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新的一学期又开始了。
受上期末显着进步的成绩,以及由此在家长和社会中形成的连锁效应的影响,加上期末时相对可观且差距巨大的奖金,潭定乡中学教职工士气较以往高了许多。同时,各项制度的全面实施,课堂优化行动的逐渐深入,师生习惯养成的初见成效,使潭定乡中学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周边学校的领导和老师陆续地来到潭定乡中学学习取经,有的索要《潭定乡中学章程》,有了来观摩课堂,更多的是则是来考察校办企业。
对于来访者,陈卫红安排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口接待,带着他们观摩课堂,向他们介绍学校优化课堂工作的实施情况,《学校章程》的制订办法与内容……还带领他们参观校办企业的几个项目,向来访者介绍“应该”介绍的内容。
陈卫红的主要精力一是放到初三工作上,包括自己的班主任工作和全年级的提中培优工作;二是放到课堂优化的推进与深入上。
这些来访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不过,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人都有上进心,喜欢展示自己最优秀的一面,用一句不好听的话来说,叫做面子观点。这些来访者的推门听课,给潭定中学的教师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紧张感,使大家备课更充分,教学设计更精心,课堂优化更主动。同时,班主任也更关注班上学生的表现和习惯养成,学生相互间也更重视习惯的养成与相互督促。
潭定中学实打实的工作,以及所产生的效果,在龙城以至双江的教育系统内部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使潭定乡中学的名气逐渐大了起来,甚至比当年教学成绩名列全区第一时的名气还要大。
不过,潭定区教办却有两个人,与大家的看法和态度有些不同。一是支部书记齐江涛,因为没有分管具体的业务,陈卫红与他的直接接触较少,使得他对潭定中学和陈卫红不怎么关心,不过,也没有抵触更没有反对。
另一个人则不一样。这个人是潭定区教办的语文教研员,接替明树负责全区教研工作的夏元春老师。
在任用陈卫红的问题上,夏元春一直持反对意见。夏元春比较看重他的学生黄红珠,竭力推荐她来担任潭定中学任校长。无奈,明树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使他对此有些情绪。
陈卫红到潭定中学上任后,主要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学校,放在班上。偶尔到教办,要么是开会,要么是找明树汇报工作或商量事情,几乎没有找过夏元春。为此,夏元春怀疑明树把自己当初反对陈卫红、推荐黄红珠担任潭定乡中学校长的事情透露给了陈卫红,在对明树更加不满的同时,不由得在心里把陈卫红当成了“敌人”。
一个人的心里对一个人有些看法和情绪的时候,爱屋及乌,会不由自主地受到些影响,对这个人所做的事情,以及他所在单位或团队产生些相同的看法。
陈卫红大刀阔斧地在潭定乡中学施展拳脚开展全方位的改革,同意赖金文辞去总务主任职务并建议免去他会计职务,使两人之间出现冲突,后来又发生了匡世龙上门砍杀陈卫红的事件。为此,夏元春找到了陈卫红太过浮躁的证据,几次在明树面前提起给潭定中学派去一个正职校长,帮年轻的陈卫红把把脉,掌掌舵。
后来,陈卫红开始在学校实施优化课堂的行动,这是教学业务,按理陈卫红应该先向夏元春汇报,听取他的意见,得到他的支持后才开始行动。
可是,陈卫红却不声不响地开始了行动,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
这是陈卫红政治上不成熟的表现,是一个工作失误,至少是程序上的失误,当然,这也与陈卫红的认识有关。
陈卫红优化课堂的想法与做法,主要来自自己实践探索经验的提炼。这些年的学科教学与班主任工作,陈卫红都认真地在用心去做,而且边做边反思边改进,还把做法与感悟、困惑等及时记录和认真梳理。在方面,陈卫红已经走得很远了。
这两年,陈卫红通过S师大杨教授,双江教育学院的一些老师,以及这两所大学的图书室,学习了目前世界先进的教育理论,了解了国外和国内先进地区的一些教育改革案例,受到了积极的影响,产生了深深的触动。这些理论别说在乡镇,就是地市级学校,甚至省城的一些学校,大家都还了解得不多,用于指导一线的教学实践与改革就更少了。而陈卫红却将这些先进的理论,与自己面对的实际结合起来,在这方面思考了许多,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实践探索。
这些年,陈卫红认真观摩了省城和沿海发达地区的一些学校,与这些先进学校的领导和老师有了一定的接触,受到了一些影响和启示,在具体的操作上也学到了一些有用的东西。
具有远大的教育追求的蔡和琴,对陈卫红的优化课堂行动充满了兴趣,把潭定乡中学作为她研究的一个点,将她掌握的丰富的教育理论,用于指导潭定乡中学这个点的工作改进。
基于这些原因,在优化课堂活动中,甚至地教师的业务培训上,陈卫红对潭定区教办教研员的力量重视不够,甚至有些忽视。
人都有自重感,都认为自己是最重要的,都不愿意接受被人忽视的现实。陈卫红对夏元春的不够重视甚至有些忽视,引起了夏元春的不满,到后来逐渐发展为敌视甚至愤怒。
遗憾的是,陈卫红没有认识到这个问题。而且,还有事实陈卫红不知道,夏元春与赖金文的哥哥,龙城县教育局副局长赖金泽是街坊上相隔不远的邻居,还是同学。
学校的生活以周为单位周而复始地重复,一晃又到了六月中旬。
普高招生及中考预选考试已过,经过二十来天的强化复习之后,陈卫红、向会梁、詹加群三名教师,带着潭定乡中学的三十几名学生,到龙城县参加中考。
中考的第二天傍晚,陈卫红接到赵奎打来的电话:“明主任在去一个村校指导排危工程的途中,因中暑引起并发症,抢救无效逝世了。”
接完电话,陈卫红仿佛呆了一般,伫立着半天没动。
陈卫红本想立即赶回潭定,但考虑到还带着几十名学生。虽然内心非常焦急,却也不敢脱离岗位。
中考的第三天,最后一场考试结束后,陈卫红将学生带回潭定解散之后,立即来到教办。
教办的院子里搭建了一座临时
本章 共4页 / 第1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