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三国悍刀行 > 三国悍刀行最新目录

第00452章 当以国士报之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诞不经了些,也没去作过多的解释,只是在地上画了一个‘十’字:“天下的东南属于江东孙氏,西北,依照目前的形式来看,皇帝陛下用不了多久就会迁都长安了。”

“还剩下两块龙兴之地,晔先来说说这个蜀中,蜀地虽说有蜀锦作为钱货支柱,还有物产丰饶的成都平原,四面又被群山环绕,可以说是一块老天爷赏饭吃的形胜要地,完美的契合了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这九字真言。”

“可是成也萧何败萧何,恰恰因为蜀地过于完美无瑕,难以成就什么大气候,一来群山环绕挡住了敌人的百万雄师,同时也把自己困在了里面,没有荆州汉中这两块飞地作为跳板,终究只能是山沟里称皇帝。”

“以蜀中的实力,自保绰绰有余,想要同时占据荆州汉中,嗯...占据一地也困难,荆州不必多说与江东接壤,两地大大小小的所有江河几乎是一脉相承,拥有庞大水师的江东,借助水路的便利很容易便能攻克荆州各处腰膂重城。”

“汉中更不必多少了,一马平川的平原,抵挡的住来自北方边塞的铁骑?”

刘晔拿起酒壶在‘十’字代表蜀地的左下角倒去葡萄酒,泥泞不堪:“蜀地主公暂时是不用考虑了,偏安一隅可以,成就大业很难。”

“接下来只剩下中原腹地了,其实这个十字是不准确的,中原腹地的疆域远远大于右上角那一块。”

“中原腹地可以分成三部分,一是黄河以北,二是黄河与长江中间的淮泗四州,还有就是主公曾经呆过的齐国故地。”

“这三地的形胜,晔曾经与主公谈论过,今天时间有限就不再说那些陈词滥调了,主要讲讲谁有可能入主这块最大的龙兴之地。”

“同样还是三个人,第一个毋庸置疑应该是袁绍,主公可不要小看这个四世三公的名望,要知道除了幽州以外,司隶、并州、冀州、青州、豫州、兖州、徐州,大大小小的官吏几乎都是汝南袁氏和广陵陈氏这些顶尖望族的门生故吏,尤其是汝南袁氏,起码占据了一半。”

“加上袁绍麾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呵,当然这是最近时兴的说书先生嘴里的夸大之词,不过用来形容袁绍还挺准确。”

“毫无疑问,袁绍应该是最有希望入主中原腹地的人选,其次........”

说到这里,二皇子刘协不免被勾起了兴致,杯中美酒一饮而尽,笑道:“公孙瓒。”

从进来脸色就说不上好看的刘晔,也是笑了:“主公说的不错,幽州牧刘虞离开以后,没了桎梏彻底掌控幽州军的公孙瓒,在实力方面仅次于袁绍。”

“不过.......”刘晔稍微卖了一个关子,许是这几日听书听多了沾染了说书先生的习气,喝了一口西域葡萄美酒:“不过这两人都做不了这足足九州之地的主人,极有可能被曹操浑水摸鱼钻了空子。”

曹操?二皇子刘晔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曹操文韬武略倒是不俗,就是家世过于一般,打仗离不开钱粮兵三字,没有雄厚的家世支撑,无钱无粮无兵,有再高的才能也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也就罢了,曹操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出身不好,宦官之后,倘若天底下的世家望族别无他选只能选择他曹操,自然会不遗余力的支持曹操。

但是在曹操前面还有袁绍,还有公孙瓒,还有袁术,袁遗、刘岱、孔伷,徐州牧陶谦虽然是寒门出身却也比曹操好的多。

似是看出了主公的疑惑,刘晔只是说出了一个名字,便让二皇子刘协心悦诚服。

“荀彧。”

是啊,一个荀彧胜过千百先天条件,曹操的文韬武略又远胜袁绍袁术这些身世贵比天潢贵胄的世家子太多,中原腹地的主人当是归曹操所有。

想起曾经一起激昂慷慨饮酒赋诗高呼匡扶汉室的荀彧,刘晔眼中的神光黯淡了许多,曾是可以托妻献子的刎颈之交,现在已经是陌路人了。

不能说谁对谁错,只是大家走的道路不同罢了,可是当曹操真的大权在握,真的能还政于皇室?

刘晔知晓这个可能极小,不过正如荀彧兄长能让曹操脱颖而出,以兄长的才能应该压制的住曹操,让那个极小的可能变成顺理成章。

谈论了这么多,二皇子刘协却没去询问自己应该占据哪里,问了也是废话,过不了几天就要下去陪娘亲和父皇了,询问这些还有什么意义。

不过此时就像是看书看到了精彩纷呈的关键之处,忍不住询问道:“那么蜀地的主人会是谁?”

刘晔再次说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名讳,就像是突然说某个乞丐明天就会做皇帝一般,说出这个名字以后,语气越发的不咸不淡了:“主公可想做皇帝?”

刚喝下一口西域葡萄美酒的二皇子刘协,差点没被呛死:“咳...咳...先生...先生说什么。”

刘晔霍然起身,拔出了三公太尉的腰间,笑容渐起:“皇帝陛下退到关西长安已经是板上钉钉了,只不过一直没敲定一个挡箭牌人选,这才迟迟没有行动,这也是主公能够活到现在的原因。”

“少府刘虞、荆州刘表、蜀中刘焉、扬州刘繇、包括豫州的刘岱都是有希望,可他们终究不是先帝之子,名不正言不顺。”

“至于为何能够排在主公前面,主公被杀的可能也很高,原因在于主公羽翼丰满,难以控制,一旦主公登上了皇位难免出现什么差池。”

终于缓过神来的二皇子刘协,终于明白子扬先生为什么会穿这么一身不伦不类的衣服了,为何会谈论这些不合时宜的天下大势了,帮助自己理清这座天下未来的局势。

还没等他开口阻拦,只听‘噗’的,那柄太尉佩剑以一种惊人的决绝速度,在白皙的脖子上划开了一条血线。

二皇子刘协蓦地别过了头,面向窗外寒风呼啸的大雪,闭上双眼,手指死死捏住衣角。

身体颤抖。

身后则是一具面带笑意的温热尸体。

这位世间公认足以比肩荀彧郭嘉的稷下大才,一腔热血,一腔足以力挽狂澜匡扶汉室经世济民的热血。

只能洒在一间不见日月的牢房之内。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