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书架 登录注册
失传秘术:赶虫师 > 失传秘术:赶虫师最新目录

第一十六章柳树沟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

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过张。

茅屋门边有一口砂锅,砂锅里还有半锅豆腐炖嘎鱼。

我当时从驴背上下来,找了个柳树荫坐下来,有一声没一声的抽泣。

本来我不大喜欢上学,可看着鸟不拉屎的柳树沟,想想过几天,同学们都穿上新衣裳,兴高采烈的去上学,继续整天打沙包,跳房子,而我,连茅草棚都不能进,忍不住叭哒叭哒掉眼泪。

鲁虾蟆拾了柴生了火,茅棚里拿出几张葱油饼,连同砂锅里嘎鱼豆腐热了热,端我面前说道,甭哭了,吃完了饭我教你站柴堆。

站柴堆是我流浪生涯的第一课,虽然看似平常,且与赶虫关系不大,却是我最重要的一课。

那北方一般流动乞丐何以存活,所赖一项技能,那就是站柴火堆。旧时不论城乡,都能见到柴堆。如今乡下,还有麦秸垛,稻草垛,往里一钻,任由外面寒风呼啸,也冻不死。

但流浪生活不会恰巧遇到好多麦秸垛,有些时候得自己捡些细嫩树枝枯草,以御严冬。也就有了站柴堆这种技能。

首先体现在一个站字上,在柴堆里不能躺下。人体行血气,站着行的快,躺下行的慢,各项运动都是站着来养人,平躺着锻炼身体的,必伤身。躺在柴堆里睡,不用冬天,只那寒露秋风一晚就能感冒,而站着睡,虽也寒噤,但会好的多。

站着如何能睡觉呢?所站之柴堆捆扎要有法度,一要有靠,二要有内外,三要有松紧。有靠是指柴堆要靠墙或者靠树,不靠点东西,半夜容易倒了。有内外是指,柴堆外围,要用粗树枝,起到支撑的作用,内部要用枯草,起到软绵保温作用。有松紧是说,柴堆捆的太松,半夜容易蹲下去,捆的太紧有碍气血行运。得松驰有度。

站柴堆不是什么秘术,以前有师承的乞丐都会,现如今快绝迹了。在早,乞丐初来一地,见有别的乞丐留下的柴堆,一搭眼就知道对方水平道行,也能快速的定位自己将来在此地的地位。

以前穷家门出了个乞丐财主,初为乞丐多年,也是年年讨饭站柴堆,后来时来运转,抖然而富,家里面也是僮仆成群,妻妾环侍,每日锦衣玉食,冬天脚炉手炉一样不少。

后来来了个乞丐讨食,给了些吃食后不走,在他家南院墙外站柴堆。这乞丐财主不免技痒,出来对那站柴堆的乞丐指手画脚,大意就是你这柴堆不专业,我当年是怎么怎么弄的。那乞丐不服,辩白了几句,由于都是行家,就炝上了火。应了那句话,不是同行打不起来。

站柴堆的乞丐一时恼了,放了狠话,你有本事,你扎一个睡给我看。那财主也火了,人这一生,多为自己所恃的事情生气,不善长的事从来不生气,姚明会为德甲输球咆哮如雷吗?就是这个道理。那财主不含糊,使出平生手段扎了个柴堆,站了进去,鸡叫头遍的时候就冻死了。

说那财主技术不如乞丐?不是。只因多年锦衣玉食,年年冬天炉暖炕热,身子养娇了,再也扛不住三九寒冬。

因此穷家门传下来,北丐不向火。烤了火身子尝到甜头,一旦无火,准冻死。当乞丐就要对自己狠一些。

第一年冬天站柴堆,我差点冻死,伤寒感冒是常态。好在鲁虾蠊能调些草药汤水,要不然,我小命早就没了。

第二年也是勉勉强强熬过残冬,直到第三年才算勉强适应,以后就习以为常了。

鲁虾蟆教的第二项技能,也不是赶虫,是偷鸡。

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