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御的原因,域名改为dsyq.org/感谢收藏^_^
的条件,而且最终他能压低筹码并说服我,尽管我们内心并不满意。”
这一天,除吴文辉之外的其他起点出走团队终于接获通知,离职流程完成。
3月25日,吴文辉正式提交辞呈,预计4月初正式离职。
分歧
起点需要更多的用户、流量、推广费用,但正在收缩的盛大已给不了这些支持。
起点萧墙之变,源于分歧累积已久。
先有起点、后有盛大文学是分歧滋生的基调。2004年被全资收购后,起点创始团队尽管仍保有公司经营权,但没有股权。
在2008年盛大文学成立之初,盛大文学和起点几乎等同于一个实体两套班子,侯小强与吴文辉之间关于公司策略屡有争议。随着盛大集团投资部不断投资、并购文学网站并置入盛大文学板块,“双马同槽”的摩擦逐渐消解。盛大文学成了起点的母集团,侯小强也放弃了对起点自身日常运营工作的介入。
侯小强对本刊记者说,他对自己的定位是“服务者”,既然起点团队的内容生产做得很好,那他就不必介入。起点创始团队的成员也说,感谢侯小强此前的不介入。
但在起点的经营之外,双方的分歧频起。有的来自于侯小强和吴文辉的策略判断差异。比如,去年11月,侯与吴在盛大文学高管会议上发生了争执。侯小强认为,盛大文学应当全面开放输出内容,否则因盗版压力或内容时效,价值或会衰减。而吴文辉则认为,在输出内容时应当有所鉴别,对于有意借内容招揽读者又有意自行生产内容的渠道应当断绝输出,以防养虎遗患。
还有些矛盾在盛大文学、起点之外,又有着盛大集团意志的身影。陈天桥向侯小强传达的制度安排是,各个文学网站公司专注于内容生产,盛大文学则负责品牌建设、渠道建设、营销体系,打击盗版、产业链布局等。
去年11月,侯小强曾与本刊记者交流过其主政盛大文学4年来的得失。谈及曾经的错误教训时,侯小强提出的第一条就是,盛大文学旗下子公司分散割据,原先在无线、版权运营方面各自为政,缺乏效率,如今已统合进行。
而这一点,正是起点创始团队反弹最为强烈的部分。吴文辉认为,前端内容生产与后端版权再加工及分销的割裂,反而会造成整体运营的脱节。
在这场权限上收的运动之后,起点似乎成了“笼中猛兽”。失去了无线运营权、第三方合作版权运营权、影视衍生版权运营权等,起点只是在Web页卖文字,陷入了“空心化”困境。
侯和吴的主张看起来各有道理,但所处立场不同。侯小强本人也表示,作为盛大文学CEO,他是站在盛大文学的立场考虑问题,不可能站在起点的角度。
一位在此次风波中支持侯小强的盛大文学高管说,盛大文学的结构太过复杂,并不是自然生长出的业务集团,而是基于陈天桥预想的战略布局,通过资本动作捏合的板块,“支持这种局面,小强很不容易”。
各家网站的规模、成熟程度、盛大文学的占股比例等多有不同,或许在策略上因地制宜更妥。譬如一些规模较小的网站,由盛大文学统一操盘版权运营更有效率;而规模最大、运转成熟、自成体系的起点,自行运营更为合理。
实际上,多年以来,起点团队多次对抗盛大集团的统一意志。最早陈天桥有意尝试起点免费化,因吴文辉团队力谏反对而作罢;后来在推行全公司接入盛大通行证体系时,起点也曾竭力反抗,最终陈天桥亲自力压才得以执行。
面对集团利益的意志,起点团队越发感到压抑。熟悉盛大的人士说,很多问题或许来自集团对文学板块IPO的追求,如起点自身宣传推广投入的短缺、前述的全面开放和收权整合,或许都为了盛大文学的报表而做的节流开源。
还有更多集团利益捆绑着起点及众多业务公司。比如,此前接入盛大在线的计费系统和盛付通支付系统,起点要付出营收20%的高额费用。此外,无线收益还得分20%给盛大文学的无线部门。
2012年的某个深夜,吴文辉和他创业老伙计商学松坐在上海浦东一条河畔。漆黑的深夜中,他们谈及创业时的迷茫与雄心,感叹时光蹉跎及行业大潮涌起。看着河水沉静,他们想到网络文学行业的价值已逐步证实,诸多竞争者意欲崛起,起点的规模目前仍能奋力把它们压在水面之下。但浪潮之巅即将来袭,他们不愿错过这样的机会。
起点创始团队需要更多的用户、流量、推广费用,但正在收缩的盛大已给不了这些支持。因此,起点创始团队最终决定挣脱束缚。
现在,侯小强终于打破了独立王国水泼不入的壁垒,全面接管起点,这将有助于他推进统合整个盛大文学资源的进程。陈天桥也强化了对他的支持,称侯的成绩有目共睹,起点风波发生后也尽职尽责,并在内部会议中说:“从10做到100,我不相信谁会比侯小强更强。”
吴文辉和他的伙伴则抽身而去,自由开创自己理想中的事业。
“与外界舆论不同,这次变故并非因侯与吴之间有多少私人恩怨。”一位盛大高管说。实际上,在接受采访时,侯曾盛赞吴对网文业商业模式的奠基贡献,而吴亦肯定侯在网文主流化方面的努力。
这场纷争也为盛大文学带来一些新变化,3月21日起,盛大文学打破了集团内部垄断,接入了支付宝的支付通道。
逐鹿
除了阿里集团,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向起点创始团队抛出了橄榄枝。
起点震动,诸多有意涉猎网络文学者都嗅到了机会的气味。除了阿里集团,几乎所有互联网巨头都向起点创始团队抛出了橄榄枝。
最早启动的是百度和腾讯,并给出了投资意向。3月7日下午,在与本刊记者的首度会面中,吴文辉接到了网易的电话邀约,并于次日赴杭与丁磊面谈。
3月中旬,吴文辉再度赴京,与百度、新浪、雷军会面。3月下旬,周鸿的使者也急切传递出投资意向。他们深知原创IP源和移动阅读作为移动互联网门票的珍贵价值。完美世界CEO萧泓说,原创网络文学的IP资源是所有做游戏的公司都垂涎不已的宝库。
这些竞逐者各自有着深切的布局欲望。网易正力推网易云阅读项目,丁磊本人对此关切
本章 共3页 / 第2页 ,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