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红让杨梅帮助自己留意一下,物色库管、店面管理方面的人员。
第三天晚上,陈卫红邀请杨梅和供销社对他提供帮助的几人一起吃饭。
饭后,送杨梅回家的路上,杨梅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道。“看这个样子,过不了两年,我也将下岗。干脆,我来帮你吧。”
“杨梅同学,你是洗我的脑壳、幽默我吧?”
“真的,我们单位好多同事都在想办法找退路了,我也想找一条路。”杨梅已经与辛宇确定了恋爱关系,商定了于今年春节结婚,但两地分居也是一件麻烦事情。
辛宇的父亲在潭定是个人物,在龙城供销社系统也还说得起一些话,但在双江,却就没有什么份量了。供销社目前面临的局面,更让辛宇的父亲影响力下降,无力把杨梅调到双江。
杨梅正为未来而焦虑,正巧遇到陈卫红向她求助,不由得心里一动。
“杨梅,我把你的话当真。如果你真的肯来我们商行,那你就给我们负责管理三友商行双江专卖店,工资待遇嘛,你目前是多少?”
“现在的境况越来越差,物价在上涨,我们的实际收入却在降低,目前每个月只有五六十块钱了。”
“如果你真的肯来,给你基本工资一百元,另外根据销售情况按比例提成。”陈卫红说出了一个数字。
“那就说定了哦,我这边也开始着手准备。”
“暂时别忙?”
“怎么了?”
“我们的门市还没有找好。”
“你们想要什么样的门市?”
陈卫红把要求进行了介绍。
“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快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的决定,供销系统将增强组织上的群众性、管理上的民主性和经营上的灵活性,改官办为民办,改吃‘大锅饭’为按劳分配,可以在城市设立推销机构或同城市各种经济成份的经营单位联营,积极推行经营承包责任制,改革劳动、人事、工资制度。供销系统这边,我和我爸爸妈妈都还认识一些人,我委托他们打听一下,看供销社或糖酒公司、土产公司等,是否有门店要出租或联营。”杨梅已经升为组长,是供销社的中层干部,对相关政策有些了解,把情况向陈卫红进行介绍。
“好,有了结果马上告诉我。”陈卫红告别杨梅,骑上自行车返回家中。
过了两天,陈卫红接到杨梅打来的传呼,赶到潭定。
“我妈妈的表妹在双江市糖酒公司,据她说,她们那里有一个门市,面积大约在一百平米左右,目前还没有人来承包。你有兴趣可以去看看,需要的话,可以以我姨妈的名义承包下来。”
“承包期限多久?”
“第一期可以签订六年,期满后若要续租,可以优先考虑。不过,听我姨妈说,他们公司有一个规定,就是租凭门店时,要负责安置一些职工。
“这些职工能够用吗?”
“应该可以吧,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你有兴趣的话,我们一起去看看。”
“好啊,你何时有空?”
“你想何时去?”
“我吗?当然是越快越好。”陈卫红是个急性子,说干就干。
“今天有些晚了,现在也不好调班。明天吧,我先把班调一下,给单位请个假。”
杨梅的表姨叫张玉兰,四十五六岁模样,是市糖酒公司的一名门市员。她带着陈卫红和杨莉来到杨梅所说的门市:“就是这家门市。根据公司的要求,要在这家门市安排五名四十五岁以上的老年职工,负责他们的工资,还要为他们交纳养老金。另外,房租是……”
这个门市占地大约一百二十平米,虽然在大街上,却略显偏僻,过往的人不多,店里更是冷清。
据张玉兰介绍,有几名职工动过心思要承包这个门市,对于租金之类的都没有异议,但对于要负责安置五名中老年职工这个条件,却感到难以承受。
“我们这些人,年纪大了,成了被人嫌弃的包袱,没人要了。”张玉兰的神情充满着失落。
“张阿姨千万别这样说,老人是家里的一宝,在单位也是这样。再说,你并不老啊。”陈卫红真诚地安慰着张玉兰。
“怎么样,看中了吗?”张玉兰问道。
“我与商行的另外两位股东再商量一下,尽快答复你。张阿姨,你这边也留心一下,有什么动静就立即通知我。”陈卫红将自己的传呼号写给张玉兰。
告别张玉兰之后,陈卫红随即把唐大姐和邢勇约过来,对这个门市进行调研和论证,并托人打听了这一带的城市发展规划布局,以及糖酒公司的改制政策。
三天之后,陈卫红再次约上杨梅,来到张玉兰家。
“张阿姨,又来麻烦你了。”陈卫红递上了一个装着糖果的口袋。
“陈同学,来就是嘛,怎么这么客气?”张玉兰客气地招呼着陈卫红与杨梅。
“姨妈,你可以出面,把这个门面承包下来吗?”坐下之后,杨梅开门见山地说道。
“当然可以啊,只是,我们这种人习惯了一辈子干老实活,不懂经营管理,不敢去承包,况且也没有这么多的本钱投入进去,最关键的,是怕经营不走,付不起几名职工的工资。”张玉兰说道。
陈卫红向杨梅递了个眼色,杨梅心领神会:“姨妈,从目前的形势来看,再过三两年,我们也将下岗,想早一点给自己找条路。你看这样行不,你帮我把这个门市租下来,我与我这同学一起经营。你们几位老人家,可以到店里来上班。”
“你准备承包下来做什么?你有本钱吗?你爸爸妈妈知道这事吗?他们支持你不?你要知道,不管你生意是亏还是赚,每个月都必须付这五名老职工的工资和福利,还要为他们交纳养老基金。”张玉兰充满着担心,一口气问了几个问题。
“我没有本钱,但我这同学有,他是龙城县三友商行的老板,在省城和周边几个城市都开了公司,生意做得可大了。”杨梅指了指陈卫红,把三友商行和代理经营荣生服装的情况进行了简要介绍。
“如果不是亲耳听说,我还真是难以相信,陈老板这么年轻,事业就做得这么大。好,我一会儿就去找领导提出申请,再尽量多争取一些优惠政策。不过,经营管理,就得靠你们了。”通过反复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