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了。”
她又恢复了刚进来时的距离感,他不喜欢这样的她,他喜欢她在他面前称我,他喜欢她指责他这样不对那样不好……
“朕年纪大了,皇儿们都长大了,好些个怕是心不稳呢。”帝王家的兄弟感情,在面对权位时冷血无情,当年的他又何曾不是一番厮杀。
顾太夫人听了他的话,知道他想听一些她的意见和看法。
“皇上,可是对太子不满?”如果他对太子满意,大可将权位下放,省得那些不安份的皇子尽早放下贪念,若是待那些有心的皇子培养了自己势力,后患无穷。
他何尝不想放下权力,对太子的不满是一回事,更多的是他想护她,没有这权位他要怎么护她?
“我想听一听,你对我下面皇儿的看法?”望着她的眼睛时,他不愿意称自己为朕。
“我对政事不感妄言,能做的便是支持皇上心里的想法,顾家自建府以来只做一件事,那便是忠君,所以,我定会让我的子孙也只做这件事情。”
他却笑着,望着她小巧挺立的鼻子还是那样的可爱。
“太子易冲动,二皇子心思探不到底,四皇子最无心权位,六皇子遇事犹豫不决,七皇子太年幼。”末了,他又淡淡地说一句,“三皇子最似我。”
这么多儿子中,他都不曾偏爱和教导过任何一子,他将大部份的精力放在了国事上,天下太平富庶便是他对她的承诺,他做到了,他也希望他的儿子也能做到,但是太子,绝不是最适合的那一位。
太子不是最适合的,那么接下来的权位之争,无法避免。
“柔妃娘娘外柔内刚,三皇子是她亲自教导长大,柔妃对皇上的一片心意臣妇看在眼里,所以柔妃娘娘教出来的三皇子便最似皇上,因为她将你所有的一切都刻在了心里,在教导三皇子时自是按照你的一切来要求三皇子的。”
柔妃娘娘与她沾着一些亲,因着她们性子相合,俩人在未出阁时感情很是不错,后来因差阳错她入了宫做宫女,却得了皇上的眼缘,她替她开心也替皇上开心,因为她知道柔妃绝不会是那种因爱生恨之人。
事实是的,她知道皇上心底爱的女人是顾太夫人,她便替他心疼,心疼他爱她那得那么苦,就像柔妃自己爱着皇上一样。
“柔妃……”他低低地唤道,“是朕负了她,如若她不是在宫中,她值得一位疼她的好丈夫。”
“其实,你可以做到的,柔妃娘娘值得你这样去疼她。”顾太夫人迎上他的目光,眼神里清澈如水,那双明亮得会说话的眼睛依旧没有变。
他只是笑着,却没有应她的话。
良久后,他才说道:“阿源与着三皇子甚是投缘,有一次我见着阿源与三皇子,就好像看到了当所的我与顾大一样。”
他与顾大是非常要好的兄弟,比起那些血缘关系的皇兄皇弟更亲近。当年,他先于顾大认识曼儿,可曼儿最后却嫁给了顾大做续弦,这心里不能释怀却又不可能抛下他们的兄弟情,最后,他只能选择成全,成全曼儿想要的生活,一个全心全意待她的丈夫。
他既然选择了天下,就注定他拥有不了曼儿,因为他要巩固江山,要纳很多妃子来稳住那些大臣。
顾太夫人听着他说起顾海源,眼角不自觉的流露出笑意来,“阿源与着顾大的性子也很像,只是比顾大的性子要沉默一些,这点倒是随他父亲多一些。”
“对不起!”
他的突然抱歉,让顾太夫人有些不知所然。
“顾哲是你跟顾大的第一个孩子,顾里是第二个,可是……可是他们却都为着朕的江山而牺牲……”她的丈夫,她的两个儿子为着他的江山全部战死,对此,他一辈子都欠她,永远都还不清……
那些年的战争那么残忍,她想不通,怎么她的儿子就没一个回来的,怎么就不想想她呢?
在一次一次的磨砺中,她释然了,好在他的儿子们都给生了孙子,她死后也能去见顾大了。
“我本不想阿源再走他父亲和祖父的路,可是他自己愿意,我不能左右他的未来。”对于这一点,顾太夫人阻止不了,“好在海阳与海明喜欢文更多一些。”
这是他们两人十年来第一次再见面,他压抑着,她沉默着,许久许久才散去。
自顾太夫人离宫后,皇上主动对柔妃说他想吃那药膳,也自那日后,皇上将那些练制丹药之人统统打发了去。
对于他的改变,柔妃知道那都是曼儿的原因,心里虽然有些酸楚,却终究是开心的,至少还有一个人的话他是无条件的听得进去的,只要他健康平安的活着,她不在乎他心里一直有着曼儿,因为在他那样爱着曼儿时,她也那样爱着他,他能为爱的人做到如此的坦荡隐忍和保护,那她也可以做到。
…………………………………………………………
这是一段关于顾太夫人的插曲,明儿个便会回归正题:)
今儿个下班老大让留下加班改东西,所以回来得晚些,只能更六千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