起的下巴时,长嘴又绕过来朝向女干部。一股滚水细若游丝,越过桌面,反身稳稳地掺进女干部的茶碗里了。

“这叫什么?”他转身面对她,带有几分调侃地问。

“这是茶倌的技能,我猜猜看……这招好像叫‘回头是岸’。”

他笑盈盈地对女干部伸出了大拇指。

刚被他续水的动作搞得有些紧张的女干部放松了,粗黑的眉微微一挑说:

“嗯,很精彩,干啥像啥,是个好演员的料。”她又似漫不经心地问,“丁一芳,你还记得我吗?”

丁一芳盯着她看,摇头。

“你想想……那一天,你把梁祝的唱词都改了……说人家祝小妹会做豆腐,还‘麻将溜溜筛子飞’……”

“哈哈哈!我想起来了!”丁一芳笑道:“你是地下党,红鬼,名叫……玉银。你现在变了,脸上没有土灰颜色,发型衣装一变,整个人都变得认不出来了。”

“我姓潘,潘玉银。”她看看四周关注的眼光,一语带过,笑着转移话题。

“哎,丁一芳,你就想干一辈子茶馆,不想干点更有意义的工作吗?”

“什么是更有意义的工作?”他问。

女干部好像正巴不得等着这句话,微微一笑道:“哦,忘了介绍。我是县里负责文化宣传的干部,今天,我代表政府来找你,请你出山……”

丁一芳一怔,瞅瞅眼前的中年女人,哈哈朗声笑道,“出山?潘同志,你太抬举我了。”

“你不是名扬云江的小皮影王吗?我可没小看你。‘舌生花’、‘口生香’、‘脸生色’、‘目生光’,这可是说你吧。”

“不不不,”丁一芳急了,连连摇头摆手,“那是说我师傅,赵九。”

“我知道,这里面也有你。皮影戏虽说是‘一担挑’艺术,看似拙朴,但拙中寓巧,蕴含着劳动人民丰富的想象力和奇巧的艺术创造力。咱们江汉平原的皮影戏是以歌腔和渔鼓腔为主,和花鼓戏颇有渊源。”说到这儿,她意味深长地看着他说:“现在,你有没有胆量挑大梁,拉个戏班子……”

“唱皮影?”

“不,唱花鼓戏。”

“唱花鼓戏?”

丁一芳不吭声了。他心里估摸着,我一个唱皮影的,虽说会唱几段花鼓,可终究没领导过戏班子,岂能行。皮影在表演时仅靠艺人根据故事展开情节,刻画人物,唱做念打浑然一体,无需有多么强的大局观,很多即兴的东西在里头,口头艺术形式罢了,可这花鼓戏名堂就多了,我恐怕不行……

“丁一芳,我是做过一番调查研究才来找你的。”

潘玉银好像看出了他的心事,循循善诱,一番鼓励。她期待地看着他,笑容可掬。

“触类旁通嘛,皮影和花鼓相去不远,况且你儿时身背三棒鼓流浪,颇有唱花鼓的童子功。我通过了解还知道,你师傅赵九过去就擅长唱花鼓,据说他还有‘摘花’‘带彩’‘咬碗’等绝活。你的音域宽,音色美,高吭婉转,传情达意……”

“可是……我现在老了。”丁一芳被夸赞得很不好意思,连忙打断她。

“嘁,还不到三十吧,老什么老?趁现在还年轻,唱唱戏,以后年纪大了可以专职带徒弟嘛。”她看着他沉思的样子一鼓作气道:“你不用担心,我们主管部门不能让你一个人挑这副担子,会委派一个团长来,大方向由他把握,你主抓业务。你看这样还不行?”

她说罢瞅着他,看他的反应。只见他低着头,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

本章 共2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