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超强教师 > 超强教师最新目录

第十五章 回家(一)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储蓄的意识,这是好事。这样吧,你的钱,我们帮你存着,你需要的时候我们取给你。不过,你平时也不要太节约,不要给别人留下吝啬的不好印象。”

母亲接过陈卫红手里的钱后,转身对陈卫红的弟弟陈卫东、妹妹陈文惠说:“你们要好好读书,像你哥哥一样,凭自己的本事考上学校,找到工作,挣钱养活自己,还要照顾家人。”卫东、文惠穿着的新鞋,围在哥哥身边,高兴地回应:“要得!”

“你弟弟妹妹都不怎么喜欢读书,作业不够认真,成绩也不太好。我说起是老师,但因为教的是初中政治,对小学的教材,特别是拼音不熟悉。同时,因为少有在家,也没有怎么管理他们,你抽空给他们辅导辅导。” 父亲看了看陈卫红的弟弟陈卫东、妹妹陈文惠,对陈卫红说出了自己的忧虑。

陈忠民当年中学毕业后,留在离家几十里地的龙城县三中工作。开始当工人,后来由于“特殊时期”期间提倡工农兵上讲台,加上学校缺教师,陈忠民接受学校安排,先是代课,后来就成了教师。不过,由于没有接受过专门的师范教育等原因,教学成绩一直不突出。这两年,越来越觉得教学工作压力大,正在向学校提出申请,要求调整到后勤岗位。由于他性格内向,寡言少语,为人老实本分,虽然没有什么显着的成绩,不过也没有人给他过不去,同事关系倒也还和谐。

龙城县三中是县级中学,管理相对来说比较规范,只有每周六下午才能回家,星期天晚上又必须返回学校参加教职工大会,所以,陈忠民平时在家里的时间不多。

听到父亲的安排,陈卫红立即应承:“好啊,那我一会儿看看他们的作业。”

父母亲开始为准备晚饭而忙碌起来。母亲从土灶上方取下一块熏得焦黄的腊肉,洗净后煮上。父亲很快从地里采摘回许多新鲜的瓜豆。不一会儿,桌上摆满了丰盛的农家食品。

一家人上桌后,陈卫红的父亲高兴地打开了陈卫红买回的泸州二曲酒,给自己和陈卫红、陈卫红的母亲分别倒上一杯,高兴地说:“我家卫红能够挣钱了,能够给我买酒喝了。今天真高兴,来,我们大家都喝一杯。卫东、文惠你们两个还小,不能喝酒,就多吃菜。你们要努力读书,以后也像卫红哥哥一样有出息!”

听到这话,陈卫红心想“我这哪里算有出息哦,一个穷教书的,一个月挣三四十块钱,还不如打工的泥水匠收入高。不要说改变家庭现状,就连维持自己的温饱都困难,想对父母尽点孝心,对弟妹献点爱心,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但是,在这种诚,这些泄气的话似乎又不宜说出来,只好顺着父母亲的话题,鼓励弟弟妹妹:“卫东、文惠,你们一定要努力,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有出息。哥哥相信你们,一定会比哥哥有出息得多!”

虽然只是简单的农家家常菜,但家庭的氛围充满了温馨。一家人边吃边聊,陈卫红说起了学校工作以及一些生活上的琐事、趣事。几杯酒下肚后,还发出一些感慨,说出一些宏大的理想:“以后,我要调出一地乡,到潭定来工作,离家近些,便于照顾些家里。再以后,争取调到城里去工作,到时,把我们一家人都接到城里去住!”

父亲积极鼓励并善意地提醒:“有理想有目标是好事,但没有行动也是枉然。一步一步踏实地走好,把手边的每一件小事情做好,量变积累起来,就会发生质变,到时,水到渠自成!”因为怕父母亲担心,陈卫红没有说起与人冲突、差点打架的事情。

陈卫红的弟弟陈卫东十一岁,妹妹文惠九岁,分别在邻近的大石乡中心小学校读五年级和二年级。晚饭后,陈卫红询问了弟弟妹妹的情况,翻看了他们的作业,发现错误比较多。通过交流和查询作业,陈卫红感觉弟弟妹妹学校的老师对工作不够认真负责,弟弟妹妹对学习的兴趣也不高。

陈卫红想,自己这两年在外读书,爸爸在外地工作,妈妈没有文化而且每天非常的劳累,使得对弟弟妹妹教育引导和训练管教不够。目前来看,弟弟妹妹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这样发展下去可不行,必须得采取一些办法才行。采取什么办法呢?是不是带到自己所在的一地乡去就读呢?不过,如果带过去了,平时就妈妈一人在家,就很孤单了,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怎么办才好呢?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